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小儿内科副主任医师
李卫国小儿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2月23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0日
热性惊厥,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特点是在体温升高的情况下出现抽搐的症状,所以也习惯称「高热惊厥」。
一般在 6 个月到 5 岁的儿童多见。目前认为热性惊厥的发生和孩子自身的遗传特性及特定的病毒感染均有关系。可分为单纯型热性惊厥,和复杂型热性惊厥。
单纯型热性惊厥:
一次抽搐后 24 小时内不复发;
每次抽搐时间短,不超过 15 分钟;
发作类型为全身肌肉僵硬,四肢对称性抽动。
复杂型热性惊厥:
发作时间超过 15 分钟;
抽搐时四肢不对称的抽动,可能只有一侧肢体抽动;
发病后反复抽搐。
其中单纯型多见,预后好。复杂型少见,有一定几率转变为无热抽搐,即癫痫。
大部分可以治愈。
大部分高热惊厥为良性疾病,不对孩子造成远期后遗症。通过药物治疗可以迅速的控制抽搐的过程。少部分高热惊厥的患者反复发作,随着年龄增加存在出现无热抽搐的可能。
不影响孩子的寿命。
不会。
热性惊厥并不会影响孩子的智力,留存神经系统后遗症的机会非常少。英国临床研究统计 381 例热性惊厥的孩子在 10 岁时的学业指标及发育行为指标,并没有发现与健康儿童的差异。
是儿童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
5 岁以下的儿童发生率为 2%~4%。男性儿童更易患病,男女比例为 1.6:1。
孩子在出现发烧的 24 小时之内出现抽搐的情况。
抽搐时存在体温升高。
孩子抽搐可能表现为:双眼上翻或者凝视,不哭,大人呼叫孩子没有反应,口唇青紫,口吐白沫,双手握拳,双腿双手伸直,手脚抖动不停,头后仰,大小便失禁。
以上症状不一定都会出现,最为重要的症状是,孩子抽搐时,目光呆滞,大人呼唤孩子,孩子不哭也没有回应。
体温升高:高热是引起高热惊厥的关键因素,体温超过 38 度以上,是引起抽搐的关键条件。
特定的病毒感染:
并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惊厥,而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孩子持续高热,高热诱发惊厥。
病毒感染的情况下合并高热惊厥的可能性较大。
常见和高热惊厥同时出现的病毒感染有:人疱疹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
遗传的易感性:并不是所有孩子都会在高烧时出现惊厥,而是和孩子自身的遗传物质有关。一般认为出现热性惊厥的孩子在基因层面存在特定的表型。热性惊厥往往有家族聚集现象,一个热性惊厥的病人的亲属同样出现热性惊厥的几率为 10%~20%。
疫苗接种:
热性惊厥可以发生于 6 个月到 5 岁之间,高发年龄为 12 个月到 18 个月。
如果临床诊断高热惊厥,可以什么检查都不做。
但若要进行鉴别诊断,则可能需要做如下检查:血常规、C 反应蛋白(CRP)、头颅 CT 或头颅 MRI、脑电图、脑脊液检查、血生化检查、代谢筛查、细菌培养等。
血常规、CRP、细菌培养:协助判断有无细菌感染的表现。
生化检查:评估全身状态、了解肝肾功能,了解电解质情况。如果生化检查有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做代谢筛查。
头颅 CT、头颅 MRI:了解脑结构的情况,排除发育异常的可能。
脑电图:了解脑功能的情况。
脑脊液检查:如果症状和查体有符合细菌性脑膜炎的表现,需要做脑脊液检查排除细菌性脑膜炎的可能。
如果是复杂型的高热惊厥,可能在孩子年龄增加后转变为无热抽搐也就是癫痫。
惊厥发生时至急诊(儿科)就诊,后续由小儿内科、小儿神经科管理。
热性惊厥如果处于抽搐状态,应使用镇静药物来缓解抽搐。同时寻找发热的原因,控制体温,避免再次出现持续高热。
此外,需评估神经系统的症状,排除细菌性脑膜炎、代谢性疾病引起的抽搐后才能诊断热性惊厥。
当孩子出现热性惊厥抽搐时,家长不要慌乱。绝大部分的高热惊厥引起的抽搐对孩子不会造成损害。应采取以下措施:
解开孩子的衣物,利于散热。
让孩子平躺,头侧向一边,或侧躺,等待抽搐结束即可。大部分情况下,抽搐在 5 分钟内会自行停止。
待孩子清醒后,可以给孩子口服退热药。
因为不知道孩子抽搐究竟会持续多久时间,抽搐超过 5 分钟需要药物干预。所以发现孩子抽搐时,保持冷静,保证孩子安全体位后,呼叫 120,或送往医院。
特别是抽搐 2~3 分钟后仍未停止(因为抽搐超过 5 分钟需要药物干预缓解)的情况;
或者抽搐期间有异常严重的症状(呼吸困难、异物窒息、面色青紫持续加重或反复青紫几次)时。
需要根据抽搐发生地点到达就近医院的时间,及时由旁人驱车、叫车或呼叫 120 送往医院。
不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按压人中、针刺、火烧穴位。
将孩子肢体捆绑。
用大棉被包裹孩子。
用汤勺、木棍、手指等物品硬塞到孩子的嘴里。
这些做法都可能会伤害到孩子,同时对孩子的疾病没有好处。
需要。
出院后应随访复查孩子的发育情况,如果孩子不止一次出现热性惊厥,或者为复杂型高热惊厥,应注意随访脑电图的情况。
食物正常饮食即可。因为热性惊厥与食物品种没有联系。健康均衡的饮食对孩子的身体有益。
生活上无特殊注意事项,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可。
适当户外活动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注意手卫生,勤洗手,预防交叉感染,减少生病发热的机会。
有些证据表明,对于短时间内频繁惊厥发作、发生惊厥持续状态,需止惊药物治疗才能终止发作者或家长极度紧张的患儿,可以推荐在发热期间口服地西泮,可以减少抽搐的概率。
流感季节来临之前,接种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因流感出现高热的机会,也相应降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或缓解秋冬季腹泻,减少肠道病毒感染诱发惊厥。
家庭成员有生病时,注意戴口罩,接触孩子前洗手,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