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陈罡肾脏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1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HIV 相关肾病(HIV-associated nephropathy,HIVAN)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相关的典型肾脏疾病,于 1984 年作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deficiency syndrome,AIDS)并发症被首次报道。
HIV 相关肾病更常见于 HIV 感染晚期,且以黑色人种较为多发。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蛋白尿和肾功能快速下降。也可出现血尿、高血压及水肿。
患者的预后较差,很多患者可发展至终末期肾病并进入透析治疗阶段。
HIV 相关性肾病多见于 HIV 阳性的黑人。来自美国肾脏数据系统(US Renal Data System,USRDS) 的数据发现 HIVAN 是年轻非洲裔美国成人中 ESRD 的主要原因。
但近年来,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 的引入,其发展至 ESRD 的风险有所降低。
泡沫尿: 如尿中出现大量的细小泡沫且不易消退,要怀疑有蛋白尿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行尿常规及 24 h 尿蛋白定量等检查进一步明确。HIV 相关肾病通常可出现大量蛋白尿。但也有部分患者仅出现较轻程度的蛋白尿。
肾功能快速下降: 通过抽血检查血肌酐及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可以明确是否有肾功能下降。HIV 相关性肾病可出现肾功能下降,表现为血肌酐升高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HIV 相关肾病还可出现以下表现:
血尿: 可分为肉眼血尿及镜下血尿,肉眼血尿为肉眼可见的尿色变红。不论是肉眼血尿还是镜下血尿,尿常规都可见尿中红细胞增多。
水肿
高血压
HIV 相关性肾病与 HIV 感染有关。HIV 相关性肾病多发生在 HIV 感染晚期,也可发生在非晚期 HIV 感染患者及急性 HIV 感染者中。以黑色人种更为常见。
HIV 相关肾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有:
HIV 感染肾脏上皮细胞,HIV 基因在感染的肾脏细胞中表达。
HIV 相关性肾病与黑色人种之间的强相关性表明宿主遗传因素也很重要,包括遗传易感性。
首先需行相关检查明确 HIV 感染,确诊 HIV 感染后可行以下检查明确是否有肾脏损害。
尿常规: 主要用来明确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等。做尿常规时有以下注意事项:留尿前 72 h 避免剧烈运动,女性避免月经期留尿。晨尿标本最适合尿常规检查,随机采集尿标本适合门、急诊患者的尿常规检查。采集时注意清洁外阴后留取中段尿。
尿微量白蛋白或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 主要用来明确蛋白尿中蛋白的种类。标本采集注意事项同尿常规。
24 h 尿蛋白定量: 主要用来明确 24 h 尿蛋白定量为多少。留取时需注意将 1 天内所有的尿液都收集到一个干净的容器里,混匀后需用量杯对 24 h 尿量进行统计。
血清肌酐及肾小球滤过率: 通过抽取静脉血进行检查。
以上检查能明确是否有蛋白尿、血尿、肾功能异常等肾脏疾病的可能,对于根据临床表现而怀疑有 HIVAN 的患者,必须通过肾脏活检确诊。肾穿刺活检术有多种方法,目前应用最广的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即在超声引导下经腰部皮肤进行的肾穿刺活检。肾穿刺活检术可以明确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查。
首先穿刺时体位一般为俯卧位并在腹部垫一高约 10 cm 的枕头。
拟行肾活检的病友需要练习这种体位并在这种体位下练习憋气。
肾穿刺后需要平卧。因此需要练习在床上平卧状态下进行大小便。
肾穿刺活检后需要复查尿常规及肾脏超声。
HIV 相关性肾病的特征是塌陷型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
除此之外,HIV 相关性肾病的典型特征还包括扩张的肾小管和明显的间质炎症。电子显微镜下还可能发现管网状包涵体。
HIV 相关性肾病的肾小球病变特征还包括肾小球上皮细胞的去分化和增殖,导致假性新月体形成,而肾小球上皮细胞通常被认为是终末分化细胞。
对于蛋白尿阳性及肾小球滤过率 GFR 下降的 HIV 阳性患者,应注意与以下疾病进行鉴别:
非塌陷型 FSGS、淀粉样变性、糖尿病肾病或其他非感染性肾小球病。
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包括 HIV 免疫复合物性肾病(HIV immune complex kidney disease,HIVICK)、IgA 肾病、膜性肾病、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样」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由丙型肝炎病毒共感染导致的肾小球肾炎。
需根据患者病情(如是否高血压、蛋白尿情况、肾功能情况)决定患者在生活及饮食上的注意事项。
若患者有高血压,饮食上需低盐饮食(每日摄取食盐 2~3 g)。
若有肾病综合征表现则应参照肾病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若有肾功能不全则应参照肾功能不全相关的注意事项。
需要定期门诊随访并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尿常规、24 h 尿蛋白定量等检查以明确疾病情况及调整药物。
对于尚未感染 HIV 的人群,需尽量避免 HIV 感染。
对于已感染 HIV 的患者,需要于正规医院就诊行针对于 HIV 感染的规范化治疗。
避免劳累、感染、肾损害药物的使用可以减少肾脏损害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