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
就诊科室:风湿免疫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食物过敏是什么?

食物过敏指的是个体在摄入一种食物后,食物中所含有的抗原类物质所引发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可导致人体组织损伤或机体生理功能障碍,并引起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

食物过敏的患病率近年来明显升高,婴幼儿及儿童发病率相比成人更高,但个体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食物过敏有哪几种类型?

  • 按照过敏器官分类 [2]
    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和过敏性肠炎等。

  • 按照发病时间分类
    根据发病距离进食时间的长短,可以分成速发型和缓发型两类。
    image

食物过敏在哪些人中容易发生?

婴幼儿及儿童。

食物过敏在每个年龄段的人群中都会发生,但是婴幼儿及儿童最先发生这种反应,发病率也比成人高得多,4 至 6 月龄是食物过敏的高发年龄段[1]

症状

食物过敏有哪些常见表现、症状?

食物过敏的特定症状和严重程度受到摄入过敏原的量以及过敏者敏感性的影响[1,3]

  • 消化系统症状:
    胃肠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患者停止食用过敏食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但是如果再次摄入过敏食物,过敏症状则表现得更明显。
    食物过敏还可引起口唇痒、麻木、肿胀、舌体麻木肿胀等。
    婴幼儿消化系统症状主要表现为食物诱发的小肠结肠炎、吸收不良综合征等。

  • 皮肤黏膜症状:主要表现有荨麻疹、血管性水肿或血管炎、特异性皮炎等,前两者最为常见。

  • 呼吸道及眼部症状:主要表现为眼眶红肿、眼睛痒、流泪、鼻痒、打喷嚏、流鼻涕。

  • 心血管系统症状:胸部疼痛、心律不齐、血压降低、昏厥、丧失知觉甚至死亡。

病因

食物过敏的常见过敏原有哪些?

食物过敏原是指食品中引发人体食物过敏的组成成分。可分为以下几种[1,2]

  • 蛋白质:食物中 90% 的过敏原是蛋白质,能引起过敏的蛋白质通常能耐受食品加工、加热和烹调,并能抵抗胃肠道的消化作用。
  • 食品添加剂: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了防腐和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食品添加剂种类较多,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食品中,一般以香料、人工色素引起的食物过敏较常见。
  • 某些发酵食品:如啤酒、食用酵母等。
  • 转基因食品:转基因生物中可能含有致敏性物种和未使用过的生物物种的基因,基因重组能够使宿主植物或动物产生新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可能会在人体引起过敏反应,如转基因大豆、转基因番茄等。

食物过敏的诱发途径有哪些?

食物过敏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诱发食物过敏[1]

  • 胃肠途径:直接摄入含有食物过敏原的食物及其加工产品。
  • 呼吸道途径:如吸入面粉导致哮喘。
  • 皮肤途径:皮肤接触过敏原诱发过敏。
  • 胎盘途径:母亲的血清抗体或大分子食物抗原通过胎盘致敏胎儿,会使极少数胎儿在出生后第一次进食就发生过敏反应。
  • 母乳途径:母亲进食的抗原物质在体内没有被完全消化,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导致从未食用过该食物的婴儿过敏。

食物过敏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 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食物过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一方或双方患有过敏性疾病,子女食物过敏患病率较高。

  • 自身因素[1]

    1. 个体选择性免疫球蛋白缺陷;
    2. 黏膜通透性改变:由于各种原因如过量饮酒、炎症、溃疡等导致肠黏膜损伤,导致肠黏膜的通透性增加,使抗原入侵机体的机会增加;
    3. 机体不成熟:婴儿胃肠道消化和免疫功能都不够完善,以及消化道黏膜较柔嫩,血管通透性高,消化道屏障功能较差,各种食物过敏原容易通过肠粘膜进入血液;
    4. 生理效应导致免疫功能改变。抗原接触抗体后会使机体释放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当体内缺少胃酸、胃蛋白酶或胆碱酯酶时,抗体对这类生物活性的反应会增强,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 食物因素
    食物中的某些蛋白质具有耐受加工、加热、烹调及抵抗胃肠消化的特点,易引起食物过敏。

  • 其他因素

    1. 母亲孕期摄入含有诱发过敏的食物的膳食,新生儿发生食物过敏的危险性增加;
    2. 早产儿、低体重儿由于免疫屏障发育不完善,更易发生食物过敏;
    3. 过早添加辅食也会增加食物过敏的危险。
诊断

食物过敏的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 生化检验:如血、尿、粪便检查,有助于排除非过敏性症状。
  • 皮肤点刺实验:使用皮肤点刺试验可以帮助鉴定可疑食物过敏原,但是只靠皮肤点刺试验阳性不能诊断食物过敏。
  • 血清抗原特异性 IgE 检测:使用血清抗原特异性 IgE 检测可以帮助鉴定可疑食物过敏原,但是血清抗原特异性 IgE 检测阳性也不能确诊食物过敏。
  • 口服负荷试验(激发试验):是判断食物过敏的金标准。对于有相对应的病史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患者,激发试验阳性可以诊断为食物过敏[2,3]
治疗

食物过敏应该去哪个科室就诊?

