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朱榕妇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4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潮热是因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体温调控失衡而出现的一类主观症状,可为围绝经期正常生理表现,也可因性腺切除或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与体内啡肽、儿茶酚胺及性激素等水平异常有关。
典型表现为面部及颈部皮肤发红,常伴有烘热感、焦虑、心悸等症状,也可有大汗淋漓、畏寒或寒战的表现。
潮热最初表现为体表温度增高,随后中心温度下降,总得效应并非累积体热的释放,而是体热释放机制失常,大多情况下,潮热面部或者胸部开始发生,随后蔓延至全身,有的人发作时可见到明显的面部潮红。
潮热的发作时间也是很固定的,多在午后,发病的时间也不是很长,一般在 20~30 分钟之内。发作次数不定,可一天出现几次,也可一周出现几次,甚至每个小时都有可能出现。而天气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可以加重潮热的发作。
潮热患者也有可能在经历一些情绪困扰,在关注症状缓解的同时,别忘了好好照顾自己的情绪。可以通过冥想、运动等生活方式的改变来改善情绪,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帮助自己解决情绪困扰。另外,家人和朋友的理解与关爱对患者情绪恢复也有很大帮助。
潮热是一类主观症状,好发于更年期人群、性腺切除及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患者,一般情况下机体会逐渐自我调整而出现新的稳态,潮热表现便可自行消失。若潮热可通过降低室内温度、合理减少衣物、调整情绪、合理饮食、适当锻炼等方法予以缓解,则不必服药治疗。
如果因为潮热症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应及时去医院普通内科,妇科或男科就诊。部分中年男女遇到潮热出汗的问题,如排除更年期因素或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还应及时去精神科或心理科就诊。
潮热的病因学十分复杂,可能与性激素、儿茶酚胺、内啡肽及其他神经递质相互作用,使得下丘脑体温调控中枢功能失常有关。
围绝经期潮热十分常见:更年期人群性腺功能下降,雌激素、睾酮分泌水平降低且不稳定,从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内分泌紊乱而出现潮热。
性腺切除可引起潮热:潮热的发生与循环中雌激素水平降低关系密切,70% 睾丸切除的男性可出现潮热,绝经妇女或双侧卵巢切除的妇女体内雌激素迅速下降,潮热迅速产生,产后妇女雌激素低下也更易出现潮热,雌激素替代治疗可有效缓解潮热症状,也说明潮热与雌激素水平降低有密切关系。
避孕药服用不当可引起潮热:部分采用口服避孕药避孕的女性因服药不规律,或在连续或序贯服用避孕药中突然停服,也可能出现潮热,调整服药剂量后多能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