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词条作者
张文娟

张文娟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吴晓昇

吴晓昇呼吸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0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0月25日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什么病?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睡眠呼吸障碍疾病。正常情况下,人在睡觉的时候,空气会以正常的节奏从鼻腔和(或)口腔进入,穿过咽喉,进入肺部提供氧气,并通过同样的途径反向呼出气体。

而如果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睡眠过程中这种正常的呼吸会出现一阵阵的暂停,并且睡眠质量差,第二天白天精神不好、嗜睡,从而影响一个人白天的精神状态和日常活动,并从多方面影响整体健康。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从发生原因上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及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中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多[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得病的人多吗?

多。

本病普通人群患病率为 5%[2],中年以上人群达 20%~40%[2]。即在普通人群中,每 100 个人约有 5 个人患有本病,而在中年以上人群中,每 100 个人就有 20~40 个人患有本病。据估计我国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超过 4000 万[2]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哪几种类型?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三类: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表现患者睡眠时打鼾与呼吸暂停间歇交替发作,严重者出现窒息后憋醒,进而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感,第二天白天感觉嗜睡和困倦[1]

  2.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睡眠时打鼾不明显或不打鼾,但可出现睡不着、睡不踏实、易觉醒等表现,第二天起床有头痛、精神困乏之感[1]

  3.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兼有以上两种分型的症状。

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通常有哪些常见表现?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主要症状是睡眠打鼾并且伴有鼾声间歇和呼吸暂停,睡眠质量下降。严重者可出现窒息后憋醒,有心慌、胸闷或心前区不适感。睡醒后仍然感觉疲劳,白天嗜睡。

有些患者可能自己感觉不到任何症状,比如如果一个人长期独自睡觉,没有床伴,就可能不会意识到自己打不打鼾,而疲劳和白天嗜睡也可能被认为是工作太累了或者年纪大了,所以有很多人其实已经有了典型的症状但自己不知道。

此外,其他的常见症状还包括夜尿增多、晨起头痛和口干、白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焦虑或者抑郁等等[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造成哪些严重后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以引起间歇性低血氧、睡眠结构紊乱,这种长期的慢性缺氧可以导致全身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引起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2 型糖尿病等;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心力衰竭、脑卒中(俗称「脑中风」)、呼吸衰竭等危险情况[1]

病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不同类型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生的原因不同:

  1.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主要原因是患者存在上呼吸道特别是鼻、咽部狭窄的病理基础,如肥胖、鼻部疾患(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鼻咽部肿瘤)、扁桃体肥大、软腭松弛、舌体肥大等。在此基础上,由于睡眠时软组织松弛、舌根后坠等原因,吸气时软腭、舌坠入咽腔紧贴咽后壁,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引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2.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多由神经系统或运动系统的病变,如血管栓塞引起的脊髓病变、脊髓灰质炎、脑炎枕骨大孔发育畸形、家族性自主神经异常等,引起中枢呼吸功能异常。

  3. 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兼有以上两种原因[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凡是能够引起呼吸道变窄、影响气流通过的因素都可能引起睡眠时通气不良、呼吸暂停和缺氧,导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常见的危险因素主要有:

  1. 年龄的增加:本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七十岁后随年龄增长患病率趋于稳定。

  2. 性别因素:女性绝经前的患病率显著低于男性,但绝经后二者的患病率无显著差异。

  3. 肥胖:肥胖致口咽部黏膜下脂肪沉积,特别是在软腭水平,加剧上呼吸道阻塞。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当 BMI (即身体质量指数,常用于计算人的胖瘦程度以评估健康状况。计算方式为 BMI = 体重 ÷ 身高2)和一些体重相关指标(比如颈围、腰臀比)超过正常范围 20% 及以上(如 BMI ≥ 28 kg/m2),本病患病率会升高。

  4. 先天性上气道结构异常:先天性颈短、颅面畸形、下颌畸形等均可使咽腔的正常解剖发生改变,造成上呼吸道狭窄,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5. 饮酒或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这些物质可以使上气道软组织变得更加松弛、容易塌陷,呼吸道更狭窄,且使得呼吸动力不足,更容易出现呼吸暂停,并延长呼吸暂停的时间。

  6. 吸烟:吸烟可能增加患本病的风险,或者至少会加重原有症状。

  7. 其他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疾病:主要有脑血管疾病、充血性心衰、甲状腺功能低下、肢端肥大症、声带麻痹、脑肿瘤、神经肌肉疾病、咽喉反流、胃食管反流、压迫大气道的上纵隔肿物等。在这些疾病状态下,各种原因可以引起或加重呼吸道阻力,从而引起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有哪些常见的好发人群?

