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童时宇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17日
单纯性肾囊肿是最常见的肾囊性疾病。主要是肾内或肾脏表面出现与外界不相通的水泡状的囊肿,多为圆形或椭圆形, 边界清楚,里面大多含有淡黄色液体,没有肾脏成分。囊肿可以一个或多个出现,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肾脏。单纯性肾囊肿的大小不一,从小于 1 cm 到大于 10 cm,大部分直径小于 2 cm 。
单纯性肾囊肿是后天形成的,属于非遗传性先天性疾病,目前公认的假说是肾缺血或损伤引起的囊肿异常增生反应。该病好发于成人,男性多于女性,且随年龄增长,发病率增高。但对此也无需过于担心,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表现,不会影响正常生活,一般不需要治疗 [1-3]。
另有一种和肾脏囊肿也有点关系的先天性肾脏异常,叫多囊肾,是遗传性疾病,症状、治疗等略有不同。可以点击:多囊肾查看更多详情。
单纯性囊肿是肾囊肿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肾囊肿可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和复杂性肾囊肿。我们一般所说的肾囊肿,大多数指的是单纯性肾囊肿,大约占肾囊肿全部病例的 65%~70% [1]。
不太好一概而论人数多不多,相对来说,年纪大的人更容易患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单纯性肾囊肿多见于 50 岁以上的成人,且男性更常见。
在《坎贝尔 - 沃尔什泌尿外科学》中记载:从新生儿至 18 岁以下人群发病率较稳定,平均发病率在 0.22%,即每千个 18 岁以下人群中可能有 2 人患本病;40 岁人群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为 20% ,即每百个 40 岁人群中可能有 20 人患本病;50 岁及以上人群单纯性肾囊肿的发生率可达到 50% 以上,即每百个 50 岁及以上人群中可能有 50 人患本病 [2]。
单纯性肾囊肿多数都没有自觉症状,大约 2%~4% 的囊肿体积增大(6~8 cm)压迫周围组织并影响肾功能时可出现以下表现 [1,3]:
少数情况会,一般出现在单纯性肾囊肿造成肾盏(是肾脏靠近中间的一个结构)梗阻的情况下;较年轻的单纯性肾囊肿患者也可能存在肾功能轻度降低(但仍然正常)。
65%~70%的肾脏囊性疾病都是单纯性肾囊肿,体检发现的单纯性肾囊肿也越来越多,故很多发现单纯性肾囊肿的人都会比较担心会不会影响肾功能,虽然随着囊肿增大,会导致肾实质受压,但一般而言大多数的单纯性肾囊肿不会影响肾功能 [1]。
单纯性肾囊肿属于良性疾病,几乎不会发生癌变,恶性程度的风险小于 1%。
意外发现囊肿大可不必惊慌,但是要半年到一年及时到医院复查超声。发现囊肿体积达到手术干预的条件时,即囊肿直径较大或生长迅速、体积迅速增大( 4 cm 及以上),并出现症状如腰疼、血尿、高血压等。一定要及时手术,以免耽误治疗出现感染、出血、囊肿破裂等并发症 [3]。
关于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的原因,目前专家们普遍认同的假说为肾缺血或损伤引起的囊肿异常增生反应。
此外,年龄的增长、男性、肾功能受损(肌酐大于 1.5 mg/dL) 、高血压和吸烟也是单纯性肾囊肿发生的危险因素 [3]。
通过肾脏 B 超、肾脏 MRI、肾脏 CT 、囊肿穿刺和囊液检查等,几乎可以发现所有的单纯性肾囊肿,是比较常用及有效的检查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检查结果符合良性单纯性肾囊肿的超声标准,则无需进一步检查 。只有检查结果不明确(存在恶性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使用 CT 进行进一步确诊 [1]。
单纯性肾囊肿需要与肾脏癌性占位、肾积水、肾外肿瘤、肾脓肿、多囊肾、囊性肾癌、肾盂旁囊肿等鉴别,可以通过肾脏 B 型超声、CT、肾穿刺活检或者是肾穿刺抽液化验以鉴别。
