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颤
就诊科室:神经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生活
预防
就诊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震颤是什么?

震颤指的是一种有节律的、不自主的、呈交替性的摆动动作,可在头面部、声带、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 [1]

震颤有哪些类型?

震颤目前在医学界的分类有较多种,按照 2018 年国际运动障碍协会的共识,按病因学可分为遗传性震颤、获得性震颤、特发性震颤三类 [2]
image

症状

震颤有哪些常见的表现?

震颤根据病因不同有不同的表现,一般常见的表现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 在患者保持坐姿且没有任何自主动作的静止状态时,头面部、声带、躯干、四肢等部位出现快速、轻微的抖动。

  2. 患者处于站立或运动状态,伴有运动迟缓、肌肉僵硬、姿势和步态异常、动作不对称、后退无力等。

  3. 患者在肢体抵抗某个坚硬的固定物体时肌肉收缩导致的用力部位出现快速抖动,例如攥紧拳头、搬运重物时。

  4. 患者在进行精细动作时出现快速抖动,比如:书写、弹钢琴、进食等。

  5. 患者在接近运动目标时出现快速抖动,如想要拿书阅读,手越接近书,手的抖动越明显。

有部分因疾病或接触了药物、毒物导致震颤的患者还可表现出心慌、多汗等其它不适。

病因

震颤有哪些病因?

震颤的病因主要包括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遗传因素、接触了药物和毒物等。

  1. 生理性因素。主要是由紧张和焦虑等心理因素引起的,患者可以通过相应的心理咨询缓解自身的紧张情绪,在日常生活中避免受到刺激,症状会逐渐缓解。

  2. 病理性因素。如果患者长时间不自主震颤,比较常见的是得了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典型的症状是静止性震颤,发生在疾病早期,会累及单侧上下肢,然后逐渐发展为双侧,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诊断。还有可能是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进行脑 CT 和甲状腺功能检查。

  3. 遗传因素。一般认为原发性震颤与遗传因素有关 [3]。震颤具有遗传性,在家族中存在震颤患者,其后代患病的概率较家族中没有震颤患者的高。

  4. 接触了药物、毒物。如服用了丙戊酸钠(主要用于癫痫治疗)、胃复安(止吐药,脑部创伤和手术后常用)、胺碘酮(心律失常药)、丁苯那嗪(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等药物或接触了汞、锰、一氧化碳等毒物。

震颤有哪些危害?

震颤是否对人有危害,要根据病因判断。

  1. 因生理性因素导致的震颤一般没有危害,在紧张、焦虑的心理因素或寒冷、疲劳的身体因素解除后,震颤便不会出现。

  2. 因病理性因素导致的震颤会对人有危害。常见的病理性震颤一般有小脑慢性损伤、肌张力增高、继发其它疾病等。

    (1)小脑慢性损伤:对于引起震颤的中风、肿瘤、多发性硬化等疾病会对小脑造成慢性损害。

    (2)肌张力增高:对于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颤会导致患者肌肉张力增高,造成姿势和步态异常等,继而影响运动功能 [4]

    (3)继发其它疾病:如因甲状腺功能亢进也会导致震颤,除了伴有突眼、多汗、体重减轻等身体症状让患者不适外,未加科学治疗还可导致甲亢性心脏病、骨质疏松等疾病发病。

  3. 因遗传因素导致的震颤一般由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

    (1)症状不严重。如果患者的症状比较轻微,可能会因手颤抖而影响书写和绘画。吃饭的时候,因为震颤,使用勺子和筷子不灵活,影响进食,不能从事驾驶等精细活动。

    (2)症状比较严重。由于震颤时间长,症状严重,日常生活将受到明显限制。由于肢体和言语的震颤,如穿衣、上厕所、洗澡、体育活动、言语交流等,患者会产生自卑感,不愿意与外界和人交流。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障碍,严重者或会出现焦虑和抑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接触了药物、毒物导致的震颤具有危害性。这种震颤往往是神经受影响或受损伤所致的,严重可致命。

诊断

震颤需要在哪个科室就诊?

震颤一般可以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突发震颤伴随严重不适症状可挂急诊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病因再进行后续检查。

震颤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

震颤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就医,要先考虑震颤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1. 因生理性因素导致的震颤一般在刺激因素解除后便会消失,这种震颤无需就医。如刺激因素解除后仍存在震颤甚至震颤情况更为严重,则需及时就医以诊断其它原因。

  2. 因病理性导致的震颤需要及时就医。比如本身确诊有疾病,一发生震颤就必须立马就医,以防短时间内病情恶化。此时患者或会出现精神状态异常、意识模糊等危急症状,就医应挂急诊科。

  3. 因遗传性因素导致的震颤,即没有任何生理刺激、没有接触药物毒物、本身没有存在任何疾病出现震颤,比如出现手握物体抖动以及头部摇晃摆动,影响精细动作,甚至运动的稳定性丧失,运动方向与目标偏离等情况就需就医确诊病因。

  4. 因药物、毒物造成的震颤,比如出现震颤前吃过某些药物、接触了某些有毒物质都需要立即就医。患者或可伴随心慌、出汗等其它不适症状,应马上就医以防病情突然恶化危及生命。

诊断震颤需要做什么检查?

震颤的检查因人而异,需要接诊医生根据症状判断做哪些检查。

如疑似遗传因素导致震颤医生会安排其进行脑 CT、核磁共振、脑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它原因的震颤;

震颤伴有典型帕金森病症状者,医生会安排其进行脑 MRI 扫描;

突发震颤病情严重需急救者,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温、血压、心率、呼吸的检查,以获知其生命体征。

治疗

震颤需要治疗吗?

震颤是否需要治疗根据病因来判断。
image

image

生活

震颤患者生活上有哪些注意事项?

震颤患者生活上需要注意调整饮食、改善不良情绪、调整生活方式、加强锻炼。

  1. 调整饮食。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可以多吃一些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食物,如芹菜、洋葱。同时还可以多吃谷类食物、高蛋白食物,比如豆浆、鸡蛋、牛奶等,还应限制高脂肪、高热量和高糖食品,尤其是油炸食品。

  2. 改善不良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保持心情愉快,避免情绪过于激动。

  3. 调整生活方式。饮酒不能治疗疾病,反而会加重症状,建议患者严格禁酒。为了方便使用日常生活必要物品,建议患者日常必要物品应放置在方便取用的位置。

  4. 加强锻炼。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应注意尽可能进行一些体育锻炼,如太极拳、体操、慢跑等。

预防

震颤能预防吗?如何预防?

震颤的预防根据病因不同有不同的预防方式。

image

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