原发性牙萌出失败
就诊科室:口腔科
词条作者
蒋静

蒋静口腔修复科医师

审核专家
韩莹

韩莹口腔粘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是什么?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primary failure of eruption, PFE),指有明确的萌出路径,但由于萌出机制紊乱而非机械阻碍,导致没有骨粘连的牙齿全部或部分萌出失败。乳牙和恒牙都有可能发生。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常见吗?

非常罕见,有文献报道患病率仅为 0.06%。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和机械性牙萌出失败是一种病吗?

不是一种病。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与机械性牙萌出失败的早期表现非常相似,都表现为牙齿的萌出失败,需要仔细分析才能鉴别开来。

机械性牙萌出失败的原因是存在机械障碍,比如邻牙阻生或者间隙不足等阻碍了牙齿的正常萌出,在去除阻碍因素后牙齿可以萌出。

症状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有哪些表现?

医生在进行口腔检查时,会看见单颗牙或者多颗牙的缺失(萌出未穿透牙龈),也可能看见单颗或多颗牙在没有机械阻挡的情况下停止萌出(穿透牙龈但没完全萌出至咬合水平)。

萌出失败的牙齿多为磨牙和前磨牙,造成明显的单侧或者双侧的后牙开牙合。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会造成哪些后果?

由于口腔内牙列不齐或不完整,患者不能彻底清洁口腔,容易造成食物嵌塞,牙垢积留,口腔卫生差,会有牙齿龋坏或者牙龈炎发生,进一步可能发展成为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等,造成残存牙列的缺失,影响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另外,由于原发性牙萌出失败诊断比较困难,非常容易误诊为机械性牙萌出失败,以此来进行正畸治疗的话会造成患牙强直。

病因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的病因是什么?

病因尚不完全明确。

一般认为是牙齿萌出机制紊乱,跟甲状旁腺激素受体基因 PT202R 突变有关。也有文献表明原发性牙萌出失败跟家族遗传似乎有关联,患者家庭中通常会有其他原发性牙萌出失败的病例。

诊断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需要做哪些检查?

  • 口腔检查: 了解牙齿的萌出情况和黏膜的情况。

  • X 线片或者 CBCT 检查: 通过拍片检查分析萌出障碍的机制,判断是否存在机械性萌出障碍,指导后期的治疗。

  • 基因检测: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的最终确诊,还是有赖于对 PT202R 基因突变的检测。以防误诊导致不正确的治疗。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需要与哪些情况鉴别?

诊断原发性牙萌出失败,必须排除某些全身性或综合征性疾病,如区域性锁骨颅部发育不良、区域性牙体发育不良、Alber-Schönberg 骨软骨症和 GAPO 综合征等,这些疾病都是以牙齿萌出障碍为标志的罕见疾病。

此外,还必须排除其他类型的牙萌出失败,如机械性牙萌出失败(MFE),或以低位咬合、无正常的生理活动度,并且 X 线片显示并无牙周膜间隙为特征的孤立性强直。

治疗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要去看哪个科?

口腔科,口腔正畸科。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需要住院吗?

通常不需要。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如何治疗?

一般来说,治疗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自身情况:

  • 牙根发育完全的恒牙患病时,一般建议拔除患牙,在三个月后,根据缺失牙的数量和部位进行修复治疗,固定修复包括固定桥、种植,活动修复一般是可摘局部义齿。

  • 年轻患者牙根发育尚不完全,建议先用直接或间接的修复治疗来确保咬合的稳定性,消除低位的咬合或者开合,同时保持牙槽骨水平,直到患者可以植入种植体。

  • 只有轻度低位咬合的成人患者,可以不治疗,但是需要定期复查。

  • 患者成年并且可以接受除拔牙以外的其他外科手段治疗后,可以采取外科措施,如分段截骨手术将牙齿重新定位到咬合,并进行牵张成骨以纠正极后牙开牙合。

image

生活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 避免进食过硬或者过粘而不易清除的食物。

  • 多喝水。

  • 减少糖类食物的摄入,以减少龋齿的发生。

  • 多食维生素丰富的食物,比如水果、蔬菜。

  • 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的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 注意口腔卫生,学会使用牙线清洁牙齿,餐后漱口,早晚正确有效的刷牙,有条件的患者建议午餐后也刷牙。

  • 有假牙者应注意清洗,保持假牙清洁。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预防

原发性牙萌出失败可以预防吗?

不能。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