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是什么病?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由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为一种罕见的疾病,是引起低血糖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典型的表现为反复发生的空腹或餐后低血糖,检测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会发现有不适当的升高。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有哪几种类型?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分为两种类型:
  • 一是胰岛素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又称为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

  • 是因为身体里出现了胰岛素自身抗体,这些抗体可以与自身胰岛素大量结合,阻碍胰岛素发挥正常功能。
    比如进食后血糖升高,身体会分泌大量的胰岛素,但胰岛素自身抗体很快和这些胰岛素结合在一起,使其不能发挥降糖作用,于是血糖显著升高,这就进一步刺激了身体更多地分泌胰岛素,因而血中产生大量与抗体结合在一起的胰岛素。
    后续随着餐后血糖水平逐渐降低,胰岛素分泌大大减少,这时胰岛素-胰岛素自身抗体结合物开始发生解离,大量胰岛素被释放出来,开始发挥降血糖的作用,而此时血糖本就不高了,胰岛素在这时不按机体需要、不合时宜的出现,便引起低血糖。
  • 二是胰岛素受体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又称为 B 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 是因为身体里出现了胰岛素受体抗体,这个抗体和胰岛素结合后会表现出不同的作用,当抗体水平较低时,会表现为兴奋型效应,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大大增强,引起低血糖症;当抗体水平较高时,会表现为抑制性效应,这时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大大被削弱,从而又出现高血糖症。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常见吗?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不常见,属于一种罕见的疾病。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有哪些常见表现?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患者,多以反复发生的低血糖来医院就诊。
    发作时血糖多低于 2.8 mmol/L。最初以头痛、焦虑、饥饿感为主,进而随着血糖进一步的降低,表现为出汗、震颤、心悸、乏力、皮肤苍白等症状。若血糖再进一步下降,可导致低血糖休克或昏迷。
    低血糖可以发生在空腹或餐后。也有一部分患者出现低血糖的时间不规律,尤其病程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表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以昏迷为首发症状。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如果严重的低血糖未被及时发现或治疗,轻者导致脑功能受损,重者可导致死亡。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的发病,与遗传、自身免疫缺陷、药物使用等有关。
    其中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以甲巯咪唑最多,肼屈嗪、青霉素 G、谷胱甘肽、硫辛酸、巯甲丙脯酸、丙基巯嘧啶、吡硫醇、卡托普利、青霉胺、亚胺培南、卡比马唑等也有报道。
    这些药物可使体内产生的胰岛素结构发生变化,从而触发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胰岛素自身抗体,诱发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常见于哪些人?
  • 胰岛素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在日本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大部分患者发病年龄在 40 岁以上,发病高峰年龄为 60~69 岁,无性别差异。我国人群的病例总数较少。

  • 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 Graves 病,系统系红斑狼疮、黑棘皮病、自身免疫性肝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者发病率更高;服用一些药物(如甲巯咪唑)者发病率也更高。
  • 胰岛素受体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B 型胰岛素抵抗综合征),好发于非洲或加勒比海地区的中年黑人妇女,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或是恶性肿瘤(如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等)者发病概率增高,抗艾滋病治疗和使用干扰素 α 治疗丙型肝炎也可诱发此病。

  •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会传染吗?
    不会传染。
    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会遗传吗?
    有一定遗传性,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可能与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可以遗传给后代,但后代未必一定发病。
    查看自身免疫性低血糖症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