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董其皓神经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1月0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结节性多动脉炎(PAN)是一种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它一般累及中等大小的肌性动脉,与其他形式的系统性血管炎不同,并不累及静脉。
区别于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结节性多动脉炎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的存在无关。
患者常伴有全身症状,如疲劳、体重减轻、无力、发热、关节痛等,以及多系统受累,如皮损、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神经功能障碍、腹痛等。
如果不进行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患者死亡率很高。
接受治疗后,生存情况能得到很大程度改善,5 年生存率约为 80%,其中合并肝炎感染的生存率低于无感染者,器官受累少的患者生存率较高。
该病的并发症很多,根据累及不同脏器动脉,可有不同并发症。累及心脏血管、肺血管和腹腔动脉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一般疾病本身较少影响生育。药物治疗中,糖皮质激素对生育的影响不少。治疗后停药,可恢复。
乙肝增加结节性多动脉炎发生的风险。
由于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时需要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这会导致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而损伤身体,因此需要治疗乙肝来避免爆发性乙肝等风险。
目前对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发病了解不多。
大多数结节性多动脉炎病例是特发性的,没有明确病因。
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某种白血病,在部分病例的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病例称为继发性结节性多动脉炎。
目前还没有证据显示,此病具有遗传倾向。
结节性多动脉炎可以发生在儿童和年轻人身上。实际上,该病跟很多血管炎不一样,有相对年轻化趋势。
中老年人好发,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在 50~59 岁患者中达到高峰。
常规检查包括:
结节性多动脉炎的鉴别诊断范围较广,具体包括:
风湿免疫科。
治疗前要先对病情进行评估,
轻度疾病,指存在全身症状、关节炎、贫血和皮损,但肾功能正常且没有显著心脏表现、神经系统、胃肠道表现,不伴肝炎。初始治疗糖皮质激素口服,持续 4 周;如果症状消退,无新疾病表现及其他动脉病变的进展,可逐渐缓慢减量。约 6~8 个月后,停用糖皮质激素。
中度至重度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继发于血管炎的新发高血压或高血压加重、有症状的动脉狭窄、动脉瘤或任何缺血性疾病(如肢体、心脏、胃肠道及中枢神经系统缺血)。静脉给药进行初始糖皮质激素治疗,之后采用口服泼尼松治疗。同时使用环磷酰胺冲击治疗,至少持续 4 个月,不超过 12 个月,直到病情实现稳定缓解。
难治性疾病,少数情况下,患者可能对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的反应不充分。对于中重度患者,如果在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治疗 2~3 个月后病情持续或加重,我们采用糖皮质激素冲击治疗,之后给予泼尼松口服,并将环磷酰胺换为其他免疫抑制剂。
合并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轻度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初始治疗,不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中重度患者建议抗病毒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
主要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在治疗的初始阶段,至少每月随访一次;治疗最初的两年内,至少每 3 个月随访一次。
复查需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及药物毒性的监测外,还应进行血清肌酐检测和尿液分析,评估肾功能。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或表现,应立即就诊。
结节性多动脉炎相对不容易复发。但它仍需要一个相对长期的疗程,来控制病情。
结节性多动脉炎没有特殊需要注意的地方,像其他人一样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
饮食上:
除了饮食,也要注意:
疾病本身对生育没有影响,但控制多动脉炎的药物可能会影响生育,或者对胎儿有影响。
如果有生育计划,最好提前跟医生商定,在服用对生育没有影响的药物的情况下,控制好病情的发展,再怀孕。
目前大多数结节性多动脉炎病例是找不到明确病因的,可能和免疫系统的病变有关,所以很难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