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就诊科室:肾脏内科
词条作者
潘运高

潘运高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毛成刚

毛成刚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1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什么?

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是指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损伤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其中,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所致者,称为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其他病因所致者,称为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又称为家族性溶血性尿毒症、家族性 HUS。

aHUS 起病较急,病情较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通过特异性治疗,以及进行血浆置换等支持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该病如发展到终末期肾病,则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常见吗?

aHUS 是一种相对罕见的疾病,被收录入我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aHUS 好发于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欧洲儿童的估计患病率为 7/100 万。

症状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常见于哪些人群?

  • 家族成员中有人患有非典型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 家族成员中有人曾被诊断过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全身性血栓性微血管病;
  • 本人有不明原因肾功能衰竭病史。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会导致哪些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及急性肾功能衰竭「三联征」。20% 的患者可有肾外表现,如神经、心脏及消化道症状等。

  •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即微血栓形成所导致的红细胞破坏,可导致贫血症状,如头晕、苍白、乏力,抽血查血红蛋白水平常低于 80 g/L。
  • 血小板减少:约 90% 的患者都有血小板减少,通常低于 50 × 109/L,但皮肤紫癜(皮肤瘀斑瘀点)及活动性出血(如颅内出血)少见。
  •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肾功能损害几乎与贫血同时发生,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水肿、厌食、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肾功能损害常导致血压增高。部分患者需要进行透析治疗。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和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有什么不同?

两者都可具备上述典型的「三联征」,但:

  • 典型溶血性尿毒症:是由产志贺毒素的大肠埃希菌所致,主要累及 5 岁以下的儿童,半数发生于夏季(6~9 月),约 90% 的患者在发病前 5~10 天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HUS):和大肠埃希菌感染无关,发病前通常没有腹泻病史,20%~30% 的患者存在 aHUS 家族史,约 60% 的患者成年起病,70%~80% 的患者发病前存在诱因,如感染、妊娠、创伤、手术等。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会引起哪些严重的后果?

患有 aHUS 的患者预后极差。

儿童 aHUS 首次发病即可导致多个脏器受损,病情进行性加重,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可有 25% 的患儿病死,约 50% 的患儿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需长期维持透析治疗。

病因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aHUS 的发病机制是,存在遗传性或获得性补体蛋白基因突变的个体,或补体蛋白抗体的易感个体,在触发事件(如感染、妊娠、创伤、手术)的诱导下,引起补体替代途径不可抑制的持续激活,导致膜攻击复合物形成,造成肾脏内皮损伤、凝血级联活化和小动脉微血栓形成,继而引起微血管病性贫血、血小板减少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各种表现。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是遗传病吗?怎么遗传?

是遗传病。

50%~60% 的 aHUS 病例由已识别的编码补体蛋白的基因突变所致,常见的有 CFH(20%~30%)、CD46(5%~15%)、补体因子 1(4%~10%)、补体因子 3(2%~10%)等,新的基因突变还在不断识别中。

不过,并不是遗传了突变的基因,就一定会表现出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据研究,携带与 aHUS 患者相同突变基因的家庭成员,出现疾病表现者不到一半。

诊断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需要做哪些检查?

经典三联征(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和急性肾功能衰竭),不伴腹泻病史,是诊断 aHUS 的主要临床依据。多数患者补体 C3 降低,但是血浆 C3、C4、CFB、CFH 和 CFI 水平正常并不能排除 aHUS,检出补体蛋白相关基因突变及补体因子抗体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

需做的相关检查有:

  •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相关检查。
  • 急性肾损伤相关检查。肾脏是 aHUS 的主要受累器官,肾脏的基本病理改变是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可累及肾小球、肾小动脉和肾间质。
  • 补体因子及自身抗体评估。
  • 补体基因筛查。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如何鉴别?

aHUS 主要需要与其他血栓性微血管病进行鉴别。

  • 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由产志贺毒素大肠埃希菌感染所致,主要见于 5 岁以下的儿童,但罕见于 6 个月以内的婴儿,半数在夏季(6~9 月)发病。约 90% 的患者在 HUS 发生前 5~10 天有腹痛、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由先天性或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ADAMTS13)严重缺乏所致。临床亦可表现为血栓性微血管病性溶血及血小板降低;常伴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癫痫、意识障碍、脑血管病等;肾脏受累相对轻,很少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的患者;化验检查示 ADAMTS13 活性异常低下。
治疗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应该看什么科?

肾脏内科、血液内科、儿科。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能彻底治好吗?

不能。

临床病情易反复,可有神经、心脏及消化道等系统受累,最终进展为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 ESRD),需长期规律透析治疗或进行肾脏移植。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如何治疗?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治疗,包括特异性治疗和综合治疗两大部分。特异性治疗又包括阻断补体活化途径和血浆置换。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如何阻断补体活化途径?

