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呕血是什么?

呕血是指血液从口腔呕出[1],多因疾病导致,呕血的颜色呈暗红色、紫红色或棕褐色呈咖啡渣样,无泡沫,可能会伴有食物残渣以及胃酸等。

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憩室炎、食管癌、消化性溃疡、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胃癌等。常见的全身性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肝硬化、流行性出血热、血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

呕血还会伴随哪些症状一起出现?

呕血也可以单独出现,也可伴随以下症状出现:

  • 伴腹痛:慢性上腹痛,可反复发作,有一定的周期性、节律性,多提示消化性溃疡的发生[1];中老年人,慢性上腹痛,疼痛无明显规律性并伴有厌食、消瘦或贫血者,应警惕胃癌;
  • 伴肝脾肿大:可伴随脾肿大、 提示肝硬化[1];肝区疼痛,肝大,质地坚硬,表面凸凹不平或有结节者多为肝癌;
  • 伴黄疸:若伴有黄疸、发热以及全身皮肤黏膜出血者,可能是由某些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比如败血症等。伴发热、寒战以及右上腹绞痛,可能是由胆道疾病引起的;
  • 伴皮肤黏膜出血:常会与血液疾病以及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有关;
  • 伴头晕、口渴、黑矇、冷汗:可提示血容量不常见足,可见失血性休克[1]
  • 伴黑便:如果伴有黑便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引起的。
缓解方式

呕血如何缓解?

少量呕血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要及时戒烟戒酒,避免损伤胃肠道黏膜。
  • 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 若大量出血需要做抗休克、迅速补充血容量的措施:
  • 卧床并且保持呼吸顺畅,若存在窒息感可吸氧。
  • 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输液或输血[1]

呕血患者日常需要注意什么?

  • 保持口腔清洁:因呕血会污染口腔,有利于细菌在口腔繁殖,所以要经常用温水漱口。
  • 随时观察患者的状况,如果发生呼吸不畅、意识模糊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急性期患者,要禁食。呕血停止后可吃一些流食,比如粥、米汤等。同时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image

就诊判断

呕血患者什么情况下应前往医院就诊?

若出现少量呕血的情况,需要到医院及时就诊。

若出现大量呕血的情况,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呕血患者去医院一般要挂什么科室?

消化内科。
若患者出现大量呕血的情况,需要到急诊科就诊。

呕血患者需要做哪些检查?

需要根据患者呕血的表现、病史以及以下检查综合诊断:

  • 血常规和隐血试验:经常规内镜检查(包括胃镜和结肠镜)不能明确病因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出血可分为隐性出血和显性出血,前者表现为反复的缺铁性贫血和粪隐血试验阳性,而后者则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血便等肉眼可见的出血。
  • 胃镜:可观察到食管、胃、十二指肠降段,判断出出血的部位,确定 90% 的出血病因,是检查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最好方法[2]
  • 影像学检查:X 线钡餐造影有助于发现内镜检查未能发现的病灶以及有出血倾向的消化道动脉[3]
  • 对于内镜发现的病灶,凡疑有恶性病变,只要情况许可,应进行活组织检查以明确病灶性质。
潜在疾病

呕血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引起呕血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消化性溃疡、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以及上消化道肿瘤[3]

  • 食管疾病:比如食管损伤、食管溃疡、食管癌、食管憩室炎、食管贲门黏膜撕裂伤以及主动脉瘤破入食管等[3]
  • 胃十二指肠疾病:比如息肉、胃间质瘤、血管瘤、异物、胆道术后损伤等[3]
  • 全身性疾病:其病变可扩散到整个消化道,比如血友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行紫癜、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等[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