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2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膈疝是一种发育异常。腹部的肠管、肝脏、脾脏等脏器从膈肌的缺口上移至胸腔的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往往合并肺发育的异常。胎儿期由于肺部不承担呼吸的功能,所以胎儿可以正常发育(除了肺)。但当新生儿出生后,发育不良的肺部无法满足身体的呼吸需要,很快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容易出现生命危险。严重的膈疝,需要尽快手术来拯救孩子的生命。
先天性膈疝的生存率在 50% 左右,在高水平医院(三级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存活率高,可达 70%~92%。因为约有 35% 的活产膈疝婴儿在达到能够进行手术治疗的医院之前就已经死亡。
先天性膈疝的严重程度主要看残留肺发育的程度。如果保有较多有功能的肺组织,那么手术治疗后效果会比较好。如果新生儿合并其他畸形,或者肺组织纤维化、肺动脉高压,那么患者的生存率则会下降低。
先天性膈疝经过手术治疗后,可以将腹部的肠管、肝脏、脾脏等脏器放回腹腔。封闭膈肌的裂口。但是残留的肺部分功能不能通过手术恢复,可能会存留有肺发育不良、肺动脉高压等后遗症。
发生率约为 1/2200 活产婴儿。产前彩超可以发现先天性膈疝,约有 40%~50% 的先天性膈疝合并其他器官发育异常。10%~20% 的先天性膈疝合并有染色体异常。
孩子出生时或出生后的几小时内即可出现急性严重的呼吸窘迫,可见孩子气喘吁吁,哭声低弱,不响亮,像小猫叫,哭不出来,像在哼唧。脸色发紫发黑。这些症状随着时间延长会逐渐加重。严重的情况时孩子会全身发紫,不哭不动,这种情况不及时处理会有生命危险。
这两种情况都是造成先天性膈疝的原因。虽然 50% 以上的膈疝合并其他发育畸形。但目前没有一个单独的遗传基因位点控制。认为先天性膈疝是多基因和/或多因子遗传性疾病。
母孕期接受抗癫痫药物、奎宁、沙利度胺可能是引起膈疝的高风险因素。
先天性膈疝的孩子往往没有家族史,散发多见。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不会一定同时出现膈疝。和孩子的遗传基因和宫内生长发育环境均有关系。
需要拍胸片、胸腔彩超、心脏彩超、胸部CT,了解胸腔内结构的情况。血气分析、血常规、生化。
先天性膈疝需要住院治疗,医师会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负责安排联系相关检查。如果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则以尽快的有效治疗为主。不能因为检查而耽误治疗时间。
合并症或并发症越多,孩子的病情越重。可能合并或并发先天性心脏病、染色体异常、肺发育不良、持续肺动脉高压、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等疾病。
此外,先天性膈疝行修补术后,早期可并发出血,乳糜胸和补片感染,晚期可出现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疝、脊柱或胸壁异常、胃肠道疾病及神经系统后遗症等,其中最严重的并发症为复发性肺动脉高压,可危及患儿生命。
新生儿外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科 NICU、小儿外科,儿科。
需要在新生儿外科和新生儿监护室联合进行综合的治疗。
需要复查定期复查,评估孩子的发育情况。出院后一般是一个月复查一次,包括体检,如果有必要,可能会有拍片检查。
膈疝修补可能会采取直接缝合和补片修补两种方式。都有可能出现一定几率的再次膈疝的情况,发生几率在 20% 左右。如果再次出现膈疝,需要二次手术。
新生儿优先母乳喂养即可。实在没有母乳不得己才给予奶粉替代。
先天性膈疝是先天的发育不良,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隔膜不能正常闭合的原因未知,可能跟隔和其他躯体结构形成期间,遗传性或环境性影响有关。
目前证据支持可能受环境因素影响而触发,部分病例存在维生素 A 缺乏症,或与使用沙利度胺、抗癫痫药和奎宁相关。
所以妊娠期规范产检、注意用药安全、均衡营养,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先天性膈疝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