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涉痛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牵涉痛是什么?

当身体内部的一些器官,如内脏、肠道等发生病变时,病变内脏所在的部位,并没有特别的感觉,或难以分辨痛感来自什么地方;但是,体表一些未受伤的特定区域反而会出现疼痛,或感觉过敏(如太阳光变得刺眼,常见的声音变得刺耳等),这种现象称之为牵涉痛。

牵涉痛有什么特点?

  • 疼痛大多不是特别剧烈。
  • 疼痛的部位通常较深。
  • 按压疼痛部位的肌肉和皮肤,一般没有特别不舒服的感觉。
  • 疼痛有时候会时隐时现。

牵涉痛还常常会伴随哪些症状?

  • 恶心、呕吐。
  • 紧张或者焦虑。
  • 出汗增多等。

牵涉痛和哪些器官有关?

主要是肠道和内脏器官,如肺、心脏、肝脏、肾脏、阑尾等。

牵涉痛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出现牵涉痛,多是在提醒我们,要警惕内脏病变。

与身体表面相比,身体内部器官的感觉神经要少很多,对痛觉不敏感。

所以,当这些器官出问题时,自身的感觉不明显,疼痛位置也比较模糊,但在相应的体表,则会表现出明显的痛感。

牵涉痛是怎么发生的?

牵涉痛发生的原因,目前并不是很明确。

比较常见的理论假说认为:

内脏的痛觉传入神经和相应体表的痛觉传入神经,会在脊髓的同一水平汇合后,再传入大脑。

当内脏传入神经向大脑传递痛觉时,会与来自体表的感觉神经汇合,导致大脑并分不清疼痛究竟来自哪里。

由于体表更易受到外界刺激,我们日常感觉到的大部分疼痛,都来自于体表,所以大脑也会惯性的把内脏传过来的痛觉,误判为是来自皮肤,也就产生了所谓的「牵涉痛」。

缓解方式

牵涉痛要怎么治疗?

牵涉痛只是一种表现,弄清楚引发牵涉痛的原因,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牵涉痛出现时可以自己吃药或热敷压一压吗?

应分情况而定。

  1. 病因不清

    在还没有搞清引发牵涉痛的具体原因的情况下,盲目冷、热敷或者自己吃止痛药,虽然可以帮助缓解症状,但也容易掩盖真实的病情,延误诊断和治疗。

    因此,当症状反复出现、且疼痛难忍的时候,应该先去医院进行检查,尤其是本来就有原发疾病的患者,更要提高警惕。

  2. 病因明确

    如果病因已经明确,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药物。

    • 一般的疼痛,非麻醉性止疼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就可缓解;
    • 疼痛较为严重时,可使用人工合成止痛药(如哌替啶);
    • 癌症或其他疾病引起的严重牵涉痛,可根据需要,使用成瘾性较弱的麻醉性药物(如吗啡)。

    患者出现牵涉痛的时候,应放松心情。可听听喜欢的音乐,来辅助放松、转移注意力;或者进行深呼吸,将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呼气的过程中,也可减轻疼痛。

image

就诊判断

牵涉痛总是反复在腹部出现,应该去哪些科室就诊?

普外科或者消化内科。

牵涉痛出现时需要做哪些检查?

  • 体格检查,也就是医生用手进行检查,来辅助诊断;简便易操作,在临床较常用。比如胆囊炎时,医生会用力按压患者的胆囊点,此时患者深吸气就会感到疼痛、而突然屏住呼吸,这就是所谓的「墨菲斯征阳性」,提示胆囊存在病变。
  • B 超。B 超能帮助诊断病变位置,辅助医生确诊原发病。
  • 抽血。血液检查中白细胞、淋巴细胞计数的多少,可帮助判断是否有感染。
潜在疾病

牵涉痛就是阑尾炎的表现吗?

不一定。

阑尾炎早期,常表现为肚脐周围或右上腹疼痛,平躺或站立时更明显。随着疾病的发展,疼痛会转移至右下腹,这就是医学上常说的「转移性右下腹痛」。

阑尾炎,确实是牵涉痛比较典型、且常见的一个病因,但并不意味着,出现牵涉痛就是阑尾炎。

牵涉痛还可能提示哪些疾病?

  • 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脏病急性发作前,心脏所在的位置并没有明显的异样感觉,反而是心前区、左肩、左臂内侧、或者左侧颈部疼痛,有的患者甚至会出现「牙痛」。

    这些看似与心脏不相关的疼痛,其实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救助。

    不过,左肩、颈部等处的疼痛,还需与原发疾病,如肩周炎、淋巴结炎等引发的疼痛相鉴别。

  • 胆囊炎。胆囊炎症时,在相应的体表位置疼痛不是很明显,而是表现为右侧肩膀疼痛。如果近期没有右肩及附近骨骼肌肉拉伤,就可以往胆囊炎上考虑。

  • 胰腺炎及胃、十二指肠溃疡。此类消化系统相关炎症,常会在「后背」产生牵涉痛。

  • 肾结石等。一般会引起腹股沟(即大腿根)疼痛,或者叩击后背腰部时,出现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