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秋华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龙振昼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4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08日
传染性红斑(Erythema infectiosum,简称 EI)是人细小病毒 B19 感染引起的一种出疹性疾病,表现为两侧面颊部边界清楚的玫瑰色红斑。
它是 6 种常见儿童皮疹之一,这些皮疹按首次被报道的时间顺序命名,传染性红斑 排名第 5,故也称「第 5 病」。
它目前没有特效药,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感染后会自愈,绝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
传染性红斑 常在学龄儿童中暴发,也可偶见于成人。它全年都可发生,发病高峰为冬季和春季。
常见于 4~12 岁儿童。如果怀孕女性发生第 5 病,可给胎儿带来危险,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
有研究发现,抗体的检出率(反映既往感染)随着年龄增长而升高,5 岁以下儿童血清 B19 抗体的比例约为 5%~10%,而成人大概为 40%~60%。这意味着大概 40%~60% 的人会经历一次 B19 病毒的感染。而传染性红斑是 B19 病毒感染常见的表现。
约 25% 的感染者在感染期间完全无症状,而 50% 的感染者仅有不适、肌痛、发热等类似流感的症状,其余 25% 出现 传染性红斑 和 / 或关节痛)。
传染性红斑与传染性皮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前者是病毒感染引起,而后者为真菌感染。
传染性皮炎(contagious dermatitis)又称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为刚果嗜皮菌引起的皮肤疾病,该真菌主要来自于患病的动物。
人的皮肤损伤(比如长期浸渍、搔抓、擦伤、昆虫叮咬等)、接触有嗜皮菌病的动物 2~7 天后,手背、手臂等处皮肤出现多个无痛的脓疱,约 2~5 mm,破溃后留下浅小的红色溃疡,边缘隆起似火山口样,最后出现棕色结痂, 1 周左右后结痂脱落,留下紫红色瘢痕。整个病程大概 14 天自愈。
前驱期的症状轻微,可能会有低热、头痛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咽痛、咳嗽、打喷嚏、肌肉酸痛等)。
这些症状 2~5 天后,可能会出现皮疹和 / 或关节疼痛:
出疹期典型的表现是,面部首先出现皮疹,有一种「被拍击过的面颊」外观(「掌掴脸」),口周相比之下显得偏苍白。皮疹可在躯干部和四肢迅速出现,并且外观呈花边样网状红斑。
典型的皮疹大约 1 周左右消退,但也可在数周期间间断出现,特别是在紧张、运动、日晒、沐浴或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
传染性红斑 常发生于面部,还可在躯干部和四肢出现,仅大约 10% 的 传染性红斑 患儿会出现关节痛。
前驱期的症状轻微,可能会有低热(仅 20% 的患儿会有轻度发热)、头痛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出疹期典型的表现是,面部首先出现皮疹,然后在躯干部和四肢近端(即大腿和上臂)迅速出现,并且外观呈花边样网状红斑。躯干、手掌和足趾较少会有皮疹。
典型的皮疹大约 1 周左右消退,但也可在数周期间间断出现,特别是在紧张、运动、日晒、沐浴或环境湿度发生改变时。
伴有关节痛的病人,一般在 2~4 周左右缓解,部分患者可持续几个月。
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血液系统异常,包括网织红细胞减少、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减少和 / 或血小板减少。极少数有基础血液系统异常的患者(比如镰状细胞贫血或地中海贫血)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贫血,并且需要紧急输血治疗。
极少数 B19 病毒感染者还可能会引起心肌损伤,严重者可致命。
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可能无法清除病毒血症,发生慢性感染,红细胞系统持续受影响,出现慢性严重贫血。此外,慢性感染者易发生系统性坏死性血管炎。
目前认为 B19 病毒是 传染性红斑 的病因。
传染性红斑 常在学龄儿童中暴发,大部分为 4~12 岁儿童,也可偶见于成人。
传染性红斑的传染性其实并不强,有暂时性再生障碍危象的患者反而有高度的传染性。
B19 病毒暴露后 5~10 天有传染性,大概持续 5 天左右。在此期间,患者可能无症状,也可能出现类似流感样的表现。
随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身体产生该病毒的抗体,此时可能出现特异性症状或体征,如关节痛、关节炎和 / 或皮疹。
当患者出现这些临床特征时,就不再具有传染性。
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感染 B19 病毒后,可能出现长时间的感染及传染性。不过,目前尚无这方面的相关研究。
医生在诊断传染性红斑时,主要依据病人的表现,病史、症状典型,即可诊断,一般不需要进行病原检测来进一步确认。
