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胰腺疾病
就诊科室:内分泌科
词条作者
田建卿

田建卿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赵汝星

赵汝星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9年02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内分泌胰腺疾病是什么疾病?

胰腺「身兼两职」,兼有外分泌和内分泌两份「工作」。
胰腺外分泌的「工作」主要是分泌消化酶,作用就是把吃进去的食物消化成可以被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
胰腺内分泌的「工作」主要是分泌激素,比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和胰多肽等,调节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这些吸收后的营养物质在身体里的贮存和代谢等。
如果胰腺内分泌的激素出现问题(如激素分泌减少或是增多),或是这些激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如激素反应异常),就会导致身体营养稳态的失衡,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低血糖、糖尿病及其他代谢异常,这些疾病统称之为内分泌胰腺疾病。

内分泌胰腺疾病包括哪些疾病?

包括糖尿病及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素瘤、胰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胃泌素瘤等。

症状

内分泌胰腺疾病会有哪些表现?

  • 高血糖的「三多一少」的症状: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舒适的症状,只是在体检、做手术之前化验血糖发现增高而诊断糖尿病。

  • 低血糖的 Whipple 三联征:① 低血糖发作时出现心慌、手抖、出冷汗、饥饿感,甚至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② 测血糖低于 2.8 mmol/L;③ 进食后症状明显缓解。

  • 消化性溃疡的症状:如腹痛、黑便。内分泌胰腺疾病导致的消化性溃疡,表现出难治性、多发性、反复发作的特点。

  • 皮炎或皮疹:常常为不明原因的近期发作。

  • 腹泻:以水样泻为主。

  • 皮肤潮红:呈现阵发性。

  • 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如持续性、难以纠正的高血钙、低血钾、碱中毒等。

  • 胆囊结石。

病因

内分泌胰腺疾病的病因是什么?

总体来说内分泌胰腺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
2 型糖尿病可能与遗传和后天环境有一定的关系。
而胰腺内分泌肿瘤多病因不明确。目前的研究发现,有不少肿瘤与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有关系,也有不少肿瘤是生殖细胞的基因突变(可以在家系遗传)引起。

内分泌胰腺疾病会传染吗?

内分泌胰腺疾病不会传染。

诊断

内分泌胰腺疾病如何诊断?

内分泌胰腺疾病最常见的当属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作用减弱(医学上常常称之为「胰岛素敏感性减低」或「胰岛素抵抗」)导致的血糖增高。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可能没有任何不舒适的症状,只是在体检、做手术之前化验血糖发现增高而被发现。少数糖尿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等所谓「三多一少」的症状。
除糖尿病以外,内分泌胰腺疾病还包含胰腺内分泌肿瘤,这些疾病发病很隐匿,常常不能一眼看出,容易延误诊断或漏诊。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者,均应考虑胰腺内分泌疾病的可能:

  • 空腹低血糖;
  • 多发性、复发性或难治性消化性溃疡;
  • 不能解释的皮疹;
  • 无其他疾病能够解释的腹泻;
  • 无其他原因能够解释的营养吸收不良;
  • 老年人近期发生糖尿病且无家族史;
  •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高钙血症、低钾血症、碱中毒或阵发性皮肤潮红;
  • 上述一项或几项伴有胆石症者。

内分泌胰腺疾病诊断需要做哪些检查?

内分泌胰腺疾病主要是造成激素分泌的异常,因此检查主要是针对相关激素水平进行的,这也称之为「定性诊断」。此外,对于内分泌胰腺疾病中的肿瘤性疾病,还需要借助一些影像学检查来寻找肿瘤的位置,这又称之为「定位诊断」。具体检查包括:

  • 胰岛素释放试验:主要用来评价胰岛 β 细胞功能及帮助糖尿病分型。

  • 胰岛素释放指数:主要用来分析空腹低血糖病因,用于胰岛素瘤的诊断。

  • 胃泌素测定及激发试验:用于胃泌素瘤的诊断。

  • 胰高血糖素测定:用于胰高血糖素瘤的诊断。

  • 舒血管肠肽测定:用于血管活性肠肽瘤的诊断。

  •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测定:用于生长抑素瘤的诊断。

  • B 超、内镜超声、CT、核磁共振、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受体闪烁扫描术或正电子扫描术 PET:用于定位疾病病灶,以及用来确定是否存在转移病灶。

  • 选择性动脉造影:用于胰岛素瘤、胃泌素瘤和胰高血糖素瘤的定位诊断。

治疗

内分泌胰腺疾病要去看哪个科?

内分泌胰腺疾病常常需要多个科室协作共同来治疗。首先建议就诊内分泌科,以明确疾病诊断,如需手术治疗,则转至普通外科进行手术治疗。

内分泌胰腺疾病能自己好吗?

内分泌胰腺疾病自己不会好,一经诊断,应该积极接受治疗。

内分泌胰腺疾病怎么治疗?

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是用于调控激素分泌和改善症状。

  • 针对激素分泌不足:如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作用缺陷导致的高血糖,可以在饮食和运动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病情使用调控血糖的药物(即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 针对激素分泌过多:如胃泌素瘤导致的胃酸分泌过多,可选用 H2 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如,埃索美拉唑)来抑制胃酸分泌;如胰岛素瘤导致的胰岛素分泌过多,可使用二氮嗪抑制胰岛素分泌;如因血管活性肠肽瘤、胃泌素瘤、生长抑素瘤引起的腹泻,可以使用肠氯分泌抑制剂来缓解;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思他宁等,可用于治疗除生长抑素瘤以外的大多数内分泌胰腺瘤;部分内分泌胰腺肿瘤也可以采用化疗,如链佐星用于恶性胰岛素瘤,氮烯唑胺对于胰高血糖素瘤和舒血管活性肠肽瘤有一定疗效。

手术治疗主要是用于控制激素分泌过多所导致的症状,以及控制肿瘤生长和扩散。

  • 一旦诊断明确,病灶定位清楚,应尽早手术摘除病灶。对于没有转移的小病灶可以采用腹腔镜下切除术治疗,创伤小,恢复快。

image

生活

内分泌胰腺疾病的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什么?

  •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病情控制十分重要,包括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起居、戒烟限酒等。

  • 对于胰岛素瘤患者来说,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过软过烂等吸收过快的食物,有利于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预防

内分泌胰腺疾病怎么预防?

内分泌胰腺疾病大多发病原因不明确,没有很好的预防手段。
但 2 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特别是对于有糖尿病家族史、体重超重、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的人群。通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规律起居、戒烟限酒、保持合理体重,可有效预防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可直接点击查看「2型糖尿病」,进一步了解详情。

参考资料
· 廖二元. 内分泌代谢病学(第3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044-1079.
· 陈灏珠, 林果为, 王吉耀. 实用内科学(第14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1275-1277.
· 郭晓蕙. 基础与临床内分泌(第7版)[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637-742.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