单纯性肾囊肿多无症状,对肾功能和周围组织影响不大,不需特殊处理,需要每 6 个月到 1 年复诊一次,复查超声,必要时抽血化验,观察囊肿大小及肾功能情况。
但如果囊肿合并感染,应该及时就诊,进行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治疗,常用药物为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这两种药物可以穿透肾脏囊肿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还可进行囊肿穿刺引流,治疗后囊肿会消失或减小 [1,2]。
如果囊肿直径较大,超过 4 cm 或产生周围组织压迫症状,可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囊液抽吸术并囊内注射硬化剂治疗,但是这种治疗手段复发率较高。
目前一般认为,对于囊肿直径在 4 cm 以上的患者,肾实质或肾盂、肾盏明显受压或下级囊肿压迫输尿管导致梗阻,患者有明显症状时,可以采取囊肿去顶减压手术治疗 [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应用,腹腔镜下单纯性肾囊肿去顶术获得了优良的疗效,被公认为是腹腔镜规范治疗病种,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复发率低。
单纯性肾囊肿不会自愈,也就是说囊肿不会自行消失。
不过较小的单纯性肾囊肿(5~10 毫米)生长一般都缓慢,对肾功能影响也很小,如果无症状不影响日常生活,不需要处理,6 个月或一年复查一次超声即可;
对于直径大于 4 cm 的单纯性肾囊肿、生长迅速的囊肿、或是产生压迫或肾盏梗阻的囊肿,应及时手术治疗 [1,4]。
如果知道自己有单纯性肾囊肿,而囊肿又较小,经过医生评估暂不需要治疗,就应该定期进行体检了,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出现任何一个下列症状,就应及时就医,必要时住院治疗:
原则上,单纯性肾囊肿直径小于 4 cm,不需要手术,但需要定期到医院复查。
如果囊肿直径较大或生长迅速、体积迅速增大( 4 cm 及以上),并出现症状如腰疼、血尿、高血压等,,或者囊肿有出血感染、破裂者以及怀疑恶变可能,则需要手术治疗 [4]。
当然,对于每一位单纯性肾囊肿患者,是不是需要手术治疗以及选择什么样治疗方式,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自身状况、囊肿的危害之后再做判断。
单纯性肾囊肿穿刺硬化是一种简易、方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即在超声的定位引导下,用一根细针穿进囊肿内吸出囊液,再注入硬化剂,防止囊肿复发,一般硬化剂选择 95% 乙醇,但有出现硬化剂被吸收影响肾实质,或发生外溢导致头晕恶心等副作用。
另外,也有选择四环素作为硬化剂,可以起到硬化和预防感染的双重作用,副作用小。
对于高龄患者,这是一种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对乙醇过敏者应密切观察 ,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 ,应减少乙醇使用量或改用其他硬化剂 [4]。
对于较大的单纯性肾囊肿( 4 cm 及以上),可进行肾囊肿去顶减压术,如果证实囊壁癌变或同时伴发肾癌,就应尽快手术治疗。
对于大多数单纯性肾囊肿,目前最为常用的是腹腔镜下手术,这种方法创伤小、疗效确切、术后患者恢复快 [4]。
有一定复发可能。
如腹腔镜下手术后囊肿的复发率约为 1%。主要原因是囊壁切除过少导致囊肿闭合 ,而残存囊壁仍有分泌功能导致囊肿复发;一部分做了囊肿去顶减压手术多囊肾患者,囊肿又复发,而且可能有加重趋势 [4]。
而对于一部分穿刺抽液的患者,因为囊肿内囊液的产生一定压力,囊液去除后可能导致囊内压减低反而囊肿会快速增长,所以比较容易复发,穿刺后,囊肿往往很快又增长。
肾脏内科或泌尿外科。
对于没有自觉症状的初诊患者,建议肾脏内科就诊,并根据医嘱定期复诊监测。
若囊肿较大(直径大于 4 cm ),则建议泌尿外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进行外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