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词条作者
陈梦婕

陈梦婕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吴晓昇

吴晓昇呼吸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慢性鼻窦炎是什么病?

慢性鼻窦炎又叫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炎症,病程超过3个月。慢性鼻窦炎是慢性病,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病。

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次要症状还可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由于目前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慢性鼻窦炎已较少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慢性鼻窦炎对其临近的眼、耳、咽喉、气管及消化道等器官都可产生不良的影响。

慢性鼻窦炎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精神心理疾病。

鼻窦炎患者也是带菌者,尤其在急性发作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疾病,通过恰当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不受影响。

慢性鼻窦炎和鼻炎是一回事吗?

目前学界正趋向于将「鼻炎」和「鼻窦炎」统称为鼻-鼻窦炎。

因为一方面,鼻腔黏膜与鼻窦黏膜相延续,鼻腔黏膜常累及鼻窦黏膜,鼻窦炎症时也会伴有鼻腔黏膜的炎症;另一方面,鼻炎与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是相同的。

症状

慢性鼻窦炎有哪些常见表现?

慢性鼻窦炎的主要症状是鼻塞,黏性或黏脓性鼻涕;次要症状还可有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或丧失。

慢性鼻窦炎的危害有哪些?

慢性鼻窦炎严重的并发症有脑膜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眼眶蜂窝织炎、视神经炎等,最严重可导致死亡、失明等。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上述严重的并发症已较少发生。

慢性鼻窦炎对其临近的耳、咽喉、气管及消化道等器官都可产生不良的影响,引起中耳炎、咽炎、咳嗽、胃肠炎等。慢性鼻窦炎鼻塞、流涕、头痛等症状可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导致精神心理疾病。

对于儿童慢性鼻窦炎患者,长期鼻塞导致的张口呼吸可影响儿童口腔、颌面部的发育,出现上颚高拱、牙列突出、嘴唇增厚、缺乏表情的「腺样体面容」。另外,长期鼻塞、缺氧还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病因

慢性鼻窦炎病因是什么?

慢性鼻窦炎由细菌感染引起,多因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所致。病因与全身因素和局部因素有关。全身因素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贫血、糖尿病等引起全身抵抗力降低,不清洁的工作、生活环境也是本病的诱因之一。

局部病因有鼻息肉、鼻腔鼻窦解剖异常、过敏性鼻炎等使鼻窦开口堵塞,扁桃体、鼻咽部、牙周等邻近部位感染蔓延等。

慢性鼻窦炎常见于哪些人?

慢性鼻窦炎常见于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维生素缺乏等全身抵抗力差以及糖尿病、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患者。

此外,工作、生活环境不清净差也易患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鼻中隔偏曲、鼻腔鼻窦解剖异常的患者患慢性鼻窦炎的概率较正常人高。

慢性鼻窦炎会传染吗?

鼻窦炎患者也是带菌者,尤其在急性发作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

慢性鼻窦炎是怎么传染的?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鼻、口分泌物等方式传染。

因此,慢性鼻窦炎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沾有鼻涕、痰液的纸巾、手帕不可随意丢弃,更不可随地吐痰。避免与家人共用毛巾、牙刷、脸盆、餐具用品。急性发作时可适当带口罩隔离,打喷嚏时应有遮挡。

诊断

什么情况要警惕慢性鼻窦炎?

当鼻塞、流黏性或黏脓性鼻涕的症状超过 3 个月,或长期头面部胀痛、嗅觉减退时则应警惕是否得了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怀疑得了慢性鼻窦炎时,需要就诊,由医生检查鼻腔、鼻窦内的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可能还需要做鼻内窥镜检查、鼻窦 CT 等检查。由于辐射等原因,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儿童做鼻窦 CT 检查。

慢性鼻窦炎为什么要做鼻内镜和CT检查?

