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钰药剂科副主任药师
曹青刚骨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4日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一种与髋关节发育相关的一系列疾病,包括婴儿外展受限、年幼儿童步态不对称等。
髋关节是一种「球窝关节」:股骨的顶端呈球形,并嵌入髋骨窝(骨盆的一部分)内,故命名如此。
在髋关节发育不良中,关节「窝」部分并没有正常形成。因此,髋关节太过松弛。关节「球」部分可非常容易地滑出关节,如果它完全滑出关节,就称为「脱位」,治疗就称为「复位」。
髋关节发育不良一般发生于婴儿和儿童,发生率大概为 0.1%~0.2%。有研究表明,高达 40% 的新生儿存在髋关节松弛或发育不成熟,但其中有 90% 能够自行改善。
股骨头与髋臼的接触部位。
骨科或矫形外科。
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婴儿中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在学步儿童和年龄更大的儿童中,髋关节发育不良可造成症状,它可让一条腿看上去较短或偏转向一侧,还可造成孩子跛行,即走路时步态不均匀。
另外,青少年活动相关疼痛,以及出现成人骨关节炎都是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特征。
在新生儿期,韧带松弛使正在发育的髋关节易受其他外部机械力如襁褓包裹的影响。如果这外部机械力因素持续存在,可导致髋关节偏心接触。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复位进入髋臼的可能性就更小了,髋关节就出现发育不良改变。如果不积极治疗,到了青少年期会出现活动相关疼痛,到了成年期会出现成人骨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若不治疗,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出现功能残疾逐渐进展、疼痛和加速进展的骨关节炎。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髋臼与股骨头接触异常的结果,包括多种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子宫内和出生后)。
在妊娠后期,髋关节易受一些机械力的影响,使股骨头离开髋臼的中心位置,而限制胎儿活动性的因素(包括胎儿臀位)会加强这类机械力,导致股骨头与髋臼偏心接触。
在新生儿期,韧带松弛使正在发育的髋关节易受其他外部机械力的影响。髋关节处于伸展位置(如襁褓包裹)可导致髋关节偏心接触。
如果这些因素持续存在,那么髋关节异常接触将导致解剖结构改变。随着时间的推移,股骨头复位进入髋臼的可能性就更小了。
女婴、臀先露、羊水过少、一些限制胎儿活动度的情况(比如襁褓包裹)和家族史。
有一定的遗传因素(可能性)。
一般医生会通过以髋关节为中心活动孩子的腿部来检查是否存在髋关节发育不良,同时也会确认双腿外观是否一致且等长。体格检查结果不确定的婴儿或是有危险因素且体格检查正常的婴儿可能会采取可以对身体内部成像的影像学检查用于诊断。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和 X 线。影像学检查可对身体内部成像。
对于 4~6 个月龄以下的婴儿,超声诊断通常是首选方法;年龄在 4~6 个月以上的婴儿使用 X 线平片更适合。
容易与髋内翻相混淆。
髋内翻是股骨颈与股骨干之间的成角小于 120°,导致大转子升高。
不是。有危险因素的患儿比如有家族史的可以告知医生,进行超声筛查,一般情况下在出生时和每次儿童保健就诊时进行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评估。
未经治疗的髋关节发育不良婴儿在出生后不久,随着生理性松弛减轻且股骨头和髋臼的生长, 90% 会变得正常。
只有少数患者需要治疗,这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疾病的严重程度。
2 周以下的婴儿一般不会立即接受治疗,因为髋关节松弛在新生儿中可以是正常的,有时会自行好转。可定期检查,由医生判断该情况是消退了还是持续存在。
针对 2 周到 6 个月大婴儿的治疗通常需要佩戴维持髋关节在原位以使骨骼能正常生长的装置,婴儿通常需要持续佩戴该装置 2~3 个月。
针对 6 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的治疗一般涉及通过操作或手术将髋关节骨骼放回恰当位置。然后,孩子需穿戴 3~4 个月的石膏以维持髋关节在原位。
一般不需要住院,手术患者除外。
6~18 月龄患儿切开复位的主要手术风险包括:再脱位、骨质坏死、感染、瘢痕和关节僵硬等。
18 月龄及以上患儿切开复位的主要手术风险包括:骨质坏死和近端股骨生长障碍、残余发育不良等。
这取决于孩子发病时的年龄及疾病的严重程度。许多患此病的婴儿不会出现长期髋关节问题。部分儿童后来会出现髋关节疼痛或损伤,尤其是在儿童期后期发病者。
移动患儿要做到轻一点,稳一点。
患儿因不适出现哭闹要积极给与安抚。
保持居室空气流通,温湿度适中,床铺清洁、干燥、平整、无皱褶、无渣屑,做好大小便护理及会阴清洁。
预防压疮。
石膏拆除后应按照医生嘱咐帮助患儿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
需要,而且要遵医嘱长期随访。
接受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的患儿应定期进行 X 线摄影检查直至骨骼成熟,以确保髋关节发育正常,并检查有无晚期并发症或后遗症。长期随访的频率由医生决定。
有。比如复发性或残余性发育不良、骨质坏死、骨关节炎,因此要定期随访。
目前没有预防的办法,但可以通过消除危险因素来降低发病,如尽可能为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及下肢自由活动提供足够的空间。
在成功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后多达 20% 的患儿还是会出现残余髋关节发育不良。所以在患儿髋关节稳定且从外科手术中康复以后,推荐每年或每两年进行 1 次随访直至其骨骼成熟,具体随访频率遵从医生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