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区疼痛
就诊科室:呼吸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肝区疼痛是什么?

肝位于右上腹,胸廓右下方,紧靠膈肌,肝区疼痛就是指右上腹周围疼痛[1]

肝区疼痛可能与肝脏、胆囊、肺、胸膜、肋骨等器官有关,很有可能是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胆囊炎、消化道寄生虫病等),也可能是胸肺部病变(肋骨骨折、胸腔积液、气胸、肺炎、肺癌等),有时也可能是过度劳累所致。

缓解方式

肝区疼痛如何缓解?

  • 若平时无其他身体疾病,症状发作前段时间睡眠不足或剧烈运动,可怀疑由劳累引起的疼痛,应及时休息;若休息无法缓解,需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 患者常有腹部不适,可怀疑是消化系统疾病引起的肝区疼痛,一般可采取暂时停止进食,打圈式轻轻按摩右腹的方式缓解;若疼痛剧烈难以缓解应立即就医。
  • 有胸部外伤或咳嗽、胸闷等症状可怀疑是胸肺部疾病引起的肝区疼痛,外伤引起的疼痛可先通过绷带包扎来缓解,若是肝区疼痛伴有胸闷可通过调整呼吸来试图缓解;出现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

肝区疼痛如何治疗?

  • 消化系统疾病:胆囊炎、肝癌等疾病通常需要对病变部位进行切除手术[2];大部分其他疾病如肝炎等,一般选择药物治疗;若为脂肪肝,尤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配合药物治疗(戒烟酒、适当锻炼、不乱用药、合理膳食等)。
  • 胸肺部病变:肺炎、胸膜炎等一般可采用药物治疗;严重肋骨骨折、气胸、肺癌等通常还需要手术治疗[2,3]

image

就诊判断

肝区疼痛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出现以下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 突发高热(39.1 ℃~40 ℃)、寒战、右上腹绞痛,伴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
  • 突发剧烈肝区疼痛、伴虚弱、面色苍白等症状;
  • 突发呼吸困难、胸痛伴咳嗽等症状;
  • 外伤所致胸腹部疼痛伴血压下降、头晕等症状。

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 持续性肝区疼痛不缓解;
  • 厌食、消化不良、右腹隐痛、腹胀、腹泻等;
  • 黄疸、乏力;
  • 咳嗽、胸闷、胸痛。

肝区疼痛去医院一般先挂什么科?

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胸外科、普外科、骨科、急诊科

  • 怀疑消化系统疾病,可去肝胆外科、消化内科就诊;
  • 怀疑呼吸系统疾病,可去呼吸内科、胸外科就诊;
  • 怀疑肋骨、肌肉疼痛者,可去普外科、骨科就诊;
  • 若出现突发严重肝区疼痛应去急诊科立即就诊。

肝区疼痛需要做什么检查?

肝区疼痛可能需要以下检查[2]:

  • 体格检查:检查腹部有无压痛和肿块;检查肝脾大小有无异常;检查皮肤和黏膜有无发黄、蜘蛛痣(痣周围有辐射状的小血管,因此看着像蜘蛛)判断有无肝功能异常;检查呼吸音判断有无肺部疾病的可能;明确肝区疼痛的具体位置。
  •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血红蛋白、中性粒 细胞的数量,若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偏高提示有炎症,血红蛋白偏低则为贫血。
  • 血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若胆红素、血清转氨酶升高,提示肝功能异常,血肌酐、血尿酸升高则提示肾损害。
  • 尿常规:如果出现蛋白尿提示肾功能异常。
  • 便常规:测定消化道有无感染和出血。
  • 免疫学检查:包括病原血清学、肿瘤标志物等检查:若血清学检查结果为阳性,很可能是病毒性肝炎;甲胎蛋白升高则提示有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 凝血功能检查:若凝血酶原检查结果异常,提示肝损伤。
  • 影像学检查:包括胸腹部 CT、胸部 X 线、腹部 B 超、核磁共振检查等项目,可检查肺炎、肺癌、肋骨骨折、气胸和肝硬化、肝癌、胆结石等疾病以及病变的程度。
  • 病理检查:活组织检查可帮助鉴别具体为何种肝病。
潜在疾病

肝区疼痛可能是哪些疾病的症状?

肝区疼痛可能与以下疾病有关[2,3]

  • 肝炎:我国常见的是病毒性肝炎,其中较为常见的为甲肝和乙肝:
  1. 甲肝(HAV):全称甲型病毒性肝炎,由RNA病毒引起的肝炎,一般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起病急,前期表现为发热、畏寒、腹痛等症状,继而出现厌食、乏力、尿色加深、黄疸等症状。
  2. 乙肝(HBV):全称乙型病毒性肝炎,由DNA病毒引起的肝炎,主要经血液、母婴以及性接触等途径传播。急性期症状为乏力、厌食、尿色加深、肝区疼痛,慢性肝炎大多为乏力、腹胀、右上腹隐痛等症状。
  • 脂肪肝:患者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随着病情发展会有乏力、肝区隐痛或上腹胀痛等症状,还可能会出现黄疸、恶心、呕吐等症状。
  • 肝硬化:代偿期(肝功能仍能维持,机体可以调节症状)症状较轻,可能有腹部不适、乏力、腹泻、消化不良等症状;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表现为黄疸、营养不良、贫血、腹腔积液等症状。
  • 肝癌:常表现为持续性肝区疼痛、肝大、黄疸、消瘦、发热、乏力、营养不良等症状。
  • 胆囊结石:小胆石更容易出现症状,表现为消化不良、右上腹疼痛、饱胀可伴有恶心和呕吐等症状。
  • 胆囊炎:急性胆囊炎表现为持续性右上腹疼痛、发热(一般低于 38.5 ℃);慢性胆囊炎患者大多患有胆囊结石,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症状反复发作。
  • 胆道寄生虫病:突发上腹部绞痛,可以为强烈的“钻顶样”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初期一般无发冷、发热等胆道感染症状。
  • 腹膜炎:多表现为持续性的剧烈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脉搏快等症状。
  • 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可能损伤肋间血管,刺破胸膜,损伤临近肺组织,表现为局部疼痛、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
  • 气胸:气体进入胸膜腔压迫肺组织,常起病急骤,表现为胸痛、胸闷可伴有咳嗽,严重时还会呼吸困难。
  • 肺炎:表现为咳嗽、咳痰有时伴有胸痛等症状。
  • 肺癌:以咳嗽、咳痰、咳血和消瘦为主要表现,肿瘤侵犯胸壁时还可引起胸部隐痛。
  • 胸膜炎:常表现为胸闷,多伴有咳嗽和胸痛,胸腔积液过多时还可能引起心悸甚至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