鼻内窥镜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鼻腔、鼻道、鼻窦口是否有黏膜肿胀、息肉、或解剖变异,鼻腔、鼻道是否有分泌物、粘连等。做鼻内窥镜检查之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鼻腔表面的麻醉,有鼻腔喷药、鼻腔填塞面片等形式。

医生会根据患者鼻腔的大小,选择合适粗细的内镜进行检查,绝大多数成人和儿童可以接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损伤鼻黏膜引起少量鼻出血。

鼻窦CT检查是医生了解鼻窦内积液程度和鼻腔、鼻窦解剖关系的最直观的检查。但因其有一定放射性,故如无特殊情况,不建议儿童做鼻部CT检查。

治疗

慢性鼻窦炎要去看哪个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有些医院也叫做耳鼻咽喉科、五官科)。

慢性鼻窦炎可以不治疗吗?

慢性鼻窦炎不治疗,除了鼻塞、流黏脓涕、嗅觉减退等鼻部症状外,还可引起临近的眼、耳、咽喉、气管及消化道等器官的病变,如中耳炎、咽炎、咳嗽、胃肠炎等。

所以如果怀疑自己有慢性鼻窦炎,还是尽早就医,进行规范的治疗。

慢性鼻窦炎有哪些治疗方法?

慢性鼻窦炎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鼻腔冲洗是治疗鼻窦炎的有效手段,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安全性高,可长期使用。目前有很多商品化剂型,方便携带和操作。

药物治疗包括鼻喷激素(雷诺考特、辅舒良等)或口服激素;抗生素;黏液促排剂(桉柠派、沐舒坦等);如伴有过敏性鼻炎或哮喘,可加用抗过敏药物。

目前流行的海淘鼻炎水可能含有麻黄素成分,可以应用,但不建议超过 7 天,长期使用可致药物性鼻炎。不建议使用成分不明的海淘药物。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可作为辅助治疗方法,但不建议长期使用。由于缺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证据,不推荐儿童使用中医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

手术治疗主要是经鼻内窥镜的微创治疗,鼻部、面部看不到伤口。手术目前是解除鼻窦开口的阻塞,使鼻窦内的黏脓性分泌物流出来,不再积聚在鼻窦内引起各种鼻窦炎的症状。

不同年龄段儿童鼻部用药有差异,不建议自行用药。12 岁以下儿童原则上不宜手术治疗。

慢性鼻窦炎手术治疗有哪些常见风险?

慢性鼻窦炎手术常见的风险有术中、术后出血;临近的眼、脑膜等重要器官和组织损伤;术后嗅觉减退;术后鼻腔粘连、鼻塞、鼻窦炎复发等。

慢性鼻窦炎能根治吗?

慢行鼻窦炎无法根治,其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疾病,通过恰当的治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不受影响。

如果经过正规的药物治疗后症状控制不理想,可酌情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开放阻塞的鼻窦开口,使黏脓性的鼻涕等排出来,而不是继续积聚在鼻窦内引起症状。鼻窦炎术后需要结合药物治疗和鼻腔清理和冲洗,以促进鼻黏膜功能的恢复,减少复发几率。

对于鼻窦炎手术后复发的患者,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鼻腔检查情况和鼻窦 CT
等制定后续治疗方案。

image

生活

慢性鼻窦炎患者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慢性鼻窦炎患者饮食上应尽量避免过热、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引起血管扩张、促进腺体分泌,从而加重鼻塞、流涕等症状。

慢性鼻窦炎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慢性鼻窦炎患者在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随意丢弃沾有鼻涕、痰液的纸巾、手帕等卫生用品,避免与家人共用毛巾、牙刷、脸盆、餐具等用品。

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保持环境清洁。

饮食避免过热、辛辣、刺激食物。

避免过度劳累、反复着凉感冒,增强抵抗力,如患有糖尿病、甲状腺机能减退、贫血等疾病应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预防

慢性鼻窦炎怎么预防?

增强抵抗力,避免反复着凉感冒对预防慢性鼻窦炎有积极的作用。

患急性鼻窦炎时应正规诊治,通常急性鼻窦炎症状改善后还需继续治疗一周,以免急性鼻窦炎反复发作迁延为慢性。如有过敏性鼻炎等鼻部病变,应积极治疗,控制症状,以免并发慢性鼻窦炎。

糖尿病患者应控制血糖,对于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各种感染有帮助。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