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硬化性苔藓既往又称硬化萎缩性苔癣, 现在「萎缩性苔藓」已经不使用了,因为常会有增厚和增生区域。这是一类好发于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病。多在外阴有瓷白色丘疹、斑块,后期可表现为白色、灰白色的萎缩性斑片,也可呈现「羊皮纸」样外观,可伴有瘙痒。
首选丙酸氯倍他索软膏等强效激素软膏治疗,其次可使用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口服阿维 A 药物及光疗等。如不及时治疗可形成致残性瘢痕[1]。
不常见。从目前报道来看,女性发病率在 1/70-1/1000 不等,恶变率可达 2/10 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75 岁以上女性患者的恶变率可达 25/10 万[2]。
不是。
首选皮肤科。若发病在生殖器,也可根据性别选择妇科或男科。
90% 以上的患者,都是因为外阴瘙痒难忍去医院检查的,剩下的 10% 患者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一般是自己偶然发现或是妇科检查时发现[2]。
典型表现为顽固性瘙痒,夜间瘙痒尤其明显,甚至晚上都无法入睡。
女性肉眼可见瓷白色或象牙色丘疹、斑块及萎缩性斑片,最常见于大小阴唇、阴蒂、肛门周围等,形成典型的「哑铃」外观,有时在大腿内侧皮肤、口腔黏膜也可见皮损。外阴处皮肤脆弱,疾病引起的瘙痒难忍,患者难免用手抓挠,如果继发了炎症感染,就会出现紫癜、糜烂和皲裂。有些患者还可能出现外阴疼痛、排尿困难、尿痛,影响正常性生活,导致性交痛等。
男性生殖器也可能出现,一般是龟头、尿道口、冠状沟、包皮内侧,偶尔侵及阴茎,表现为干燥闭塞性龟头炎,包皮、龟头干燥,皱缩。
目前还不清楚具体病因,可能与遗传易感倾向、自身免疫、感染、代谢障碍或内源性性激素水平低等因素有关。
多见于女性,在女性中发病率约为 3%[3],通常是绝经后女性(年龄在 53 岁左右),其次是青春期前女孩(年龄在 8 岁左右)[2]。
不会。
硬化性苔藓并不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的疾病,因此并不会传染。
本病发病有家族聚集性病例,但目前尚未证明一定会遗传。
外阴硬化性苔藓使女性发生外阴鳞状细胞癌的风险有一定增高,但据估计该风险低于 5%。
确诊硬化性苔藓难度不大,医生通过询问患者过往病史、查看皮肤表现和必要的病理检查即可确诊。
若患者临床症状比较典型,即好发部位可见瓷白色丘疹、斑块或萎缩性斑片,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直接确诊,无需病理活检。
但如果症状不典型,需要与其他疾病做鉴别,或是不能排除是否发生恶变时,医生需要对外阴局部麻醉,然后取患病处的部分皮肤组织,通过活检来确诊。
女性患者如果合并有外阴水肿,表皮脱落,一般还需要做常规阴道分泌物检查;若医生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某些免疫系统疾病,还可能需要做免疫相关检查。
总之,具体做哪些检查还是要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
主要治疗方式为局部涂抹糖皮质激素,若药物治疗无效或是病情比较严重,可采取物理治疗或手术治疗,同时需要使用保湿润滑剂以长期维持治疗。
改善或缓解(不是治愈)的可能性与年龄有一定相关。部分青春期前患者可以自然缓解,但大部分患者都需积极干预,症状缓解后也需要终生用药,以维持治疗效果。
如病情较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手术治疗的,可住院治疗。
治疗硬化性苔藓使用的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毛囊炎、毛细血管扩张、外阴萎缩等,不宜长期使用,停药或换药后副作用可缓解。
使用他莫克司软膏不会导致激素类药物外用副作用,会有烧灼感,可配合屏障保护剂使用。FDA 对该类药物发布了黑框警示,但目前尚未确定这些药物和内部恶性肿瘤之间有确切关系。建议外用药物持续治疗时间限制在 16~24 周以内,之后进行重新评估[1-2]。
患者合并有凝血功能异常,或者局部创面愈合不佳都存在术后出血风险。一般只要保持切口干净清洁,定期换药,发生创面感染的概率很小;活检术后一般无需服用抗生素;术后可能会遗留有瘢痕。
要看个人具体情况。
硬化行苔藓手术治疗方式较多,如引起包茎,可行包皮环切术;累及尿道导致尿道狭窄者可行尿道重建术或尿道扩张术;累及阴道造成阴道口狭窄者可行会阴部再造术;反复发作阴唇阴蒂粘连者可以行会阴松解术;阴蒂粘连性囊肿可以做粘连囊肿切开术。
因手术方式不同,恢复时间各不相同,具体恢复时间,还需要以实际情况为准。
手术治疗后或者皮肤活检术后,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及手术辅料的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术后定期换药,一般隔日 1 次,如手术敷料被打湿或污染,建议及时更换;
换药期间注意观察创面有无出血感染、新发损害及愈合情况。
慢性过程,所以推荐进行长期随访。
成人女性中恶性肿瘤的风险增加,自我检查发现恶性肿瘤征象很重要,且每年至少一次临床随访。
本病不可预防,但是可以通过长期用药治疗减缓病程进展,改善预后。
治疗缓解后,即使症状完全消失,也需要长期小剂量外用药,来维持治疗效果,避免复发。
当用药频率降低,症状或体征出现反复时,需要重新调整或(和)增加用药频次,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再逐步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