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结缔组织病(CTD)是以结缔组织慢性炎症为特征的,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总称[1],结缔组织包括肌肉、关节、筋膜、韧带、血管等。其发病机制和病因较复杂,尚未明确,主要与遗传、环境、感染等因素有关[2]。一般表现为雷诺现象(寒冷等刺激下引起四肢末端颜色改变的现象)、关节肿痛、发热、皮疹等症状[3]。
结缔组织病一般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或者手术治疗缓解,及时治疗则预后良好,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可能累及各个系统,影响日常生活。
常见。结缔组织病包括多种疾病,较常见的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类风湿关节炎这两种结缔组织病,经统计,我国这两种结缔组织病的患病率约 0.4%,也就是说每 250 个人中就可能有 1 个人患病[4]。本病的发病常见于女性群体中[5]。其中比较常见的为以下几种[1]:
风湿免疫科、骨科、皮肤科
结缔组织病病情复杂,累及多个系统,以下为相对常见的症状[5]:
常见于皮肤、关节、肌肉,也会发生于心脏、肺等器官和血管等部位。
本病一般可能会引起以下并发症[6]:
结缔组织病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以下因素有关[2]:
结缔组织病不会传染。
会遗传。家族成员患病率比一般人高很多,有部分结缔组织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有单个致病基因就会发病的遗传病,子女有一半的概率发病)[2]。
结缔组织病累及的系统较多,在采集病史(有无家族结缔组织病患者或各系统疾病)、体格检查后,根据临床症状选择性地进行相关的辅助检查,从而诊断。
一般需要以下检查[3]:
结缔组织病需要和骨关节炎和皮炎进行鉴别。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也表现为晨僵、关节肿痛等症状,容易和结缔组织病、尤其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混淆,可通过血清免疫学检查辨别,骨关节炎的类风湿因子结果为阴性,并且骨关节炎多发于中老年人。
皮炎:包括各类过敏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等。结缔组织病的皮肌炎不仅仅有皮炎表现,也有肌炎的症状,比如无力感,肌力下降等,而普通皮炎没有,而且大多有瘙痒,明确过敏史等。
结缔组织病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手术两种。
药物治疗适用于需要控制结缔组织病的患者,缓解皮疹、关节肿痛等症状。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类[5]:
手术治疗适用于病情已经发展成严重关节功能障碍,身体情况允许进行手术的患者,一般有以下三种手术[6]:
以上手术均有麻醉和术后感染的风险。
不能。及时治疗,可以控制病情,缓解关节疼痛等症状,但不能彻底根治。
患者体内有金属,过安检可能会有麻烦,出院时可要求医生在病情证明里写明「体内放置金属内置物」,日常出行时带上这份证明用于安检。
需要,应遵循医嘱定期复查。刚接受药物治疗的结缔组织病人一般间隔半个月复查,以防服用药物后出现副作用;病情稳定后一般一个月左右去复查,若病情持续稳定,可半年复查一次。复查的项目有血常规、肝功能、尿常规等。患者一般免疫力较低,去医院复查时须佩戴好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到传染病患者。
影响,病情稳定前不建议生育。
孕妇新发结缔组织病预后较差,可能造成流产,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病情稳定的患者妊娠预后较好,但由于结缔组织病多与遗传有关,患者的子女属于高危人群,长大后还需要定期检查[8]。
以系统性红斑狼疮为例,需要患者病情处于缓解期半年以上、没有脏器的严重损害、口服泼尼松剂量低于 15 mg每天,才能尽量保证胎儿的健康。而且,妊娠可能会诱发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导致病情恶化,妊娠期早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还可导致胎儿的发育异常[9]。
因此,如果患有结缔组织病想要孩子的夫妻,建议等病情稳定、请医生评估后再考虑;如果怀孕后诊断了结缔组织病,一定要请专业的医生评估是否能够保胎治疗。
结缔组织病病因复杂,一般只能通过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来预防、稳定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