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睿妇产科医师
孙瑜妇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27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1日
孕期腹泻是指女性在孕期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 > 3 次/d),粪便质地稀薄,水分增加,又称孕期「拉肚子」,是怀孕期间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症状。
孕期腹泻的症状主要包括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里急后重感(有强烈的大便感,但每次都拉不出来或者只能拉出来很少量的不成形粪便)、疲乏无力。部分患者还可伴有恶心、呕吐、肚子疼、发烧等。
孕期腹泻的并发症包括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低血糖、晕厥、少尿等。
孕期腹泻过于严重可因为肠蠕动增加过快、过频间接诱发宫缩,导致胎儿流产、早产等不良结局。对于李斯特菌感染导致的孕妇腹泻还可能引起胎死宫内。
较为严重的腹泻可能会引起宫缩,从而导致胎儿发生流产。
孕期腹泻由于导致身体内水分短时间内大量丢失,所以会出现短时间内的体重下降,是一种正常的表现,一般在全身电解质紊乱纠正、病情缓解或治愈后多可恢复到之前的体重。
孕期腹泻时要避免进食生冷及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烤面包或烤馍片起到收敛的作用,减轻腹泻。对于存在乳糖不耐受的孕妇应减少奶制品的摄入。
除了针对特定的感染或疾病原因,孕期腹泻以口服补液盐(视频)预防脱水为主,其它药物可用可不用,比如益生菌类和保护胃肠道粘膜的药物,常见的有蒙脱石散(视频)和双歧杆菌。
蒙脱石散在治疗腹泻的同时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不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是可以服用的。
孕期腹泻由于在不同程度上会伴有钠离子、钾离子等电解质的丢失,喝温盐水可以间接补充钠离子和水分,但由于盐水中只含有钠离子,且浓度不好把握。所以推荐药店专门配制好的口服补液盐,更合适腹泻补液用。
孕期腹泻用药应遵循对母胎安全的原则进行,不能吃对孕妇及胎儿有明确损害的药物,主要是 FDA 推荐用药中 A 类和 B 类之外的药物。
一般因为饮食不当或药物性原因解除后多可自愈,比如食用过多刺激性食物或者乳糖不耐受或者维生素引起的腹泻在改变膳食结构、停用维生素或减少奶制品的摄入后大多可以自己好。
孕期腹泻是否需要住院是根据孕妇自身的情况来决定的。单纯的功能性腹泻,且不伴有严重的电解质紊乱、血便、腹痛、呕吐、头晕及头痛、发热等情况时是不需要住院的。但如果是严重的功能性腹泻或器质性腹泻是需要住院对因及对症治疗的。
单纯且不严重的功能性腹泻一般在调整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后的几天内可以恢复,且可以彻底恢复的;但如果病程时间较长且伴有严重的并发症,恢复的时间相对会久一点,具体因人而异。
器质性腹泻的恢复情况则根据疾病本身的严重程度因人而异,炎症性肠病在药物治疗后多可以缓解,但较难彻底恢复。
在饮食上应与平时的饮食一致,尽量食用煮熟的食物,可以减少摄入高纤维、高糖、高脂肪含量的食物。
一些含咖啡因饮料和碳酸饮料、干果、巧克力等可能会加重腹泻,所以也要尽量避免摄入。
孕期腹泻可以吃鸡蛋,但油多的比如煎、炒、炸鸡蛋可以回避一下,可以吃水煮蛋或水蒸蛋,茶叶蛋或加有其他佐料加工的鸡蛋最好也不要吃。
在生活上应注意做到饭前便后勤洗手。保证大便后肛门局部清洁、干燥,以免腹泻次数过多导致局部皮炎及痔疮形成。
根据导致孕期腹泻发生的病因不同,对于孕期腹泻的预防措施建议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孕期腹泻后长痔疮可以局部使用抗炎制剂、止痒制剂及局麻制剂进行保守内科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性痔通常需手术治疗,通常为痔切除术,该手术在孕期是安全的。
孕期腹泻后胃疼考虑胃肠道粘膜受损和胃肠道动力不足所致,可以口服一些改善胃肠道微生态的双歧杆菌和铝碳酸镁保护胃黏膜。
如果在服药后依然没有缓解或者胃疼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对因治疗。
孕期腹泻后肚子胀气考虑胃肠蠕动过快和肠道内产气所致,应该避免食用一些容易产气的食物,如豆浆、牛奶等。
可以吃芹菜、菠菜等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服用双歧杆菌改善胃肠道功能。
孕期腹泻伴随以下症状或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伴有越来越严重的肚子疼、粪便中见到黏液或带血、出现头疼、呕吐次数越来越多以致不能进食、心跳加速、胎动异常(突然变快、变慢或消失)、出现发热(体温在 37.5 ℃以上)、尿量减少、心跳加速。
导致孕期腹泻的原因分为功能性的和非功能性(器质性)的原因,下面分别进行陈述。
(一)功能性的原因
1. 孕期激素水平的改变
妊娠早期孕妇体内雌孕激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在短期内会出现一个娴熟上升的趋势,这些激素的变化会导致包括腹泻在内的一系列早孕反应,但一般程度都比较轻。
2. 孕期维生素摄入
大部分女性在备孕阶段和孕早期会服用一些维生素药片,部分女性在服用维生素之后会出现拉肚子的情况,一般腹泻的程度也是比较轻微的。
3. 饮食结构改变
孕期部分孕妈的食欲会明显增强,有些孕妈会突然喜欢吃辣或口感偏酸的食物,或者食量比孕前增大,可能在一开始会导致胃肠道的不适应,出现腹泻的情况。
4. 孕期乳糖不耐受
有些孕妈在摄入奶或含奶制品后发生腹痛、肠胃气胀及腹泻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乳糖不耐症。这是由小肠乳糖酶水平低引起的乳糖吸收不良导致的,一般在亚洲国家的发生率更高一点。
5. 孕期使用通便药
孕期有些孕妈在出现便秘之后会使用乳果糖、开塞露之类的「润肠药」,由于用量过多或者个体差异的原因,有部分孕妈可能会因为「矫枉过正」而出现腹泻的表现,不过一般都是比较轻微、短暂的,所以也不用太过担心。
6.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慢性功能性胃肠病,主要表现为慢性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的非器质性病变,通常与妊娠期女性胃肠道的适应性减弱和精神心理因素有关。
(二)非功能性的原因
1.不洁饮食导致的病原体感染
孕期由于免疫力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所以在吃了不干净或没有煮熟的食物之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的细菌或其产生的毒素感染胃肠道,造成腹泻。
2. 炎症性肠病
是一类非特异性的慢性肠道性的炎性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表现为肚子疼、拉肚子、血便等临床症状。容易反复发作,在怀孕期间可能会出现原发病的加重,表现为腹泻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