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0月29日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过去曾被误称认为是「新生儿痤疮」,后来发现皮疹不是由母体雄激素和内源性雄激素刺激皮脂腺所致,所以目前已经与「新生儿痤疮」区分开来。
可能是一种由细菌定植于皮肤引起的炎症。
主要表现为面部丘疹、丘疱疹和较大的脓疱。
新生儿科、儿科或皮肤科。
发病一般较轻,经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消退。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基本上都发生于面部,偶尔会累及头皮。
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做好家庭护理,病情严重的话可以使用 2% 酮康唑乳膏、1% 氢化可的松乳膏涂抹治疗。
发生过新生儿头部脓疱病的患儿,在未来青春期患上痤疮的风险不会增高。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不常见,过去因与「新生儿痤疮」混淆,所以两者的总发病率大约有 20%,实际临床中新生儿头部脓疱病更少见一些。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图 1、图 2)和新生儿痤疮(图 3、图 4)不是同一种病。
两者都可发生于新生儿期,形态相似,均表现为丘疹、丘疱疹和脓疱,但「新生儿痤疮」是由典型的痤疮样皮损组成,包括面部粉刺、炎症性丘疹和脓疱,脓疱一般比「新生儿头部脓疱病」的脓疱小,有时还伴有结节。
因为新生儿头部脓疱病是由马拉色菌定植导致,外用 2% 酮康唑乳膏有效(也可以不治疗);
而新生儿痤疮是由母体雄激素和内源性雄激素刺激皮脂腺所致,所以更常见于男孩,同时也会受细菌定植影响;外用过氧化苯甲酰、红霉素或维 A 酸类可能有效。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主要发生在面部,颊部和额部最常见,皮疹的类型以炎症性丘疹和脓疱为主,无痤疮粉刺表现。
发病一般较轻,经数周或数月后可自行消退。
主要发生在面部,颊部和额部最常见,有时也见于头皮。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只要护理得当,不会遗留任何问题。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多认为它源自马拉色菌等定植于皮肤引起的炎症反应。曾经也误认为它是由母体和内源性雄激素刺激宝宝皮脂腺所致,所以也混淆称「新生儿痤疮」。
目前马拉色菌种在新生儿痤疮中的也起到诱因作用,所以新生儿痤疮和新生儿头部脓疱病的实质是否相关仍有争论。
不会传染。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不遗传,不存在家族病史。
医生在诊断新生儿头部脓疱病时,主要参考的是患儿的典型面部皮疹表现形态以及发病年龄。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容易和新生儿痤疮,因为一直被临床医师混淆互称,所以详细鉴别列至前面简介。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还容易和痱子混淆。痱子也不需要特异性治疗,将宝宝放于凉爽的环境并采取减少出汗的措施,痱子通常会迅速消退,由此可与新生儿头部脓疱区别开来。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与母乳喂养无关。母乳含有新生儿生长所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和免疫球蛋白,应提倡母乳喂养。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主要是要护理好:
注意让宝宝处于温度、湿度比较适中的环境里,太热的话,症状可能会变得严重一些。
用水或温和的婴儿皂清洗宝宝皮肤。一般温水洗脸一次就可以了,洗多了可能破坏了宝宝的皮肤屏障,导致病情变重。用柔软的海绵或棉质毛巾轻轻蘸洗,不要用力擦拭。
避免在脸上涂抹油性乳液,可以尝试用非油性面霜代替。霜开始的时候只用于小块的皮肤,要时刻监视,确保皮肤不会变得更糟。如果确实有效果,就可以用到其他地方。
不要挤压宝宝的脓疱,以免造成细菌感染播散。
家长要有耐心,不要过分焦虑,新生儿头部脓疱病会在数周或数月后自行消退。
新生儿头部脓疱病发生机制不明,没有办法预防,但即使宝宝得了,也会自己痊愈的,家长要多些耐心,少些焦虑。
主要是护理好,使用柔软的毛巾,用温水洗脸,不要挤脓疱以免细菌感染播散,疾病会自己痊愈不留任何瘢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