对于平时身体健康、没有基础血液系统异常或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一般不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对于既往有基础血液系统异常或免疫功能异常的患者,则需要做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对于病情严重、临床医生考虑需要明确病原的病人,则要进行抽血检测 B19 病毒的 IgM 抗体、IgG 抗体。
如果有相应的临床表现同时 IgM 抗体阳性,则可确诊。
IgG 抗体一般表明既往的感染,除非双份血清检测证实第二份血清中的抗体滴度有 4 倍以上升高,则提示当前感染。
血清抗体检测在免疫缺陷患者常不可靠,可用 PCR 和核酸杂交方法检测病毒和 DNA。但感染 B19 后,血中可的病毒 DNA 可持续 80~100 周,所以检测结果要结合临床谨慎分析。
IgM 抗体、IgG 抗体、PCR 和核酸检测,这些检查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是否进食都不影响其准确性。
B19 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主要取决于临床表现。
传染性红斑的主要鉴别诊断包括其他感染性皮疹,如幼儿急疹、风疹、麻疹、肠道病毒感染和 A 组链球菌感染。
皮疹的性质和分布以及疫苗接种史和有无其他症状,可以帮助区分这些感染。
伴有疼痛的患者,还要注意鉴别急性类风湿关节炎。除了针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进行特异性的检查,还要注意随访,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在几周后通常不会消退,而 B19 病毒感染的关节症状,几周后通常会自行缓解。
具体鉴别由医生来判断比较合适。
如果是儿童,就诊儿科。如果是成人,则就诊内科或皮肤科。有的医院会有专门的感染科和预防保健科,也都是可以的。
是的,传染性红斑 一般是自愈的,没有什么特效药。
传染性红斑 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以自愈,如果患者有不适症状时,给予对症处理,比如,发热不适时或关节疼痛不适时,给予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来缓解不适。如果皮疹有瘙痒,给予外涂炉甘石洗剂。_x005f
对于有并发症的患者,比如严重贫血者,给予输血,有心肌损害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
普通的 传染性红斑 患者不需要住院,有严重并发症,比如严重血液系统损害或心肌损害的患者,则需要住院处理及观察病情变化。
传染性红斑 没有特效药,如果是轻症,一般不需要用药。
而如果伴有发热不适或关节疼痛不适,那么所用的解热镇痛药(比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不适、血红蛋白轻度下降、肝功能损害等。至于用于缓解皮肤瘙痒的炉甘石洗剂,一般没有什么不良反应;或者少见有皮肤过敏,及时停药即可。
绝大多数患者都会自愈。除非是既往有免疫缺陷的患者,可能无法清除病毒血症,发生慢性感染。
照常饮食,荤素搭配适宜以营养均衡。避免吃平时没吃过的食物或者既往曾经过敏的食物,以免皮疹加重时,不好判断是否还有过敏的因素。
理论上感染早期要注意居家隔离,戴口罩、勤洗手,避免接触孕妇、免疫功能缺陷或血液系统疾病的人,以免把病毒传染给他们而发生严重情况。
但实际上很多人都是出现皮疹症状后才被诊断,而此时其已不具有传染性。
如有发热,注意休息、饮水。如有关节疼痛,则注意避免过多活动。
传染性红斑在病毒血症期需要隔离(即未出现皮疹症状时,但此时往往未能明确病因)。
其后,大多数研究认为,在出现皮疹等症状时,血液里已经没有病毒(病毒血症已缓解),因此被认为此时不再具有传染性,所以此时一般不需要隔离。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无需随访。
如果是伴有关节炎或者既往有免疫功能异常或血液系统疾病的高危患者,则需住院或者门诊随访,具体由面诊医生视病情决定。
已经出现皮疹的患者,一般已不具传染性,可以接触。
但如果孕妇在传染性红斑患者出现皮疹前 15 天内有过接触,则需要担心被交叉感染可能,需密切留意是否有出现相应症状(观察半个月左右),必要时及时就诊评估胎儿情况。
目前没有确切的证据证明 B19 病毒可引起先天性异常,但有流产的风险。
感染 B19 病毒的孕妇,无用药建议,但应定期复诊评估胎儿情况,如发现胎儿确实有异常(比如水肿),则应在具有新生儿重症监护条件的三级医疗机构娩出,以保证有更好的医疗条件来救治被感染的新生儿。
如孕期评估胎儿严重贫血,还需考虑给予宫内输血以提高胎儿存活率。
注意保证其充分的休息及饮食营养均衡,以对抗病毒。
传染性红斑可以通过平时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少触摸面部、眼、口、鼻,少去人多密集的地方,尤其冬春季节疾病高发期,减少接触生病的人的机会来预防。另外,不要和其他人共享食物、饮料和餐具。
传染性红斑的病毒感染后身体会存在相关的抗体,可以保护身体避免再次感染,一般不会复发。
目前没有什么很好的医疗手段,可以防止 E传染性红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尽量好好休息、饮食保证营养,以保持良好的免疫状态,来对抗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