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就诊科室:眼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刘秀芬

刘秀芬角膜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1月1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什么病?

即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角膜感染,非常常见,是全世界角膜瘢痕形成和角膜混浊致盲的主要原因。多为角膜浅层感染,角膜上皮出现点状或弥漫性分支状(树枝状)病变,通常不累及角膜基质层。但可反复、多次发作,从而使角膜浑浊逐次加重,最终可导致失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常见吗?

单纯疱疹病毒 -1(HSV-1)感染可通过直接接触黏膜而传播,因此本病在人类中很普遍。HSV 眼部疾病的年发病率为( 6.8~31 )/100 000。美国的患病率约为 150/100 000。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常见于哪些人群?

反复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发热、劳累、紫外线照射、外伤、精神压力、月经及一些免疫缺陷病可致病毒复发。

症状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会有哪些表现?

原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常见于幼儿,超过 94% 的感染幼儿并不发病,且通常表现于口唇部,而眼部并不受累。

  • 患儿表现为全身发热、耳前淋巴结肿大,唇部或皮肤疱疹等,这一时期的病变常有自限性。

  • 眼部受累表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假膜性结膜炎、眼睑皮肤疱疹、点状或树枝状角膜炎。其中树枝状角膜炎特点为树枝短,出现时间晚,持续时间短。

  • 原发感染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病变,且临床表现不典型,只有不到 10% 的患儿发生角膜基质炎和葡萄膜炎。

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 与原发性感染不同,复发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通常有典型表现。多为单侧,早期由于角膜敏感性下降,自觉症状轻微,可能延误就诊时机。

  • 常见症状有畏光、流泪、眼睑痉挛等,中央角膜受累时视力下降明显。由于病毒对靶细胞的毒力和机体对病毒感染的反应不同,使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HSK)具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据此将 HSK 分为不同类型。

  • 上皮型角膜炎:病毒在上皮细胞内活化复制所致。继发于上皮损害的基质瘢痕,树枝状、地图状边缘性角膜溃疡。

  • 营养性角膜病变:角膜神经功能异常,基质浸润、药物毒性所致。溃疡引起基质瘢痕,持续性上皮缺损。

  • 基质型角膜炎:病毒侵袭伴免疫炎症反应所致。组织浸润坏死伴新生血管。角膜变薄,可伴有上皮角膜炎。

  • 内皮型角膜炎:病毒引起的免疫反应所致。内皮功能受损,慢性水肿引起基质混浊,盘状、线状、弥漫性角膜内皮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 虹膜睫状体炎

  • 继发性青光眼:角膜瘢痕嵌有虹膜组织,形成粘连性角膜白斑,与虹膜进一步粘连,可能堵塞房角,房水流出受阻使眼压升高,引起继发性青光眼;

  • 角膜溃疡、穿孔形成角膜瘘,极易发生眼内感染,可致全眼球萎缩而失明。

病因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病因是什么?

病因就是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

  • HSV 是一种 DNA 病毒,人是唯一宿主。分为 HSV-1 和 HSV-2 型,嘴部和口唇感染多为 HSV-1 型,少数为 HSV-2 型。

  • 三叉神经任何一支支配区的皮肤、粘膜等靶组织的原发性 HSV 感染均可导致 HSV 潜伏在三叉神经节的神经元。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感冒等发热性疾病、全身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时,潜伏的病毒激活,活化的病毒在三叉神经内逆轴浆流移行到达角膜上皮细胞,引起 HSK 复发。

单纯疱疹病毒会传染吗?单纯疱疹病毒是怎么传染的?

会传染。通过皮肤、粘膜接触可传染。

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哪些病史对医生下诊断很重要?

既往反复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病史、免疫能力低下者如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药物或免疫抑制剂等药物使用史,免疫缺陷性疾病病史,发热史、劳累史。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诊断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 角膜上皮刮片:发现多核巨细胞;

  • 角膜病灶:分离到单纯疱疹病毒;

  • 免疫荧光电镜、单克隆抗体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病毒抗原;

  • 血清学:病毒抗体。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细菌、真菌、阿米巴等引起的角膜炎及非感染性角膜炎。

治疗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一般去看哪个科?

眼科,角膜科。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怎么治疗?

治疗目的:抑制病毒在角膜内的复制,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角膜损害。不同类型的 HSK 治疗重点有差异:

  • 上皮型角膜炎:为病毒在上皮内复制增殖、破坏细胞引起,必须给予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活性,才能控制病情。

  • 基质型角膜炎:以机体的免疫性炎症反应为主,因此除抗病毒外,抗炎治疗尤为重要。

  • 内皮型角膜炎:给予抗病毒、抗炎同时,还应采取保护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措施。

  • 营养性角膜病变:处理与神经麻痹性角膜溃疡类似。

药物治疗

  • 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GCV)、阿昔洛韦(GCV)、三氟胸腺嘧啶核苷酸、安西他滨。

  • 急性期每 1~2 小时滴眼 1 次,晚上涂抗病毒药眼膏。

  • 病情严重、多次复发或角膜移植术后者需口服 ACV、GCV 等抗病毒药物,用药时间一般不少于 2 周。

  • 由免疫反应引起的盘状角膜炎,可使用激素,必须联合使用抗病毒药物。

  • 有虹膜睫状体炎时要及时使用阿托品眼药水或眼膏扩瞳。

手术治疗

  • 已穿孔的可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对于 HSK 痊愈后形成的角膜瘢痕明显影响视力者,穿透性角膜移植是复明的有效手段。

预防复发

  • 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容易复发,约 1/3 复发者出现在原发感染 2 年内。

  • 在医生严格指导下,可口服 ACV ,具体剂量时间因病情而异,通常 400 mg,2 次/天,口服数月乃至一年,可降低 HSK 复发率。但是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肾功能,抗病毒药物存在肝肾损伤风险。

  • 使用更昔洛韦、泛昔洛韦和伐昔洛韦口服,也可降低 HSK 复发率。

  • 手术后局部使用激素同时应局部和全身使用抗病毒药物以预防复发。

  • 控制诱发因素对于降低复发率也很重要。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可以完全治好吗?

及时发现,早期诊治,可痊愈。但易反复发作。诊治延误会导致角膜溃疡进一步穿孔等,继发眼内感染,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image

生活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治愈后在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饮食上没有需要特别注意的,健康饮食即可。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生活上要注意什么?

坚持健康的饮食方式,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

预防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反复发作如何预防?

  • 锻炼身体,提高免疫力,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 口服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更昔洛韦等;

  • 控制诱发因素:如发热、劳累、避免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药物。

参考资料
· 沈洪兵,齐秀英. 眼科学[M]. 第 9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 刘家琦,李凤鸣. 实用眼科学[M]. 第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