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汗孔瘤是一种皮肤附属器的良性肿瘤,包括单纯性汗腺棘皮瘤,经典的汗孔瘤,真皮内导管瘤和汗孔样汗腺瘤,目前病因不明。
经典型汗孔瘤表现为与肤色相同的或红斑状丘疹,好发于手掌和足底。其他的变异型汗孔瘤可发生于躯干及四肢,一般无痛痒,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根治。
汗孔瘤有恶变可能,因此需及早治疗。患病期间不需要隔离,生活质量一般不受影响。
不常见,约占汗腺肿瘤的 10%。
汗孔瘤患者在诊断时的平均年龄为 40~59 岁,没有性别差异。
皮肤表现:患者皮肤可见半球形丘疹、结节或斑块,表面光滑或呈分叶状,直径常 < 1 cm,有些病变因血管丰富而易出血,少数伴有色素沉着,多见于肢端,也可见于全身各处,但是皮损特点不具有特异性;
主观感受:一般无痛痒不适,部分患者可能有自发痛或压痛。
汗孔瘤起病不容易发现,进展比较慢,有恶化可能,恶化时间几年到几十年不等,当病史较长的汗孔瘤短时间内快速生长、自发出血或瘙痒、表面溃疡或多结节出现均提示恶变风险。
病因至今尚未明确,有可能与外伤、辐射、日光照射或 HPV 感染有关。
多发的汗孔瘤(汗孔瘤病)可呈散发性,但也可与妊娠、出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骨髓移植、辐射暴露、化疗或放疗有关。
不传染。
非遗传病,不会遗传。
医生在诊断汗孔瘤时,主要参考的是皮损的特点和皮损病理学检查。
一般会让患者做皮损病理学检查,可以明确诊断。
因为皮损的特点不具有特异性,汗孔瘤可能和脂溢性角化病、血管瘤、色素性汗孔汗腺瘤等疾病混淆。医生需要通过切除病变送检病理学来区别。
由于汗孔瘤的病因尚不明确,饮食、运动等对汗孔瘤没有影响。但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任何人的健康都有好处。
切除不充分常会复发,有时会发生恶变。约有 18% 的汗孔瘤可转变为汗孔癌,表现为自发性出血、溃疡、突发的瘙痒或疼痛,且在短期内快速生长,所以生活中需注意有无上述表现,密切随访很重要。
目前尚无研究表明汗孔瘤会影响生育。
不可预防,需早期发现,尽早手术,密切门诊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