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杨苏腾皮肤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口唇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 1 型 / HSV-1)所致,有少部分可能是早期带状疱疹。常在上呼吸道感染、高热(腋下温度为 39.1 °C~41 °C)或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发生,好发于口角、唇缘、鼻孔等皮肤黏膜交界处。
初起局部往往先有灼热、瘙痒及潮红,继而出现密集成群或数群针头大小水疱,破裂后糜烂,渗液,逐渐干燥结痂。
本病具有自限性和传染性,全程经过约 1~2 周,部分患者也可外用抗病毒药物治疗,但无法治愈,只能缓解,且该病易反复发作 [1]。
常见。口唇疱疹主要由 1 型单纯疱疹病毒( HSV-1 )感染所致,据统计,全世界 50 岁以下的人估计有 37 亿感染 1 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人数比例达到 67%,也就是说,100 名 50 岁以下的人中有 67 名会感染 1 型单纯疱疹病毒 [2]。
由此推断,口唇疱疹也是相当十分常见的,但目前无确切发病率。
口唇疱疹感染多数没有症状,大多数 HSV-1 感染者并未意识到自己已染病。具体表现如下:
最初感染之后,可定期反复出现水泡或溃疡。复发的频率因人而异。
口唇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3],人是单纯疱疹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此病毒存在于病人、恢复者或者是健康携带者的水疱疱液、唾液、血液、生殖道分泌物及粪便中[1]。常由于感冒、发热、疲劳、睡眠不足、心情抑郁、压力大、紧张焦虑等因素致使免疫力下降而发病[1,3]。
口唇疱疹具有传染性,可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染。
大多数病例,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作疱液涂片、培养、接种、免疫荧光检查、血清免疫抗体测定等,均有助于诊断。
形态学检查:涂片查找包涵体,电镜检查受损细胞中是否含有不成熟的病毒颗粒,或直接查找疱液中的病毒颗粒。
免疫学检查:即抗原检测,可应用免疫荧光、放射免疫法进行,利用抗单纯疱疹病毒各类抗原的单克隆抗体,从受损细胞中查找特异性抗原[1,3]。
该病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造成的自限性疾病,病程一般为 1~2 周,可自行好转,但通过治疗有助于缩短病程[1]。
该病为口唇疱疹病毒感染,不能彻底治愈,但是患者通过增加免疫力可以减少发作[1]。
一般会选择去皮肤科就诊,也可就诊于口腔黏膜病科。
口唇疱疹是可以预防的,可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