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蜇伤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胥伶杰

胥伶杰急诊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蜂蜇伤是什么?

蜂蜇伤是指蜂类昆虫的尾部毒刺蜇入皮肤后,将含有的多种生物介质和抗原性物质注入人体内,轻则引起局部反应,重则抗原物质进入体内引起免疫反应,诱发全身症状。

常见的蜂蜇伤为蜜蜂蜇伤、黄蜂蜇伤及被蜂群蜇伤。

症状

蜂蜇伤会出现哪些局部表现?

人体被蜜蜂蜇伤后,产生的症状轻重取决于蜂毒的量、注毒的部位、个人敏感性、生理和心理状态等。几只蜜蜂蜇伤后局部红肿、疼痛、瘙痒,少数有水疱或皮肤坏死,仅有局部反应可无需担心和治疗,数小时后可自行消失。

部分患者可见毒刺残留,可能继发局部细菌感染、化脓。特殊部位蛰伤可导致严重后果(如眼部、口腔等)。

蜂蜇伤后可能出现哪些全身症状?

蜂蜇伤引起的全身症状一般不甚明显,但被群蜂多处蜇伤时症状较重,可迅速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症状,包括:

  • 皮肤表现(广泛红斑、瘙痒、荨麻疹);
  • 消化系统表现(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等);
  • 血管性水肿(咽喉部水肿,上气道梗阻等);
  • 呼吸系统表现(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等);
  • 循环系统表现(低血压、休克,甚至心脏骤停)等。

蜂蜇伤后还会对人体产生哪些危害?

毒蜂为生物毒素,除含有蚁酸等物质外,含有多种生物介质和抗原性物质。

蜜蜂毒汁呈酸性,内含组胺,神经毒素,溶血毒素,肥大细胞脱粒肽等,单个蜜蜂蜇伤很少引起全身症状,仅有轻微局部症状,无需特殊处理;黄蜂毒汁呈碱性,毒性更强,除含有组胺外,还含有 5- 羟色胺、缓激肽、胆碱酯酶、透明质酸等。

蜂群或黄蜂蜇伤,则可能引起全身症状;更甚者毒素造成横纹肌溶解,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严重肝功能损害,发生休克,溶血等。

另外磷脂酶和透明质酸等作为重要的过敏原可在体内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蜂毒过敏者被蜂蜇后,可出现速发型变态反应,导致过敏性休克。

需要紧急处理。群蜂蜇伤多属临床重症,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如不及时治疗,常可在几天内死亡。

病因

蜂蜇伤的病因是什么?

顾名思义,蜂蜇伤的病因就是偶然的蜂类的攻击蜇伤,既包括单个蜂的蜇伤,也包括成群蜂的蜇伤。

诊断

蜂蜇伤应怎样诊断?

诊断蜂蜇伤,应依据病史+症状+体征患者须有蜂类昆虫蛰伤史,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瘙痒,也可有发热、头痛、呕吐、腹痛、烦躁等全身中毒症状。

蜂毒过敏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色潮红,大片红疹等过敏反应症状。部分患者皮损处可见毒刺;蜇伤局部红肿,少数有水疱或皮肤坏死;重度患者可出现肌肉痉挛、昏迷。

蜂蜇伤患者应做哪些检查?

  • 全身反应重或过敏反应者可能会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需测量转氨酶,总胆红素( TBIL ),BUN、Cr 等水平,行肝功能检查以监测肝功能;

  • 可能会损害多器官功能,需做肝肾功能,心血管功能等监测;

  • 蜂蜇伤患者严重可能会影响体内血细胞数量比例以及凝血功能,需做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以检测白细胞( WBC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水平、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 )等水平等;

  • 有时还需要查心肌酶谱对心肌功能进行监测。

及时准确的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判断器官损伤的范围和程度,为采取及时有效治疗措施提供依据。

蜂蜇伤应与哪些其他疾病相区分?

本病仅需要结合病史即能确诊,无需特殊鉴别。有时需与其他毒物蜇伤鉴别,但通过病史可明确诊断。蜂蜇伤过敏引发的荨麻疹可能需与其他原因造成的荨麻疹相鉴别,也可通过详细的病史鉴别。

蜂蜇伤什么情况下需要就诊?

被蜂蜇伤后,应尽可能将毒刺拔出或挑出,若无明显不适可休息观察数小时;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诊:

  • 若感皮肤红肿疼痛明显,可至皮肤科就诊;

  • 若自觉有恶心,头晕等过敏症状,或全身多处被蛰,出现过敏反应的早期征象如胸闷,呼吸困难,面色潮红,弥漫性的荨麻疹等时一定要及时就近至急诊科接受抗过敏治疗,以防发生过敏性休克或喉头水肿气道阻塞救治不及时死亡。

  • 出现严重的全身反应,生命体征不稳定,器官功能障碍等重症患者应尽早住院治疗。

治疗

蜂蜇伤后有死亡风险吗?

