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力下降
就诊科室:耳鼻咽喉科
词条作者
曾小丽

曾小丽过敏反应科主治医师

审核专家
袁先道

袁先道耳鼻咽喉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1月0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听力下降是什么?有什么表现?

听力下降,临床上将听力下降称为「耳聋」,是听觉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导致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由一些相关疾病引起的症状。

耳部结构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可以把耳内的结构想象成经过精密连接的机械,声音经机械传导转化成信号传入大脑。有些因素能影响声音从外耳传导到内耳,就会导致听力下降。这些因素包括感染、中毒、遗传、肿瘤、自身健康状况、环境等。

听力下降可以是一只耳朵听不见,也可以是两只耳朵都听不见。听力下降可以是短期内突然发生,也可以是长期的缓慢听力下降。听力下降还可伴有耳鸣、耳闷塞感、耳痛、耳溢脓、眩晕等症状。

缓解方式

听力下降可以恢复吗?

听力下降一般由医生根据病情采取综合治疗。大多数听力下降都需要治疗,以使听力恢复或提高,或减缓听力进一步下降,若听力下降程度较轻,不影响日常生活,可不治疗,但应就诊完善检查,明确听力下降程度,排除其它疾病,再决定是需要治疗。

听力下降需要做什么检查?

  • 耳常规检查,如窥耳器、电耳镜检查等。

  • 各种听力检查(如言语测听、音叉试验、电测听、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等)。

  • 声导抗、镫骨肌反射等相关检查。

  • 耳、鼻内镜检查。

  • 影像学检查(如 CT、磁共振)。

  • 若伴有眩晕,可能需要进行眼震电图、冷热试验等前庭功能检查。

  • 病理检查。若发现肿物,可能需要取小块组织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肿物的性质。

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选取一种或几种检查。

听力下降怎样预防和保健?

  • 锻炼身体,作息规律,劳逸结合,预防感冒。

  • 健康饮食,营养均衡。

  • 注意调节心理健康。

  • 避免噪音环境,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

  • 不随便挖耳。

  • 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若有耳聋病史,就诊开药时应向医生说明。

  •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如鼻炎、糖尿病、高血压等。

image

就诊判断

听力下降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

出现以下情况时,都有可能是听力下降,出现了听力下降就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 难以明白他人的言语,尤其是在噪杂背景下;

  • 耳部感染引致耳痛和耳分泌物;

  • 经常要求对方重覆指令或对话内容;

  • 耳鸣、耳痛等;

  • 说话声量比平常大;

  • 眩晕和失去平衡;

  • 不愿参与对话。

潜在疾病

听力下降可能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据 WHO 的估计,全世界目前有 5.38 亿人听力损失患者,听力损失可分成 3 种类型:

  •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包括内耳,耳蜗或听神经性原因。

  • 传导性听力损失,包括可以使从外部到内耳的声音减少的任何原因。例如:耵聍栓塞、中耳积液或听骨链固定(听骨没有运动)。

  • 混合性听力损失,是指传导性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结合。

各类型听力下降原因不尽相同,可能包括:

  • 外耳性因素:先天性外耳道闭锁或狭窄、外耳道炎(细菌、真菌感染等)、骨折等引起的外耳创伤、肿瘤(如外耳道鳞状细胞癌、骨瘤、良性息肉等)、耵聍阻塞等。

  • 中耳因素:咽鼓管功能障碍、中耳炎、胆脂瘤、鼓膜穿孔、潜水等引起的中耳气压损伤等;

  • 内耳性因素:先天性耳蜗畸形、老年性耳聋、病毒性耳蜗炎、梅尼埃病、过度噪音暴露、医源性因素(手术创伤、四环素等药物所致等)、脑血管意外等神经因素所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