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中耳炎主要引起局部症状,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是如果炎症向四周扩散,或病原体毒力较强,患者抵抗力低(婴幼儿、儿童、老年人)则可以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就是耳朵流脓。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会持续不断经外耳道流脓。
如果流脓量本来较多,突然减少或停止,并有发冷、发热,剧烈头痛、耳痛,或有眩晕、恶心、呕吐及神志改变等情况,则表明可能发生了颅内并发症。
儿童由于身体发育不健全, 颅骨骨壁薄而且骨缝尚未完全封闭,得急性中耳炎时,炎症容易由薄弱处或骨缝间隙侵入颅内,发生严重的耳源性脑膜炎、脑脓肿、乙状窦栓塞性静脉炎。
老年人多患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伴随中耳胆脂瘤,则可以破坏骨质,炎性物质刺激颅内,发生严重并发症。
化脓性中耳炎能造成面瘫吗?
面神经有主管面部表情肌的作用,它的任何部分出现病变或损伤,都会发生面神经麻痹 (面瘫),出现口角歪斜等现象。
面神经主干位于狭长而弯曲的面神经管内,围绕中耳走行,容易受到中耳炎的影响。所以中耳炎出现面瘫,是比较常见的情形。
面瘫可以发生在中耳炎的各个时期,是因为面神经受到损伤所致。
急性中耳炎初期, 常因血管受刺激,使面神经的血液供应不足,或在病菌毒素的直接作用下,发生面神经水肿而出现面瘫。患慢性中耳炎时,常因胆脂瘤、骨炎, 使面神经受压甚至坏死而发生面瘫。
化脓性中耳炎能够引起耳鸣吗?
化脓性中耳炎可以引起程度不同的耳鸣。
炎症物质包括胆脂瘤可以直接或间接刺激和压迫局部的听神经,可以产生异常的神经电信号,导致耳鸣。
化脓性中耳炎能引起头晕吗?
化脓性中耳炎的炎性物质可以损害邻近的内耳组织。
内耳不但产生听觉电信号,还对人体平衡起着调控作用。因此,化脓性中耳炎能够导致头晕等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能不能转变成中耳癌?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不会造成中耳癌,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则可能导致中耳癌。
因为长期反复的炎性刺激,导致中耳腔内黏膜鳞状上皮细胞不断修复和增生,在此过程中会出现细胞向恶性方向转化,最终形成中耳癌。这时会出现外耳道内流血,有臭味,出现面瘫等症状。
患者应及时诊疗,进行 CT、磁共振等检查以及做病理检查,尽早确诊。
化脓性中耳炎有哪些表现?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痛:多数病人鼓膜穿孔前疼痛剧烈、影响睡眠;鼓膜穿孔流脓后耳痛减轻。少数病人可无明显耳痛症状。
听力减退及耳鸣:病程初期病人常有明显耳闷、低调耳鸣(常见的耳鸣的声音比较沉闷嗡嗡响而不是尖锐的哨子响)和听力减退。鼓膜穿孔后耳聋反而可能减轻。有的病人可伴眩晕。
流脓: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开始为血水样,以后变为脓性分泌物。
全身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畏寒、发热、无力、食欲差。小儿症状较重,表现烦躁不安、哭闹,双手抓耳,常伴呕吐、腹泻等类似消化道症状。一旦鼓膜穿孔,脓液排出,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如果流脓后症状不减轻或减轻后又加重,则应警惕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耳部流脓:间歇性或持续性,急性感染时流脓发作或脓液增多,可伴有耳痛。脓液性质为黏液性或黏脓性,长期不清理可有臭味。炎症急性发作期或生长肉芽、息肉时可有血性分泌物。耳内镜检查可见大小不等以及部位不同的穿孔,合并胆脂瘤者可见穿孔处有豆渣样物质,有臭味。
听力下降:患耳可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性质的听力损失。听力下降的程度和性质与鼓膜穿孔的大小、位置、听骨链的连续程度、迷路破坏与否有关。
耳鸣:部分患者有耳鸣,多与内耳受损有关。部分患者的耳鸣与鼓膜穿孔有关,在将穿孔贴补后,耳鸣可消失。
眩晕:一般慢性中耳炎患者较少出现眩晕症状,当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出现迷路(耳内的一个特殊结构)破坏时,患者可出现眩晕。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症状不常见,当发生颅内并发症时可出现头痛、发热等症状,可危及生命。
颞骨高分辨率 CT 是评价慢性化脓性病变性质及范围的有效工具。通过影像学检查,我们可以了解乳突的气化程度、听小骨的状态,中耳的各个部位及病变的范围。
化脓性中耳炎就是耳朵流脓吗?
无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还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都会出现耳朵流脓,但耳朵流脓却并不一定是化脓性中耳炎。
因为还有其他疾病也会出现耳朵流脓,最常见的是外耳道炎。外耳道内(耳朵眼)里皮肤出现严重的细菌感染性炎症时,会形成脓液,从耳内向外流出。外耳道炎一般影响不到鼓膜,所以听力一般没有太大下降,以此也可以初步区别两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