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清皮肤科医师
李锦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9月06日
咬甲癖俗称咬指甲,是反复出现啃咬指甲的习惯性行为,有的也会咬脚趾甲。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或难以意识的行为习惯,一般在紧张、压力、无聊或饥饿时出现。
咬甲癖可能是一种暂时性、相对轻微的行为,但也可能会发展成严重而长期的问题,比如心理问题。
咬指甲这种习惯一般起源于童年,青春期最为明显和严重,并且可延续至成年。不过,随着后期年龄的增长,咬指甲的习惯往往会慢慢减少或者停止。
此外,咬甲癖患者可能会因为患病而感到羞愧、自责,出现心理情绪波动,此时更需要来自家长和周围人的支持与鼓励。
咬甲癖是一种广义上的精神疾病。
目前认为咬甲癖属于专注躯体的重复行为(body-focused repetitive behavior),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将咬甲癖归为「其他特定强迫症和相关疾病」。
是的,两个等同,咬指甲是俗称,更口语化,咬甲癖是书面用语。
程度轻重不一,一般只有指甲和周围皮肤的异常表现。
可能出现指甲顶端凹凸不平,指甲与周围皮肤贴合不紧密,指甲周围的皮肤出血、倒刺或者疼痛。有的时候会引起整个指甲脱落或明显变形。
另外,咬甲癖可能会同时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例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分离性焦虑障碍、遗尿体积强迫症等。
还可能有其他专注躯体的重复行为,比如拔头发(拔毛癖)、撕扯皮肤(捻皮癖)以及抠指甲(剔甲癖)等。
除了外观和行为上的表现为,咬甲癖还经常有心理上的一些表现,例如咬之前紧张不安感,咬之后的解脱感或愉悦感、羞耻、尴尬或内疚,这通常与咬伤皮肤/指甲有关。
咬指甲有时候会影响生活质量,社交方面,咬指甲会破坏趾甲外观,可能引起自卑、痛苦和社交功能受到损害。
严重的时候,咬甲癖不利于身体健康,可能会引起门牙细小裂缝、牙龈炎或牙龈脓肿。
也可能出现多种的感染,细菌感染时表现为甲床炎或者甲沟炎,病毒感染时表现为甲周疣、甲下疣或者疱疹性瘭疽,真菌感染时表现为灰指甲。
不是。咬甲癖与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因素没有任何关系。
咬甲癖往往是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异常行为。它的本质原因还存在争议,可能与基因(遗传)、心理、后天习惯及家庭因素都有关。
有理论认为咬甲癖是拇指吮吸习惯的延续。
也有不少观点认为咬指甲可能是人面对困难和压力时的一种应对机制。低自尊、缺乏兴奋感(比如无聊)也可以引发或者加剧咬甲癖。咀嚼指甲的行为有助于缓解压力、紧张或无聊。
另外,这可能和基因也有关,一方面,有咬指甲习惯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也更有可能咬指甲,另一方面,一些人有发展为专注躯体的重复行为的遗传倾向,并且他们的直系亲属出现情绪和焦虑障碍要高于平均水平。
可能会遗传,但是还没有定论。目前有观点认为有咬指甲习惯的父母生出的孩子也更有可能咬指甲,但这种可能性不至于有很大,对此不需要过度担心。
主要通过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诊断的依据是——有长期咬指甲的行为、检查发现有咬指甲引起的相关表现、咬指甲的行为是自发的/无意识、询问相关的情况(包括心理方面)等。
咬指甲不少可以自行消退,因此轻微的或者不频繁的咬指甲也不会引起明显的负面影响,因此不用特别治疗。如果决定治疗,需要和专业医生一同制定方案,并且需要咬指甲的儿童或成人积极配合和定期随访。
当孩子咬指甲时,责骂、取笑、惩罚和制止通常都没有效果。指甲上涂抹苦味物质这种防止咬指甲的老式方法也通常没有效果,因为可能会增加焦虑感。
阻挡口腔与指甲接触的屏障式干预措施有一定防护和提醒作用,比如手套、袜子、固定装置和牙合托等。
其他可能有帮助的策略还有:经常将指甲修剪整齐、以嚼口香糖代替、让手做其他事,转移注意力。
有一些药物也可以用于治疗部分咬甲癖,比较常用的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它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安全性比较高。
认知行为疗法对部分人群有效果,这其中包括了习惯逆转训练、渐进性肌肉放松和接纳承诺疗法等。目前用得比较普遍的是习惯逆转训练。
另外,严重时候的治疗还必须注重减少或消除和咬指甲有关的情绪因素,比如焦虑和抑郁。如果合并有其他精神心理问题,也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评估和处理。
有上面提到的很多治疗办法,但是每个人的治疗反应各不相同。
有这个可能性,但效果不肯定。如果比较轻微,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有较为充分的认识,可以通过意志力克服。
基本没有很好的效果,可能会增加焦虑感。另外,美甲物质和风油精入口会有一定的健康风险。
选择性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可以尝试用于治疗咬甲癖,这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但是作用不只是抗抑郁,还可以用来治疗焦虑症、强迫症及神经性厌食症。
起效的原因可能与5-羟色胺的作用有关,后者是体内重要的化学物质,对控制情绪有重要作用。
调整情绪和行为,尽量保证正常的生活质量。如果不能改善,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协助,在协助下共通控制咬甲癖。饮食上不需要忌口,也不需要补充额外的营养元素。
咬指甲有时候会影响生活质量。咬指甲会破坏趾甲外观,可能引起自卑、痛苦和社交功能受到损害,有时还可能会影响家庭关系。
没有有效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