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婕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28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是鼻黏膜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过度的自身防御反应,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典型症状为一阵阵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
主要治疗方法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等[1] ,手术仅作为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
过敏性鼻炎虽然目前尚不能彻底治愈,但如果治疗恰当,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不受影响。
常见。据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儿童患病率为 15.79%(每 100 个儿童中约有 16 人患病),成人患病率为 13.26%(每 100 人中约有 13 人患病),儿童患病率较成人高[2]。
根据发病时间分类:
怀疑本病时,可优先选择到变态反应科就诊;如无此科室,可到耳鼻咽喉科或五官科就诊;除鼻部症状外,如果还伴有反复发作喘息、咳嗽、气急和胸闷等症状,应及时至呼吸科就诊;若同时伴有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的还要酌情到眼科就诊。
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表现是鼻痒、清水样鼻涕、喷嚏、鼻塞,发病期间可能闻不到味道(嗅觉减退)[1,3]。
在儿童中,过敏性鼻炎症状严重时,儿童会因鼻子痒、鼻塞而用手掌或手指向上揉鼻;还会因为下眼睑肿胀导致静脉回流障碍而出现的下睑暗影(黑眼圈)。
过敏性鼻炎常伴随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过敏性疾病。
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患者伴随有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急和胸闷[3]。
过敏性结膜炎:表现为眼痒、流泪和眼红等眼部症状,有时还可伴有外耳道、软腭以及咽部发痒[1]。
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接触鼻黏膜时,被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系统误认为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从而对这些「有害物质」发起过度激烈的攻击。通过频繁打喷嚏和分泌过多的清水鼻涕等方式,试图将这些入侵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1]。
常见的季节性过敏原有花粉、真菌等,常见的常年性过敏原有尘螨、蟑螂、动物皮屑,以及某些职业性过敏原,如石灰、煤尘等[4]。
过敏性鼻炎可见于各类人群,且男、女发病率相当。从事纺织业或面粉加工业、密切接触动物的人群[1],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从事纺织业或面粉加工业者:化学物品、粉尘可对鼻黏膜产生刺激,长期接触可引发本病。
密切接触动物的人群:动物皮毛可对鼻黏膜产生刺激,容易引发本病。
过敏性鼻炎不会传染。
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遗传性,但并不意味着父母有过敏性鼻炎,子女就一定会发生过敏性鼻炎。因为除了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也决定着是否会发生过敏性鼻炎。父母一方患病,后代患病率为 50%[5],而若父母均患病,发病率更高。
医生主要通过临床症状、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是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出现 2 个或以上的上述症状,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时间在 1 小时以上,就需要警惕变应性鼻炎的可能。常见的检查如下:
体格检查:
特异性检查:如果要明确过敏原,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但过敏原检测对于变应性鼻炎诊断不是必须。常见的方法如下:
前鼻镜或鼻内镜检查:观察患者的鼻部解剖情况、鼻黏膜情况和鼻部分泌物情况,若鼻黏膜表现为苍白、水肿、充血或浅蓝色,鼻腔可见分泌物[1],则有助于诊断为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过敏性皮炎、哮喘等,是身体对环境的某些刺激产生的过敏性表现。
过敏原检测的目的在于查明过敏原的种类,一是可以避免接触该种过敏原,减少发病;二是可以针对某些过敏原(如尘螨)进行脱敏治疗,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根治的目的。
但是,由于过敏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查出过敏原。
目前常用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皮肤试验,即在皮肤上使用药液进行检查,出结果较快,但年龄太小的孩子可能不能接受;另一种是验血。
皮肤点刺实验是用常见的过敏原在皮肤上做一系列点刺(根据当地常见过敏原种类和数量,通常做十个点刺),观察 20 分钟。如果点刺部位出现了红肿、搔痒,则说明对该物质过敏,结果准确度较高。
皮肤点刺实验的疼痛程度就如同被蚊虫叮咬,在多数人的忍受范围,即使是小朋友也能接受。
血液检查中最有价值的是血清特异性 IgE 检测,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患者,不受皮肤条件的限制,不受抗组胺药物影响。其与皮肤点刺试验具有相似的诊断性能,但价格较高。
过敏性鼻炎与血管运动性鼻炎、非变应性鼻炎伴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感染性鼻炎、激素性鼻炎、药物性鼻炎、阿司匹林不耐受三联征、脑脊液鼻漏容易相混淆,这些疾病可能与过敏性鼻炎有类似的症状,但过敏原检测阴性。
变应性鼻炎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可自行消失。如果无法脱离过敏原,随着机体免疫水平的改变,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有可能自行好转或加重。如果过敏性鼻炎反复发生,还是建议尽早看医生。
过敏性鼻炎(即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包括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脱敏治疗等。
避免接触过敏原:
药物治疗:
脱敏治疗:
用逐渐增加剂量的过敏原刺激机体,可以使机体对过敏原不再过度敏感。这种疗法作用确切,目前能脱敏尘螨、常见的一些花粉、部分霉菌、动物毛等[1]。
此外,减轻鼻塞的减充血药(血管收缩药物,如麻黄碱类滴鼻液),虽然可以快速缓解症状,但是一般不用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因为长期使用会导致药物性鼻炎等不良后果,请务必按医嘱用药,不要选择那些号称缓解症状的不正规药物甚至神药。
作为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方法,进行手术前要慎重,仅部分人群需要进行手术。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两类人:
很遗憾,过敏性鼻炎目前尚无法根治。但是,能控制住症状不发作,就达到了治疗的目标[1]。
目前脱敏治疗只能针对尘螨脱敏,需连续治疗两年。根据治疗方式不同,价位也有差异,皮下注射约需三万元左右,舌下含服相对便宜,在四千元左右。脱敏治疗的疗效还是比较肯定的,并且能预防过敏性鼻炎发展为哮喘,还可以减少新的过敏原产生。
一般情况下,过敏性鼻炎不会危及生命,但是对于有哮喘的患者,应警惕哮喘的危害。哮喘发作严重时,可引起窒息,有生命危险。
没有。
「偏方」「秘方」有导致中毒、诱发过敏等潜在风险,请勿尝试。
总之,如出现了打喷嚏、清水样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怀疑自己患有过敏性鼻炎,建议到正规医院就诊。
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避免让自己症状加重的饮食即可,一般无需特地给自己设置饮食禁忌。
像常见的热、辣、刺激性饮食。热、辣饮食会引起血管扩张、分泌物增多,从而加重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1],如果吃完之后确实这样,可以避开。
此外,过敏性鼻炎的花粉过敏物可以跟部分水果有交叉过敏。也就是过敏性鼻炎患者,尤其是那些花粉过敏的过敏性鼻炎,吃水果和部分蔬菜时如果觉得有一些口腔刺激不舒服,那也是过敏的反应(口腔过敏综合征),如果发现了可以避开。好消息是,大多数情况下只有食用生的、未煮熟的此类食物时才会出现症状,因此如果是蔬菜的话,建议过敏性鼻炎患者日常尽量做熟了吃。
主要包括以下建议:
对部分患者来说,慢跑、游泳等运动,对缓解过敏性鼻炎的鼻塞症状可能有帮助。
减少或避免接触过敏原很重要。
除此之外,还需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