  1.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最常见于肥胖人群,尤其是脖子较粗、臀围较大的向心性肥胖的人群更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2. 总体而言,男性比女性容易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但女性绝经后的患病率与男性无明显差异。
  3. 中老年人也是本病的高发人群。
  4. 先天性颈短、颅面畸形、下颌畸形等人群,更易发生上呼吸道阻塞,因此患病风险更高。
  5. 平时有长期吸烟、饮酒习惯的人或经常服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的人也是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风险人群。
  6. 另外本病还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家庭成员中如有本病患者,其他成员的患病风险可能升高。这可能与遗传因素、共同的生活习惯有关,比如遗传因素可能使得一家人更易出现先天性颈短、颅面畸形、下颌畸形等外貌特点,或者共同的生活习惯使得一家人中超重的人比较多,等等[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或加重?

仰卧位睡眠、睡前饮酒或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等,会使当晚睡眠过程中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明显增加,程度也会加重。

诊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需要做哪些检查?

  1. 病史采集:医生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史、尤其是睡眠病史,往往会询问患者「打鼾的情况」「是否观察到有呼吸暂停现象」「每 7 小时睡眠中,呼吸暂停现象大约发生多少次」「睡眠质量如何,夜尿多吗」「是否存在憋气或窒息现象」「第二天精神状态如何」等问题。

  2. 体格检查:如果怀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医生会为我们做全面的体格检查,看有没有容易引起本病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比如需要根据身高、体重来计算 BMI(即身体质量指数,常用于计算人的胖瘦程度以评估健康状况。计算方式为 BMI = 体重 ÷ 身高2),从而判断是否超重;测量颈围、臀围、腰围,计算腰臀比,看是不是属于向心性肥胖;测量血压、心率,检查心脏、肺部;其他还需要检查颌面部的形态,看有没有下颌短小、鼻腔狭窄、咽腔狭窄等影响通气的因素。

  3. 睡眠监测:多导睡眠监测(PSG)是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了解病情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检查的过程主要就是在身上放置一些检测电极,跟做心电图有点像,只不过要带着这些电极在医院的睡眠监测室睡一晚。
    有的人症状不是很严重,也没有其他的伴随疾病比如高血压、心脏病,还可以选择做睡眠中心外睡眠监测(OCST),检测仪器比较便携,可以在家中完成检查。

  4. 其他辅助检查:明确诊断后,还可能需要做进一步的其他检查如肺功能检查、鼻咽喉内窥镜检查、头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食管测压等等,但这些检查不是每个患者都必须全部做,需要由专业的医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做上述检查有什么用?

  1. 初步的全面体格检查主要有两个作用:

    • 一方面是为了发现那些具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危险因素的人,从而对这些人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后续的检查和评估;
    • 另一方面是通过综合评价身体状态,为后期治疗提供方向,比如向心性肥胖的患者还需要把减肥纳入治疗方案,而有着明显鼻腔狭窄、咽腔狭窄的人则很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2. 多导睡眠监测是确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并评估严重程度的最重要的检查。该检查还可以帮助发现引起通气不良的原因。

  3. 肺功能检查、鼻咽喉内窥镜检查、头颅 CT 检查、食道测压等等其他检查的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去明确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因。例如:肺功能检查可以了解呼吸道通畅程度及肺容量大小等,鼻咽喉内窥镜检查可以明确或排除鼻腔结构的畸形。这些检查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了方向,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及初步预估治疗效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做多导睡眠监测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各项检查中,多导睡眠监测是最为重要的。由于检查的特殊性,在做这个检查之前,负责检查的医务人员会详细跟患者交代一些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监测当天,需要提前几个小时到达睡眠监测室,提前熟悉和适应环境,使在监测室的睡眠能够充分反映平时的睡眠情况,而不至于因陌生环境而受影响。
  2. 监测当天不能服用镇静催眠药物,也不能饮酒、喝咖啡、喝可乐、喝茶等等,以免额外的镇静或兴奋作用影响监测的准确性。
  3. 监测当天白天尽量少睡觉,从而保证夜间睡眠质量。
  4. 夜间习惯起夜的人,入睡前尽量少喝水,避免起夜引起睡眠中断。
  5. 监测前洗头洗澡,男性需要剃干净胡须。不要使用化妆品。避免影响监测电极的敏感性。
  6. 有些医疗机构会提供监测时穿的睡衣,但大多数情况下患者要穿自己的睡衣。睡衣要选择从前面可以解开的样式,以便安放监测电极。
  7. 监测前避免剧烈运动,并保持精神情绪稳定,以免影响睡眠。
  8. 避免在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做睡眠监测,以免因感染造成上呼吸道阻塞,影响监测结果。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容易和哪些疾病混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容易跟同样有打鼾或睡眠质量不好的其他疾病相混淆,主要有单纯鼾症、睡眠相关肺泡低通气、肥胖低通气综合征、发作性睡病、不宁腿综合征和周期性腿动、惊恐发作、药物或其他物质所致的失眠或思睡等等[3]

治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怎么治疗?

