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骨化
就诊科室:骨科
词条作者
张朋

张朋骨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齐峥嵘

齐峥嵘骨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异位骨化是什么病?

异位骨化(heterotopic ossification)是指,在正常情况下没有骨组织的软组织内,出现了成骨细胞,并形成了骨组织。异位骨化可导致严重的运动功能障碍。

异位骨化常发生在大关节(如髋关节、肘关节等)周围。据报道,髋臼手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高达 90%,而肘关节骨折、脱位手术后异位骨化的发生率为 5.5~18.8%。

异位骨化是如何分类的?

异位骨化按形成原因大概可以分为三类:创伤性、神经源性和基因性。

  • 创伤性异位骨化:一般和骨科创伤有关,比如髋部骨折,肘关节、膝关节及髋关节的骨折脱位等。

  • 神经源性异位骨化: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创伤有关,比如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

  • 基因性异位骨化:比较少见,主要发生在进行性肌肉骨化症以及进行性骨发育异常患者身上。

症状

异位骨化有什么样的表现?

异位骨化早期,可以出现肿痛,可伴有活动受限。随着病情进展,骨组织形成,会造成关节丧失活动能力。

病因

异位骨化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异位骨化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可能与损伤早期过度活动肢体有关。

常见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脑外伤、脊髓损伤、脑炎等)、多发伤、髋部手术等情况下。另外,还有先天因素所致,比如进行性骨化性纤维发育不全、Albright遗传性骨发育不全。

诊断

异位骨化确诊一般需要做什么检查?

一般来讲,普通 X 线检查即可确诊异位骨化,无法确诊时,还要进行 CT、磁共振、骨成像等检查以帮助诊断。

异位骨化与骨化性肌炎如何鉴别?

异位骨化与骨化性肌炎都可以造成活动障碍,但二者是有区别的。

  • 骨化性肌炎:是由于损伤或者出血导致组织机化,形成硬结或者挛缩。骨化性肌炎未必在关节周围,而是集中在肌肉内。

  • 异位骨化:一般有明确的局部损伤史。局部疼痛症状不一定明显,但一般有一定程度的活动受限。

异位骨化需要与哪些骨肿瘤相鉴别?

一般需要与骨外膜骨肉瘤和骨软骨瘤鉴别。

治疗

异位骨化一般需去什么科室就诊?

可根据外伤情况选择科室。若与骨创伤有关,可到骨科就诊;若与神经损伤有关,则可到神经外科就诊。

异位骨化怎么治疗?

在异位骨化形成早期就应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以抑制炎症反应及疼痛,减少异位骨化的形成。

若治疗效果欠佳,异位骨化仍在发展,则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异位骨化的病灶,并辅以预防措施,以减少异位骨化的复发。

异位骨化目前用于治疗或者预防的措施有哪些?

对于异位骨化,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目前最常用的两个预防方法是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单次放疗。

  • 非甾体类抗炎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而预防异位骨化的形成,常用药物是吲哚美辛,治疗周期为 6 周。

  • 单次放疗:单次剂量的放疗可以抑制快速增值和分化的骨祖细胞,从而抑制异位骨化的形成。

异位骨化患者哪些需要手术治疗?

对于无症状、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的患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只予以药物保守治疗即可。

只有异位骨化影响关节功能或者引起明显疼痛时,才考虑手术治疗。以肘关节为例,肘关节的屈伸活动范围达到 30~130°,前臂旋转时旋前达到 50°、旋后达到 50° 时,就可以完成 九成以上的日常活动,就不算肘关节功能障碍,不需要手术治疗。

此外,儿童又与成人不同,儿童的异位骨化可以自行缓解。如儿童中枢神经病变恢复后,异位骨化即可自行消失。

异位骨化在伤后多久进行手术比较合适?

对于手术时机的问题,目前仍存在争议,一般建议至少伤后 4 个月以后进行手术,此时骨折、伤口已愈合,炎症已平息,病情相对稳定。

肘关节异位骨化的术后复发率高吗?

异位骨化切除术及关节囊松解术后,复发率不高,多数病人的肘关节活动可恢复至功能范围内。

image

生活

异位骨化患者在饮食上需要注意什么呢?

饮食上无特殊禁忌。

异位骨化预防措施中,关节部位损伤后,应该禁止活动吗?

部分研究发现,异位骨化可能与损伤早期过度活动肢体有关,那关节部位损伤后是不是一点也不能活动?

不是的。关节部位损伤后,还是应该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关节活动练习,一方面可以预防关节粘连,一方面可以挽救异位骨化成熟时逐渐丧失的关节活动能力。

目前市场上有动力化的支具出售,可以帮助患者对抗肌肉挛缩。佩戴这种支具,白天可以功能锻炼关节活动度,夜间可以制动。有需要的患者可以进一步咨询自己的医师。

预防

异位骨化可以预防吗?

非甾体类抗炎药、二磷酸盐类药物以及放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异位骨化的发生。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