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丽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刘秀芬角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3月1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10月29日
过敏性结膜炎是最常见的眼部过敏性疾病,与其他过敏性疾病有共同的发病机制,常伴随过敏性鼻炎,两种病一起出现时称为过敏性鼻结膜炎。主要表现为眼睛发痒、流泪、泛红。多采用局部抗组胺药治疗,尽量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比较多,影响大约 25% 的人群。
根据发病的时间,过敏性结膜炎分为急性过敏性结膜炎、季节性过敏性结膜炎和常年性过敏性结膜炎三种常见类型:
先去眼科就诊,排除其他疾病,明确是否是过敏性结膜炎。如果是,再就诊于皮肤科行过敏原检测。
和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常见的过敏原都会引起过敏性结膜炎。
最常见的是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各种尘螨(屋尘螨、粉尘螨最常见),各种霉菌(链格孢菌、黑曲霉、芽孢菌等),昆虫的排泄物及尸体碎片(如蟑螂),各种草花粉(豚草、蒿草、葎草、大荨麻、向日葵等)、树花粉(圆柏、洋白蜡、榆树、桑树、柳树、梧桐等),动物毛屑(猫毛、狗毛、羊毛)。
少数过敏性结膜炎因为食物、药物等过敏引起。
过敏性结膜炎和个人体质有关,本身有其他过敏性疾病的人,比如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皮肤过敏的话,发生过敏性结膜炎的可能性比较高。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是有过敏性疾病的人,家族种有过敏性疾病史的家人,那本人得过敏性结膜炎的风险也比别人高。
不传染,但是在一个家庭或工作区域环境内,可能会出现多人过敏的症状,常常误认为是传染所致,其实主要是由于在同一个环境当中,大家共同接触了致敏原,从而产生相同的过敏性结膜炎。
所以一旦出现了过敏性结膜炎,应该首先从去除致敏原上注意,注意室内的通风,去除有异味的物体或者是物品,像是家庭当中的床上用品。要定时清洗,定时更换,以防发生过敏性结膜炎带来的各种眼部不适。
过敏原检查主要是查明具体对什么过敏,以便在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触。
皮肤点刺试验:
主要是筛查是否对常见的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过敏。筛查的往往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过敏原,每个医院能查的种类可能有差异,有的医院能查数十种至几十种,但也不可能涵盖所有过敏原。
注意事项:接受试验前 3~5 天需要停用抗过敏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等)和含抗过敏成分的药物(如常见的复方感冒药)。
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
主要用于辅助医生判断患者对某种过敏原的过敏严重程度,一般而言,IgE 浓度越大,过敏级别越高,过敏症状越严重。
注意事项:血清特异性 IgE 的检测不受药物影响,不用停药,抽血当天也无需空腹。
急性感染性结膜炎:是由病毒或者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
春季角膜结膜炎:常见,通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其严重程度随季节变化,炎热、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奇痒、畏光和黏性分泌物是常见的临床症状。
特应性角结膜炎:是慢性、双侧、严重的结膜炎,与特应性皮炎有关。大约 25% 的成人皮肤特应性皮炎患者可发展为特应性角结膜炎,在伴随前眼部炎症和眼睑湿疹前出现皮肤先兆。
巨乳头性结膜炎:如今常见,是由于长期接触异物,如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而引起的一种过敏性结膜炎,佩戴义眼和眼部手术缝线摩擦也可能引起巨乳头性结膜炎。
干眼症:因各种原因导致泪眼分泌减少以及泪膜的稳定性下降。过敏性结膜炎本身会加重干眼症状,因此通常与过敏性结膜炎共存,所以容易与过敏相混淆。
第一,查明过敏原,然后去除或者尽量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第二,尝试使用非药物方法来治疗,比如冷敷、用人工泪液冲洗眼睛。
第三,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对症药物治疗。
最常采用的是局部用药,滴眼药水或者眼药膏,如依美斯汀滴眼液、盐酸奥洛他定滴眼液等。
此外,也可以进行全身用药,口服或者输液;但局部用药一般比口服更有效,比输液更方便。
如果同时患有过敏性鼻炎,鼻部的局部治疗也可以显著缓解眼部症状。如果还同时患有其它过敏性疾病,也需要积极治疗其它过敏性疾病。
如有需求,也可以考虑进行脱敏治疗。
需要。
因为过敏性结膜炎的人需要在专科医生的长时间监督和指导下用药,比如接受局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需定期对眼压进行监测。比如在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脱敏治疗)的人,也需要定期复诊进行治疗。
有的还需要定期复查过敏原,看是否有新增过敏原。
主要是要注意如何有效避免或者减少接触到过敏原。
对尘螨过敏者:
对花粉过敏者:
对霉菌过敏者:
对动物皮毛过敏者:
尽可能查明自身的过敏源,并且尽可能避免,是可以预防过敏性结膜炎的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