患者需根据自身最先显现和突出的症状选择相对应的科室进行就诊,在诊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询问病史和一系列相关检查判断患者是否为食物过敏,再进行后续的治疗。

食物过敏起疙瘩怎么办?

如果因为食物过敏起疙瘩的话,首先是要停止食用过敏食物以防止再次接触过敏原,然后应及时到医院相关科室就诊,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在这期间应该清淡饮食,不适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防病情加重。

食物过敏应该如何治疗?

  • 避免疗法:避免摄入含致敏物质的食物是预防及治疗食物过敏最有效的办法。
  • 对食物进行深加工:通过对食物进行深加工,可以减少或者去除食物中过敏原的含量。加热可破坏生食中的过敏原,如鸡蛋、牛奶、香蕉经过加热后可以降低过敏的发生。
  • 替代疗法:不食用含有过敏原的食物,选择其他食物代替,如对牛奶过敏的人可以选择豆浆代替。
  • 脱敏疗法:当引起过敏的食物为人体营养所必需、日常生活中难以严格避免,症状较严重的食物过敏患者,可以通过逐渐增加食物过敏原的摄入量建立耐受的特异性方法。为了避免食物过敏再次发生,还是应尽量避免大量食用已适应的过敏食物[1,3]
  • 特异性免疫疗法。给患者注射过敏原的天然提取物,并逐渐增加剂量,使患者机体对相应过敏原耐受性逐渐增强并产生持久免疫耐受,最终减轻患者由于过敏原暴露引发的过敏症状。但是食物过敏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还是较少[1,6]
  • 益生菌疗法。益生菌指的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数量时,可以对宿主带来有益的影响。摄入适当的益生菌够改变肠道菌群状态和黏膜免疫状况,纠正机体肠道的渗透性,从而达到治疗食物过敏的效果。如牛奶过敏的新生儿连续 6 个月摄入添加鼠李糖乳杆菌的深度水解蛋白质配方奶粉后, 可产生对牛奶过敏原的口服耐受[1,7]

食物过敏有办法根治吗?

没有。

目前还没有根治办法,所以在经过临床诊断或者根据病史明确过敏原后,应该严格禁食过敏食物。

image

生活

引起食物过敏的常见食物有哪些?

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约有 160 多种,但常见的致敏食物主要有以下 8 类 [1,5]

  • 奶类及奶制品:如牛奶、奶酪等。详见奶制品过敏。
  • 蛋及蛋制品:主要为鸡蛋。详见鸡蛋过敏。
  • 花生及其制品。详见坚果过敏。
  • 大豆和其他豆类以及各种豆制品。
  • 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及其制品。详见麸质过敏。
  • 鱼类及其制品: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详见海鲜过敏。
  • 甲壳类及其制品:如虾、螃蟹、蛤蜊等。详见海鲜过敏。
  • 坚果类及其制品:如核桃、芝麻、杏仁、腰果等。详见坚果过敏。

除了常见的 8 类食物,一些蔬菜、水果也能引起食物过敏,常有的引发过敏反应的水果有苹果、桃子、芒果、菠萝等,黄瓜、番茄、芹菜、胡萝卜也可能引起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从源头预防食物过敏的发生,确定了致敏原后就应该严格避免摄入含有该物质的食物;
  • 购买食物时需注意仔细查看食物的营养标签上的配料表中原料、辅料、食品添加剂等信息,不买含有致敏原的食物;
  • 当从饮食中去除某种致敏食物时,还需要用其他替代食品来补充所损失的营养价值,平衡膳食。
  • 发生食物过敏需要及时就医,在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对症治疗[1,3]
预防

食物过敏应该如何预防?

婴幼儿及儿童是食物过敏的高危人群。

自身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者,孕期、哺乳期应注意饮食,少吃易引起食物过敏的食物,减少婴幼儿的食物过敏。

此外,为了预防婴幼儿食物过敏,不应过早添加辅食,母乳喂养至少 6 个月[1,4]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