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皮脂腺异位症,又称 Fordyce 病,是由皮脂腺变异和增生引起的一种疾病,具体病因不明,可能与青春期内分泌刺激有关。本病主要表现为无明显隆起、针头大小的黄白色小丘疹,呈群集分布(即成群、密集分布)。皮损常见于口腔黏膜和唇部,也可见于阴茎、龟头、包皮、阴唇等。
本病通常不引起疼痛、瘙痒等不适感,一般也不会恶变,故通常无需治疗 [1]。
对于确有治疗需求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选择物理治疗、放射治疗、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疗效大多较好,仅有少数患者可能残留瘢痕或复发。
常见 [1]。但暂无确切流行病学数据。
皮脂腺异位症皮损的典型特征为孤立的、稍高起的小丘疹,呈黄白色、针头大小,常见于口腔黏膜和唇部,也可见于男性的阴茎、龟头、包皮,女性的大小阴唇处。
一般患者无自觉症状,仅有少数患者皮损局部会有轻度的瘙痒、烧灼感 [2]。
皮脂腺异位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多认为与青春发育期的内分泌刺激有关 [1]。
医生一般根据患者皮损的部位及特征,即可通过视诊做出判断。皮脂腺异位症多见于唇部和口腔黏膜,也可发生于生殖器周围,表现为针头大小、孤立的、稍高起的、黄白色小丘疹。
如皮疹特征不典型、仅靠视诊不能确诊患者可能还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切除患者一小块皮损组织,制成病理切片后送检。医生会根据患者切除的皮损组织是否符合皮脂腺异位症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小而成熟的皮脂腺小叶包绕着皮脂腺导管),从而明确诊断 [4]。
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是一种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其与皮脂腺异位症都可能引起生殖器周围出现皮疹。其中皮脂腺异位症的皮疹为黄白色、针头大小。而尖锐湿疣初期的皮损是单个、多个或成群的淡红色小颗粒,顶端稍尖锐,触之柔软。后期逐渐增多、增大,形态可呈乳头状、菜花状、鸡冠状等,颜色可有白色、粉红色或污灰色。
皮肤科或皮肤性病科。
皮脂腺异位症通常不引起疼痛、瘙痒等不适感,故一般无需治疗。
对于确有治疗需求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选择物理治疗、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1,2]。
物理治疗:
放射治疗
同位素治疗:使用同位素如锶 -90 敷贴,将其贴于患处约 1 周时间,其中的同位素释放出的 β- 射线,可破坏皮脂腺结构,达到治疗的目的。
手术治疗
内镜切除术:主要用于食管的皮脂腺异位。若病变部位体积较大,或患者出现咽痛甚至影响吞咽,可选择在内镜观察指引下,切除病变组织。
皮脂腺异位症一般不需要治疗。接受治疗的患者大多可以获得较好的疗效,少数患者在治疗后可能残留瘢痕或复发 [1]。
患者如果进行了电凝固、冷冻、激光、手术等治疗,术后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选用温和无刺激的护肤品(不含酒精、香精等可能引起皮肤刺激的成分),以免对手术伤口产生刺激引发感染。
如伤口发生红肿、渗血等异常情况,及时就医。
本病患者饮食一般无特殊禁忌,做到荤素搭配、营养均衡即可,尽量避免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物),以避免对皮肤形成刺激,引起炎症。
因皮脂腺异位症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因此尚无可预防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但尽量避免皮脂腺异位症的诱发因素,可能对预防该病的发生有益。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