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地方性甲状腺肿是由于外界环境碘缺乏或过量,导致身体碘摄入量不足或过多,造成的甲状腺肿大,可伴或不伴甲状腺功能异常。
它的发生与环境中的碘含量有关,它的分布有「地方性」的特点(即某些地区发病率特别高),故称之地方性甲状腺肿。
一般分为两种,即缺碘引起的低碘性甲状腺肿和碘过量引起的高碘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大是主要表现,有的可以摸到结节。随着甲状腺的增大,可出现压迫症状:
低碘性甲状腺肿还会出现心慌、手抖、多汗、体重下降、容易饥饿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状,也有患者表现出怕冷、乏力、倦怠、便秘、水肿、脱发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状;孕期患病还可导致宝宝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聋哑及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
高碘性甲状腺肿可增加罹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的风险,表现同上。
怀孕女性和小儿如罹患低碘性甲状腺肿,会影响到小儿的智力及生长发育,危害严重。
女性在怀孕期间的缺碘,会导致宝宝出生后智力障碍,这是不可逆转的。
小儿在出生后才发生的低碘性甲状腺肿,若及早进行治疗,对于智力改善有较大帮助。
包括碘摄入不足和碘摄入过量两种病因。
偏僻、边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往往缺碘,居住于此的人容易患上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而石油产区、地势低的内陆地区以及沿海地区则是高碘地区,居住于此的人常常碘摄入过量,容易患上高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超声,尿碘。
尿碘检查可选择随机尿样检测,也就是说,可在任意时间留下尿液送检。如果是留取 24 小时的尿样进行检测,则可以在首次晨尿排出后再开始采集尿样,至第二日同样时段的首次晨尿。
本病容易和桥本甲状腺炎、Graves 病、中枢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疾病混淆。医生根据疾病的不同表现及相关检查,可进行鉴别。
内分泌科。
有。补碘后,原来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可能发生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但是都可以通过对症治疗及时纠正。补碘的益处要大于其风险。
需要。
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者在开始药物治疗后,至少每个月检查一次甲状腺功能,甲状腺功能稳定后可延长监测频率。服用抗甲状腺药物者还需要定期监测肝功能和血常规。
甲状腺超声每 3~6 个月复查一次。
尿碘也要定期复查,如 15 天~1 个月检查一次。
部分患者可以治愈。病程长的严重患者,其肿大的甲状腺可能无法复原,同时需要药物(如左甲状腺素)长期治疗。
治疗后,甲状腺功能如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可以正常生育。
不会。
可以。
非怀孕的普通人群可以通过食用碘盐预防低碘性甲状腺肿。
计划怀孕、已经怀孕及哺乳期的女性,除了正常饮食外,每天还需要额外补碘 150 微克(µg)。补碘形式以碘化钾为宜(或者含相同剂量碘化钾的复合维生素),计划怀孕时可以提前 3 个月补充。也要注意按时复诊,防止补碘过量。
处于高碘地区的人群则要限制含碘食物及药物的摄入,来预防高碘性甲状腺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