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玮消化内科主治医师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6月0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0月21日
血管运动性鼻炎(VMR),又称血管舒缩性鼻炎(ICD-11 编码:CA08.3)。
字面理解,就是因为鼻黏膜血管的舒缩变化,出现流鼻涕、鼻塞等这些鼻炎症状的疾病。
是的。
血管运动性鼻炎也被称之为非过敏性鼻炎(NAR)。不要「望文生义」,认为鼻炎减去过敏性鼻炎,就是非过敏性鼻炎了。
其实,除了过敏性和非过敏性鼻炎,还有很多的鼻炎类型,比如感染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等等。之所以把原因不太清楚的血管运动性鼻炎叫做「非过敏性鼻炎」,主要是想特别跟过敏性鼻炎分清楚。
因为很多时候,血管运动性鼻炎常被误认为过敏性鼻炎,甚至有些鼻炎都是混杂在一起。所以要特意强调辨别。
当然也有一种说法,把鼻炎分为过敏性鼻炎和非过敏性鼻炎两大类,然后非过敏性鼻炎再分为感染性鼻炎、药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等。
多见,多见到我们不知道到底会有多少人算是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
很多人即便有鼻炎症状困扰,可能也不会去看医生,无法纳入统计,还有很多人去看了医生,也没能被识别清楚,算成了其他类型的鼻炎。
所以,国内也找不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就算是欧美,也多非大范围调查,只能粗略说,人群中有一成到四成的人都被血管运动性鼻炎所困扰。
其实再给血管运动性鼻炎分类就不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了,因为目前的分类对解释疾病、治疗疾病这些实质工作帮助不大。临床中也不需要再分清楚属于什么类别。就让医生们继续去研究吧。大致知道有些血管运动性鼻炎有鼻黏膜炎症证据,有些则没有就行了。
非炎症型血管运动性鼻炎又有一种挺特殊的类型,就是吃辣吃热饭「大把大把流鼻涕」那种,又叫做「味觉性鼻炎」。
而炎症型血管运动性鼻炎也有种特殊类型,称之为血管运动性鼻炎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这种类型鼻黏膜活检可以发现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明显增加,甚至鼻涕里也有很多嗜酸性粒细胞。按照血管运动性鼻炎是没有明显病因那种鼻炎,有人也主张把这种嗜酸粒细胞参与的鼻炎单独列出来,不算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
既然是一种鼻炎,当然也会是鼻炎的几种典型表现:流鼻涕、鼻塞、打喷嚏、鼻痒。更进一步说,血管运动性鼻炎跟其他鼻炎不太一样的地方,是会以「流鼻涕」为主要症状。更典型的血管运动性鼻炎会有「接触干冷空气后大量流鼻涕」的表现。
通常大家对这种情况,可能形象地称呼为「冷空气过敏」,但并不是真的「过敏」了。只是冷空气刺激了鼻黏膜血管舒缩,与免疫系统异常无关。
血管运动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区别有 3 点:
过敏性鼻炎常常在特定季节,或接触特定过敏原后发作;血管运动性鼻炎可能不在乎什么特殊的接触,也就是查不到过敏原。
过敏性鼻炎最恼人的表现是鼻痒、打喷嚏和流鼻涕,还会忍不住去揉鼻子;血管运动性鼻炎主要是鼻塞、流鼻涕和鼻后滴漏(总觉得鼻涕流到了鼻子后面、嗓子里)。
过敏性鼻炎常常合并其他过敏性疾病,有其他部位的不舒服,比如眼睛痒;血管运动性鼻炎就纯粹了,只是鼻子难受,可能只有流鼻涕而已。
那倒不会啦。从原理上看,血管运动性鼻炎并不会严重到不可收拾,通常也不会引起什么其他问题。它在那儿,不疾不徐,带来一滩鼻涕而已。当然,长期的表现也有可能导致鼻息肉等并发症情况。
很多人的生活经验里,会有「冷会让人感冒」的经验。医生会说感冒是病毒感染,跟冷不冷没关系。
那这些人就纳闷了,明明就是越冷越容易感冒啊。其实这里有一些就是把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遇冷后容易流鼻涕当成了是感冒。感冒作为一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多数情况下除了鼻子不舒服,还会有咽痛困扰好几天的,不像血管运动性鼻炎那样,只是在冷之后有可能不会太久的鼻部症状。
跟很多疾病一样,谈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血管运动性鼻炎,我们只能很丧气的说一句:原因不清楚……医生们试图用一些理论来解释血管运动性鼻炎的发生,但是并不能达成共识或者说找到实锤。
