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龙振昼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动物咬伤在全球都很常见,在低、中等收入国家,动物咬伤是狂犬病的重要传播途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咬伤是狗咬伤( 60%~90% ),其他包括猫咬伤( 5%~20% )、人咬伤( 2%~3% )以及其他动物咬伤等。
急诊科。
狂犬病暴露是指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是否患有狂犬病的宿主动物主要是狗咬伤、抓伤、舔舐粘膜或者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粘膜直接接触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按照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将狂犬病暴露分为三级:
被猫抓伤主要有以下风险:
以下这些状态的狗,不要靠近,因为狗可能不喜欢被人打搅,如果有人靠近它们、吵着它们了,它们可能就会误以为人们要抢它们的食物或要伤害它们,就有可能发脾气:
医生首先会对伤口进行清洁和消毒。根据伤口的大小和部位,看伤口是否需要缝合。
此外,根据具体的临床情况,医生可能会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有些被咬伤的患者还需要需注射破伤风疫苗或者乙肝疫苗。
要分情况看: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进行 10 天观察法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必要条件。必须对咬人动物的平时状况非常了解,而且能够保证密切观察,一旦动物出现异常能够及时发现的前提下才可以实施。自家猫狗连续两年都打了狂犬疫苗,这种状况可以先观察,又或者,虽然没有接种过疫苗,但是有充分理由认为动物不可能感染狂犬病。
而被人咬了之后不一定要打疫苗。如果咬人的人是狂犬病患者,则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正常健康的人是不携带狂犬病毒的,所以被正常人咬伤不需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初期治疗后的患者应按照医生要求在 48~72 小时内再次评估伤口状态。
狂犬病是一种主要通过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伤而感染的病毒性疾病。人类也可能从没有接种狂犬病疫苗的狗和猫处感染狂犬病。
犬类是最容易传播狂犬病的动物,因为大多数的狗并未注射狂犬病疫苗。
目前还没有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病例都会死亡。虽然狂犬病患者的预后较差,但通过恰当的伤口处理和咬伤后预防通常能够预防发病。
我们先了解一下暴露分级,根据暴露性质和严重程度,暴露分为三级。被猫狗抓伤、咬伤,我们可以先对照着这份暴露分级,判断自己的情况,再决定要不要打狂犬疫苗。
图片来源: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 版)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首次 Ⅲ 级暴露者、患有严重免疫缺陷、长期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头面部暴露的 Ⅲ 级暴露者除了接种狂犬病疫苗,还要接种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刻开始,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 7 天内也可使用。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