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鸡蛋过敏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过敏反应,是人体对鸡蛋中蛋白质成分产生的一种变态反应 [1]。
鸡蛋过敏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遗传性、接触鸡蛋的最初年龄、接触的途径和剂量、机体的反应性、胃肠道黏膜的发育状况、病毒感染、肠道菌群的稳定等 [2]。
鸡蛋过敏在生活中很常见。
鸡蛋是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 FAO/WHO )认定的导致人类食物过敏的八大类食物(牛奶、鸡蛋、花生、鱼、甲壳贝类、大豆、小麦、坚果类)之一。
美国和欧盟规定必须将其作为过敏原成分在食物成分表之后或附近标示出来,标注的大小与成分表相同;或者在成分表的相关食物过敏源处用括号标记出来 [3]。
近年来,食物过敏患者日益增多,过敏症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据报道占世界人口总数 22% 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过敏症状。
国外流行病学调查表明,约有 2.5% 的成人,6%~8% 的儿童会对一些食物过敏,而其中鸡蛋过敏占成人食物过敏的 12 %,占儿童食物过敏的 35% ,其中一岁前的幼儿更为常见[1,4]。
一些先天性遗传缺陷(遗传性过敏)的成人同样可能对鸡蛋过敏 [5]。
食物过敏会引发一系列的过敏症状,轻则感觉不适,重则危及生命 [2,4,6,7,8]。
鸡蛋过敏常在进食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出现症状,可以损伤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系统。
如果过敏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过敏性休克。
鸡蛋过敏除了会引起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临床症状,还会对儿童的生理、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儿童是鸡蛋过敏的高危人群,严重瘙痒和皮损等过敏反应会导致睡眠障碍、生长发育落后、情绪不良、自信心受挫,产生社会交往回避等生理、心理问题 [7]。
随着年龄增长,鸡蛋过敏会逐渐缓解,危害也随之减少。
原因是人体免疫系统对进入身体内的鸡蛋中的蛋清蛋白出现了排斥现象,引发了一系列免疫反应 [2,9]。
鸡蛋中的过敏原主要存在于蛋清中,鸡蛋蛋清中主要有 5 种蛋白成分能与人类血清 IgE 结合而引起过敏反应,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溶菌酶以及卵黏蛋白。
卵类黏蛋白是鸡蛋清中最具特征的过敏原,约占蛋清蛋白总量的 11%。与其它蛋清蛋白质相比,从蛋清过敏病人血清中检测到的蛋白致敏性最强的是卵类黏蛋白。
鸡蛋过敏问题常见于3岁以下儿童。
由于儿童和婴幼儿的肠道黏膜发育还不完善,胃肠道屏障也不够成熟,所以当未经完全消化分解的抗原性物质(鸡蛋)进入体内后,更容易导致儿童和婴幼儿发生过敏反应,这也是儿童和婴幼儿容易发生其他食物过敏的主要原因 [8]。
据统计,在全世界上,大约有 0.5%~2.5% 的儿童对鸡蛋过敏 [10]。鸡蛋过敏是不能根治的,但会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缓解。
首先推荐过敏反应科或变态反应科。
若当地医院没有过敏反应科或变态反应科,则可根据过敏症状的部位去相应的科室就诊,如皮肤症状(荨麻疹、湿疹等)去皮肤科、过敏性哮喘去呼吸内科、过敏性鼻炎去耳鼻喉科等。
主要通过询问详细病史,结合皮肤过敏原点刺或血清食物特异性 IgE(sIgE) 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2,11-13]。
询问病人是否有食用鸡蛋病史,且每次进食鸡蛋,临床症状是否会反复出现。
不能自愈,但会随年龄增长逐渐缓解 [14]。
鸡蛋过敏与胃肠道黏膜的发育状况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易过敏儿童和婴幼儿胃肠道日益发育成熟、肠道黏膜发育逐渐完善,过敏症状日趋缓解(如表1 所示):
表1 鸡蛋过敏的自然缓解率
鸡蛋过敏不能彻底根治。
鸡蛋过敏是机体产生的免疫反应,只有避免食用鸡蛋,才能不发生过敏反应。
治疗鸡蛋过敏的主要方法为食物回避、药物治疗、免疫疗法 [15,16]。
预防的唯一方法是避免食用含有致敏原(即鸡蛋)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