依库珠单抗(eculizumab)是常用药物。

依库珠单抗通过结合补体蛋白 C5,阻断其裂解,从而阻断末端补体成分 C5a 和膜攻击复合物 C5b-9 的生成,进而减少内皮损伤、血栓形成及后续的肾损伤。

在不同的 aHUS 病例系列中,依库珠单抗的有效率高达 90%,对补体蛋白遗传缺陷及补体因子自身抗体导致的 aHU S均有效,是目前 aHUS 的首选治疗。

对于疑诊 aHUS 的患者,若条件具备,应在入院后 48 小时内尽快予以依库珠单抗治疗。

依库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危及生命的脑膜炎奈瑟菌感染,年发病率约为 5%。此外,还可能引起其他感染,常见的包括肺炎链球菌感染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因此在长期使用该药的患者中,应当接种相应疫苗,详见肺炎疫苗、B 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的血浆置换治疗是什么?

血浆置换可以帮助清除有缺陷的突变补体蛋白及自身抗体,并补充功能正常的补体蛋白,还可以使急性肾损伤患者避免容量超负荷及高血压的风险。

由于 aHUS 发展迅速并常导致不可逆肾功能损伤,且目前国内临床应用依库珠单抗存在实际困难,所以应尽早对所有疑似 aHU S的患者开始经验性血浆置换治疗。

约半数 aHUS 患者对血浆置换治疗有反应,可获得肾功能改善及血液学缓解。

血浆置换的可能并发症包括低血压、导管相关性感染以及对血浆的全身性过敏反应等。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的综合治疗是什么?

综合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如:

  • 针对严重贫血患者,输注红细胞改善贫血、缺氧的状态。
  • 针对有明显出血倾向的患者,或临床需进行有创操作的患者,输注血小板以防出血。
  • 给患者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维持容量及电解质平衡。
  • 停用肾毒性药物或与 aHUS 发病相关的药物。
  • 适时予以透析治疗和肾脏移植。所有 HUS 患者移植前都应该进行补体基因分型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对于复发高危患者应在肾移植同时予以血浆置换治疗或依库珠单抗的预防性治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活体亲属供肾时,需基因检测证实供者不存在相同的基因突变。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的死亡风险高吗?

约 30% 的患者首次发病即进入终末期肾病,死亡率约 2%~10%。

image

生活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饮食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尿毒症患者饮食的总体原则包括:

  • 保持足够的热量摄入;
  • 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 严格控制水、盐、钾离子的摄入量;
  • 肾透析病人同时要限制磷的摄入。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生活上有什么注意事项?

应做好防护,避免出现感染、创伤,尽量避免手术、妊娠等触发事件。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该如何照料?

  • 合理膳食营养;
  • 加强生活护理,避免感染和创伤;
  • 关注尿色尿量、皮肤粘膜颜色变化,有异常及时就诊;
  • 定期复查,监测血压、血红蛋白、电解质及肾功能等指标变化。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患者可以正常长大成人、结婚生子吗?

20%~30% 的患者存在 aHUS 家族史,约 60% 的患者在成年后才发病。

男性患者可以结婚生育,但在生育前应进行遗传学检测及遗传咨询;女性患者则应避免怀孕和生产,以免诱发 aHUS。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患者可以自己照顾自己吗?

随着疾病进展,患者往往出现疲劳、高血压、神经损伤、胃肠道不适、静脉通路部位凝血以及肾脏并发症,生活质量非常差,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照护。

预防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可以预防吗?如何预防?

  •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aHUS)发病与遗传有一定相关性,有遗传危险因素的患者中约半数会发病。所以如果有 aHUS 家族病史,应尽量避免感染、创伤、手术、妊娠等触发因素。
  • 如果有明确的 aHUS 家族病史,但本人并未发病,可在准备生育前进行遗传咨询,避免自己发病或遗传给后代。
  • 如果有明确的 aHUS 家族病史,但未进行遗传咨询,怀孕后还可通过基因检测等进行产前诊断,避免患病的后代出生。

非典型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aHUS)如何减少复发风险?

减少 aHUS 复发风险的预防性治疗,包括依库珠单抗、血浆置换疗法。复发风险较低的患者不需要接受预防性治疗。

参考资料
· 罕见病诊疗指南(2019年版).
· 刘小荣等. 中国儿童非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诊治规范专家共识[J].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7, Vol.32(6): 401-404.
· Patrick Niaudet, MD. 补体介导的溶血尿毒综合征. UpToDate 临床顾问.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zh-Hans/complement-mediated-hemolytic-uremic-syndrome-in-children (Assessed on Jul 24, 2018).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