由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一种全身性的综合征,因此也需要采取综合性治疗,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改善通气、缓解缺氧,从而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治疗方法主要有:

  1. 病因治疗:
    如果有明确的引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使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加重的基础疾病,要针对性的治疗这些疾病,去除病因。

  2. 一般治疗:

    • 超重(BMI ≥ 24 kg/m2)或肥胖(BMI ≥ 28 kg/m2)的患者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科学减重;
    • 戒烟戒酒,并尽量避免使用镇静催眠类药物,如果因为某些特殊疾病必须使用的,要跟医生充分讨论用药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利弊;
    • 采取合理体位睡姿,如侧卧位睡眠有助于改善打鼾的症状。
  3. 非手术疗法: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 )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首选一线治疗手段,指患者睡眠时,通过鼻塞、鼻口鼻面罩等无创伤的方式将呼吸机与其相连,进行辅助机械通气,以缓解呼吸暂停的方法。对于无法接受长期使用 NPPV 的患者,可以在口腔科医师评估和指导下使用口腔矫治器。

  4. 手术疗法:
    通常手术不宜作为本病的初始治疗手段,仅适合于手术确实可解除上气道阻塞且身体耐受手术的患者,如因鼻甲肥大、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引起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3]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的手术方式有哪些?

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鼻腔手术、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手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软腭植入术、舌根及舌骨手术、舌下神经刺激治疗、牵引成骨术、单颌手术或双颌前移术、减重手术、气管切开术等。

由于每个患者通气不良的原因和气道结构不同,需要由专业的睡眠医学专家进行综合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手术方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后要注意什么?

主要是按照医嘱定期复查。

除了不同手术方式特有的术后护理外,手术伤口痊愈后,患者仍然有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通气不良和缺氧,而由于此时原有症状明显减轻,尤其打鼾症状明显减轻,这时的通气不良和缺氧往往可能被忽视。因此术后仍然需要定期返回医疗机构随访复查。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否彻底治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很难彻底治愈。本病是一种需要长期、多学科管理的慢性病,即使通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获得了明显改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态的改变和其他疾病状况的出现,可能会再次出现诱发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因素。因此一旦确诊,需要长期、规律的到专业医疗机构随访,并持续注意避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高危因素。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不会复发?

有可能复发。

根据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治疗效果和复发的情况也不同。

  1. 单纯靠减重来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一旦体重反弹病情极有可能复发;
  2. 无创气道正压通气(NPPV)的疗效持久而稳定,但不是适用于所有患者;
  3. 常用的手术方式,术后也均有一定的复发率;
  4. 有一个例外是气管切开术,手术成功率几乎是 100%,并且术后护理得当的话几乎不复发,但由于该术式对患者造成的创伤非常大,且可能继发感染、出血等等,主要用做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其他所有治疗无效时的最后一步治疗手段。

此外,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态的改变,罹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也增高,所以本病的复发几乎是必然的,因此需要长期关注及重视。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要去看哪个科?

  1. 患者可首选至呼吸内科就诊。

  2. 因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病变引发本病的,可选择耳鼻喉科就诊。

  3. 因睡眠中憋气或窒息以致口唇发绀(皮肤或黏膜因缺氧而呈紫色)时,应至急诊科就诊。

image

生活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在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1. 生活中主要注意控制体重,避免超重,避免吸烟饮酒。
  2. 积极治疗原有的鼻腔、咽喉等上呼吸道疾病及其他可能引起本病的基础疾病。
  3. 如果有类似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症状要及时就诊。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家人应该注意什么?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的症状往往是由家人首先发现的,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打鼾,而睡眠过程中即使出现短暂的呼吸暂停、憋气甚至憋醒,如果这个人当时很快又睡着了,很可能就不会记得这件事了。实际上许多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都不知道他们在睡眠中有不正常的呼吸,大多数病人都低估了自己的病情。

因此,如果发现自己的家人有明显打鼾、睡眠中呼吸异常等等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特征性症状,或有白天嗜睡、精神不振、情绪喜怒无常等其他的情况,尤其对于体重超重的人,要及时提醒他们去就诊。

预防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能否预防?

虽然暂时没有有效的手段能够彻底避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生,但避免超重或肥胖,避免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可以尽量降低罹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