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刘秀芬角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4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紫外线(ultraviolet, UV)性角膜炎也叫光化性角膜炎、光照性角膜炎、电弧眼、雪盲等,是眼睛受到强烈紫外线(太阳或人造光源)照射后出现眼部疼痛、充血、畏光等异常表现的一种眼部急性综合征。
患者在照射当下可能无明显眼部不适,经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才表现出来相应症状。该病具有一定的自限性,经过一段时间后,症状可自行消退。
紫外线性角膜炎好发于医院等安装紫外灯消毒的场所,多因误操作所致,发病率较低,目前尚无可参考的大规模数据研究。
以上表现的严重程度与紫外线暴露的时间有关,时间越长,症状越重。
紫外线之所以能对人眼睛造成损害,是因为紫外线不能透过眼睛,会被眼睛全吸收,从而使眼部组织发生病变。
并且眼球各组织对紫外线的吸收度也有所差异,其中角膜对紫外光的吸收幅度最大,经过眼球各组织的层层阻隔,紫外线几乎不能到达视网膜(除非较为强烈的紫外光),而被前面的角膜、晶状体、房水等全部吸收。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眼球对紫外光的吸收也逐渐增加。因此,高龄人群发生紫外线性角膜炎的可能性更大。
现代医学证明,过多的紫外线照射可造成眼干燥、眼疲劳、眼结膜炎、眼角膜炎、眼色素膜炎等,并会诱发晶状体变性产生白内障,严重者还可造成视网膜炎等。
详细询问病史,明确有无紫外线过度接触史,同时结合角膜炎症状(如畏光、流泪、眼痛等,多为双侧),一般可以有效诊断。
诊断紫外线性角膜炎需要进行视力检查及荧光染料滴眼检查:
紫外线性角膜炎需要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角膜炎进行鉴别,如细菌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病毒性角膜炎等鉴别。一般根据紫外线暴露史及眼科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多可进行鉴别。
一般会选择眼科就诊。
紫外线性角膜炎本身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即使不治疗,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愈合的,且不会对视力造成不利影响。
本病具有自限性,一般 2~3 天内症状就会逐渐减轻。其治疗的目的是加速病人的恢复,使其生活更加舒适。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角膜长期暴露于日光紫外光,可能会引发翼状胬肉和一种罕见的角膜变性(气候性滴状角膜病变),但发病率较低。
紫外线性角膜炎是由过度接触紫外线所致,所以,减少紫外线的接触即可减少本病发生,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常用的预防眼部紫外线损伤的措施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