或许血管运动性鼻炎本身就是一些跟鼻部敏感有关的不同类型鼻部症状汇聚在一起而已。从另一个角度说,当你被医生告知患上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时候,起码可以放心没什么大的异常,就当成「我的鼻子比别人敏感」这么简单吧。碰上同样的刺激,别人的鼻子没反应,我的鼻子就先努力工作了。
虽然我们说了,原因现在还不清楚,但毕竟医生也在努力呢,我们就简单说说这些「假说」吧:
鼻黏膜上皮损伤:各种损伤在先,继而导致敏感性变化。
自主神经系统异常:交感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只发生在鼻黏膜的局部 IgE 相关过敏反应。
尽管原因不清晰,但我们还是可以归纳出血管运动性鼻炎的诱发因素的,在这些因素出现时,会诱发血管运动性鼻炎发作。
比如:天气变化(变冷)、强烈刺激性气味(香水、食物油烟)、空气污染(汽车尾气等)、辛辣食物和酒精、某些药物(阿司匹林等)、激素变化(性刺激、月经期等),有时认为胃酸反流也可能诱发血管运动性鼻炎发作。
我们要知道,血管运动性鼻炎诊断是不依赖于检查的,也就是说可能什么检查也不用做就能诊断了。
那怎么判断血管运动性鼻炎呢?其实我们可以想一想,血管运动性鼻炎这种典型的「受凉后鼻涕」表现其实也是人之常情,诊断血管运动性鼻炎更多的考虑是人的感知,也就是这些鼻部症状是不是在困扰你,如果没有困扰都能接受,那也就不用管它。
如果是不能接受的鼻部症状,我们再来评估是不是有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急性鼻-鼻窦炎的可能,完全没有这些因素再考虑血管运动性鼻炎。
是的,我们通常不需要做检查来诊断血管运动性鼻炎,但也不是完全什么也不做,这里主要也是为了必要时跟过敏性鼻炎相区分。比如说,医生可能会看一眼鼻黏膜情况,跟过敏性鼻炎的苍白、淡蓝色鼻黏膜不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鼻黏膜要么正常要么就是比常人红肿一些而已。
要是还是难以区分,就要考虑用检查来排除过敏性鼻炎了。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 IgE 检查都是要考虑的。个别情况下医生可能还会做鼻内镜检查,来排除鼻窦的特殊问题。
除了我们多次强调的过敏性鼻炎,诊断血管运动性鼻炎,也别忘了鉴别药物性鼻炎。药物性鼻炎也是鼻部的慢性症状,鼻黏膜也是红肿一些,不过追溯病史,都能找到过度使用减充血鼻喷剂(比如羟甲唑啉)的开始。
长期使用减充血鼻喷剂停药后会发生反跳性的鼻充血,从而促使患者更频繁地用药以减轻症状。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开始,最终导致了药物依赖。
药物治疗对血管运动性鼻炎来说,效果其实很一般,不如过敏性鼻炎对药物的反应那么显著。当然,也不是不能使用药物。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比如糠酸莫米松,就是一线治疗方案。抗组胺药鼻喷剂也是可以推荐的,某些情况下还能跟糖皮质激素鼻喷剂一起使用。
如果是只有单纯的流鼻涕症状,鼻用抗胆碱能药物,比如异丙托溴铵鼻喷剂也是可以使用的(国内无售……)。
至于那些口服抗组胺药物(比如氯雷他定),减充血鼻喷剂(比如羟甲唑啉)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就不做推荐了。
请一定慎重!手术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虽然也有一定的研究探索,但是目前效果并不明朗,除非是同时有其他鼻部问题考虑,或者是实在是药物规范治疗 6~12 个月后还是没辙,再考虑手术方式。
鼻腔冲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鼻塞、流鼻涕的症状。
既然血管运动性鼻炎并非严重疾病,多数情况下当自己被其困扰时,并不一定需要药物,可能用些生活方式辅助治疗就能解决问题。
这里说的辅助治疗是鼻腔清洁治疗,也就是很多鼻部疾病的基础治疗,不管使用生理盐水洗鼻子的方式,还是鼻腔生理盐水喷雾的方式,通过对鼻黏膜的清洁,都能在无风险的基础上,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另外,如果需要其他鼻腔药物治疗的话,先做鼻腔清洁,也是很好的用药准备。
想想看,我们连血管运动性鼻炎到底是怎么导致的都不知道,怎么好去预防呢……不过,我们知道哪些因素可以诱发你发作症状啊,那我们尽量避免这些因素,起码能减少发作嘛。
比如总结自己的发作规律,如果是受凉后出现就尽量鼻部保暖,不要冷热变化太大,如果是吃辛辣食物后出现,那就让嘴巴受点儿委屈,少些辛辣饮食,如果是药物诱发,那就问问医生是不是有可以替代的药物。另外,如果实在忍不住用了减充血鼻喷剂,那也请一定少用几天,用久了停药的反跳会让你更难受,发展成了药物性鼻炎那更是雪上加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