通常,单个蜜蜂蜇伤很少引起全身症状,仅有轻微局部症状,无需特殊处理;但部分对蜂毒高敏感的人,在被一只蜂蜇伤后也可立即出现速发型变态反应,表现为弥漫性的荨麻疹、喉头水肿、哮喘、甚至支气管痉挛,重者可因过敏性休克、窒息而死亡。

蜂蜇伤患者为非过敏体质的人,或仅有局部反应的伤者应如何处理?

对蜂毒非过敏体质的人,被几只蜜蜂蜇伤一般仅出现局部反应,故可只进行局部处理。

  • 立即将毒刺用黏性大的胶带拔除或者用针、刀片等挑出,但不要挤压蜇伤处,以免将毒刺中残余的毒液挤出,加重中毒反应。

  • 蜜蜂蜂毒汁为酸性,用浓肥皂水或小苏打水稀释后涂抹伤口,中和酸性毒液。

  • 黄蜂蜂毒为弱碱性,局部可用食醋,醋酸等酸性溶液擦洗伤处。或用清水彻底冲洗。伤处可用季得胜蛇药调敷。另外冰敷对减轻局部反应有效。

蜂蜇伤患者为过敏体质者或全身反应明显的伤者应如何处理?

被虎头蜂等一些毒蜂或蜂群所蜇伤,或者对蜂毒过敏引起全身反应或过敏反应则要紧急采取抗过敏治疗:

  • 严重过敏反应者应立即给予 0.1% 肾上腺素 0.3~0.5 mg(儿童 0.01 mg/kg,不超过 0.3 mg )皮下或肌肉注射;如无效或已出现循环衰竭,应静脉给药。

  • 抗阻胺类药物;

  • 糖皮质激素;

此外,还需要维护重要脏器功能、对症支持治疗。如给予血液净化治疗:血液透析串联血液灌流,此外,血浆置换能清除体内已与血浆蛋白结合的毒素,对于重度毒蜂蛰伤患者可考虑使用。

蜂蜇伤会引起哪些其他疾病?

  • 全身症状明显者部分在入院早期即出现急性溶血、急性肾功能衰竭,表现为酱油色尿,血尿,少尿等;

  • 全身反应如果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导致机体器官如肝肾、凝血系统和心肌组织等广泛受损,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

  • 蜂毒过敏者被蜂蜇后如抗过敏治疗不及时也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而死亡等。

image

生活

蜂蜇伤后生活中应注意什么?

  • 被蜇伤后,调整心理,既不要麻痹大意,也不要过分的焦虑不安、恐惧。

  • 清淡饮食,忌食辛辣刺激,多喝水,保持大便通畅,便于排毒。

  • 皮肤护理需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 避免抓挠、挤压患处皮肤等,减少出血或感染。

预防

蜂蜇伤的预后怎样判断?

预后取决于毒蜂的种类、数量、受损器官数量及受损严重程度,一般被蜜蜂蜇后数小时局部反应消失,则预后较好;

  • 若患者被黄蜂或蜂群蜇伤,且随后出现弥漫性皮疹、呼吸节律异常、咽喉不适等过敏症状,若延误治疗,则预后常不良。

  • 蜂群围攻或蜂毒过敏者应及时防治多器官衰竭,以免全身反应持续加重可能会导致肝肾损害、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影响,最终心脏、呼吸麻痹而死亡。

  • 早期抗过敏治疗均可改善患者预后,若过敏反应处理不及时可能出现喉头水肿等导致死亡。

蜂蜇伤怎样避免?

  • 夏秋季是胡蜂活动较多的季节,多分布在野外植物茂盛的区域,到郊外游玩或去野外工作,要穿长袖衣裤。

  • 不要在蜂群附近摆放饮料、酒、化妆品,以免胡蜂聚集。

  • 如与蜂群相遇应尽快躲避,不要主动拍打和驱赶。

  • 被胡蜂攻击,不要逃跑和拍打,应伏在地上,用衣服护住全身尤其做好头面部的保护。

  • 如有胡蜂停留在肢体上,应轻轻抖落,切勿拍打以免惊扰而遭受攻击。

  • 非专业人员不要触动蜂巢。发现附近或自家屋檐筑有胡蜂窝,应及时寻求有关部门处理。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