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教清皮肤科医师
陈奇权皮肤科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29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肛周湿疹,又称肛门湿疹,是肛门和/或肛周皮肤的炎症性皮肤病,属于特定部位的湿疹。
病因尚不明确,可能是各种内外部因素(如过敏、其他疾病影响、遗传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表现为丘疹(是一种突出皮肤表面的皮损,直径通常小于一厘米)、丘疱疹(即丘疹顶端存在小水疱),并伴有肛周皮肤剧烈瘙痒。易长期反复发作,出现局部皮肤苔藓样变(即皮肤增厚、变粗糙,皮肤表面纹理呈明显网格状) [1]。
治疗上要避免可疑因素、注意皮肤护理、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经积极规范治疗后,皮损症状可得到有效改善。
肛周湿疹比较常见,发病没有明显的年龄和性别差异 [2]。目前尚缺乏有关肛周湿疹的具体流行病学数据。
湿疹和肛周湿疹是包含关系,肛周湿疹是湿疹的一种类型。
肛周湿疹发生原因、表现形式、疾病特点和治疗方案等方面与其他类型的湿疹有很多共同点。
不过肛周湿疹因为部位特殊,也存在自己的一些特征,比如肛周透气性差、皮肤多褶皱、多潮湿,很容易继发感染,导致病情迁延难愈 [3]。
根据皮损表现,肛周湿疹可分为 [1,4]:
肛周湿疹通常长在肛门和肛周,少数会累及会阴、阴囊、阴蒂或臀部 [2]。
常见的表现是皮疹和瘙痒,具体症状如下 [1]:
如果出现感染,可能会形成脓疱、脓液或者持续渗水,甚至还可出现发热症状。
肛周湿疹通常不会有严重的后果。有时候会对身体或者心理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在群体层面,肛周湿疹可能的病因种类很多,但对个体而言,有时无法确定具体原因。
肛周湿疹属于发生在局部的特殊湿疹,病因和湿疹相似。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由多种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引起 [1,5,6]:
以上因素可能使个体的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或在面对过敏原等刺激物时免疫失调,从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7]。
部分肛周湿疹是过敏引起的,过敏物质可能来自皮肤、胃肠道或者外界。但湿疹病因复杂,有些则不是过敏引起的。
肛周湿疹不是感染,不属于传染病或者性病,没有传染性。
暂无医学证据明确表明肛周湿疹具有遗传性。但如果发病与个人的过敏体质相关,则可能导致后代具有个体易感性,即后代可能因遗传到的基因基础,在环境因素刺激下比一般人更易发生肛周湿疹 [1]。
怀疑肛周湿疹时,需要做体格检查,即医生主要通过肉眼观察皮疹的种类、形态、数目、大小和分布等细节,结合患病情况和医生自身的临床经验进行诊断。
通常不需要做其他抽血化验等检查,除非对诊断没有把握或者皮疹表现提示其他疾病。
如果怀疑有感染,可能需要做涂片镜检和微生物培养与鉴定,当结果显示有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生长时,提示患处已继发感染。如果怀疑其他疾病,可能会做皮肤镜和皮肤活检等检查,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分析皮损形态和组织病理变化,从而做出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和 / 或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
由于同样具有皮肤瘙痒感和皮疹表现,肛周湿疹容易和接触性皮炎、银屑病、神经性皮炎、肛门瘙痒症等混淆。
以上均可通过进一步询问详细病史、体格检查来进行区分,如果症状不典型,也可通过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进行区分。
皮肤科、肛肠外科或者普外科。
通常不容易自己好,容易反复发生,成为慢性。个别时候,如果能够找到并避免明确的病因,比如换掉导致肛周湿疹的肥皂等,就可以自己好。
治疗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避免可疑因素、皮肤护理以及药物治疗。
如果高度怀疑肛周湿疹和痔疮、肛裂、肛瘘等肛周疾病有关,可以考虑同时治疗这些肛周疾病。
部分糖皮质激素药膏、抗真菌药膏等可以在药店购买到,但在未去医院明确诊断前,建议不要自行用药。即便就医后想自行在药店购买药物,也应先咨询医生,然后再购买使用。
肛周湿疹在正确用药后一周左右基本可以有一定的好转,这时可评估治疗方案是不是合理而有效。
出现下列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
肛周湿疹有希望控制住,其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不一定完全消除,目前还无法彻底治愈该病 [8]。总体来说,如果没找到原因或者再次接触病因,则容易复发。
通常建议正常饮食,不需要盲目忌口。盲目忌口可能会降低生活质量,可能会增加心理负担。
但是,如果发现摄入鱼、虾、牛羊肉等食物会诱发或加重皮损,则要注意避免食用这类食物。或者如果平时对金属/合金过敏的话,则可能会因为饮食(包括水)中含有金属元素(主要是镍)而出现过敏。这时需要就医评估,不过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生活中主要需要注意的有这样几点:
避免乱治疗,尤其是尽量避免滥用抗生素、偏方、消字号产品(注意消字号产品属于消毒用品,没有治疗疾病的功效)、长期使用强效或超强效糖皮质激素。
肛周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缺乏特异性预防措施,但有部分预防措施可能有用,例如:
尽量寻找和避免可疑病因,正规就医,在医生协助下使用药物等控制住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