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什么?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情绪相关的心理疾病,会对一个人的感受、思维方式和行为表现都产生负面影响。抑郁症会让人感受到许多悲伤的情绪,让人对以往喜欢做的活动丧失兴趣。抑郁症还会导致人们的工作能力和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降低。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抑郁症是可以被治疗的。通过治疗,患抑郁症的人能够恢复患病前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抑郁症不是「你就是想多了」「你也太矫情」的情绪,而是自己难以控制低落的情绪,对生活失去了兴趣,觉得什么都没有意义。假如你的朋友或家人被诊断为抑郁症,请不要对此不屑一顾,更不要责怪他 / 她为什么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
在临床上,精神科医生常用抑郁自评量表帮助患者评估抑郁程度,可以点击查看该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若需自测,可点击尝试
抑郁症的患病人数多吗?
多。
抑郁症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率为 4.4 %,在中国为 3.6 %,也就是说全世界每一千 个人里有 44 个人患抑郁症,在中国每一千个人里就有 36 个人患有抑郁症[1]
抑郁症看什么科?
初次就诊建议去综合医院的精神心理科,或专科医院的抑郁症专病科室。
如果医生判断不需要用药治疗的,可以去医院的心理咨询室咨询;有一些城市也有精神卫生中心,这是正规的医疗单位,可以前往咨询就诊。
image
更多

抑郁症有哪些表现?

连续两周以上,出现 5 个以上的下列症状,其中至少 1 项是心境抑郁,或丧失兴趣、丧失愉悦感。
  • 几乎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心境抑郁,既可以是主观反馈(例如感到悲伤、空虚、无望),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例如可表现为流泪,另儿童和青少年,可能表现为心境易激惹)。
  • 几乎每天或每天的大部分时间,对于所有或几乎所有活动的兴趣或乐趣都明显减少(既可以是主观体验,也可以是观察所见)。
  • 在未节食的情况下体重明显减轻,或体重增加(例如,一个月内体重变化超过原体重的5%),或几乎每天食欲都减退或增加(注:儿童则可表现为未达到应增体重)。
  • 几乎每天都失眠或睡眠过多。
  • 几乎每天都表现的坐立不安或迟钝(由他人观察所见,而不仅仅是主观体验)。
  • 几乎每天都疲劳或精力不足。
  • 几乎每天都感到自己毫无价值,或过分的、不适当的感到内疚(可以达到妄想的程度,且并不仅仅是因为患病而自责或内疚)。
  • 几乎每天都存在思考或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减退或犹豫不决(既可以是主观的体验,也可以是他人的观察)。
  • 反复出现死亡的想法(而不仅仅是恐惧死亡),反复出现没有特定计划的自杀意念,或有某种自杀企图,或有某种实施自杀的特定计划。

  •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些症状引起有临床意义的痛苦,或导致社交、职业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损害。
    另外,如果这些症状和某些物质的生理效应或其他躯体疾病相关,则不一定就会被诊断为抑郁症。
    抑郁症会导致肥胖吗?
    可能有一定关系,但不是得了抑郁症就会发生肥胖。
    首先,有些抗抑郁药物,在缓解抑郁症状的同时增进食欲,或造成水肿,导致体形变胖。
    其次,有些患者会出现睡眠紊乱,无论多睡少睡,都容易造成肥胖。
    最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饱腹感延迟,因此容易吃进更多的东西;有些人也会用进食来缓解焦虑、抑郁的情绪。
    通过规律作息、增加运动量以及根据实际情况与医生商议是否可以换药等方法,改善体型。
    抑郁症会影响性功能吗?
    可能会。主要是性欲低下或射精延迟。
    抑郁症的症状之一就是对很多活动失去兴趣,在一部分人中会表现为对于性的兴趣或欲望明显降低。
    有研究发现,有些抗抑郁药的副作用也会导致服用者出现性功能障碍,比较明显的症状是敏感性降低,出现射精延迟等。
    更多

    抑郁症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抑郁症发生的原因很复杂,尚不完全明确,具体来说,可能与生活变故、环境状况、躯体疾病以及遗传因素有关:
  • 生活变故:如丧亲、离婚、失业、失恋、强暴等;
  • 环境状况:如独居,没有朋友的帮助,陌生的新环境,工作生活压力大等;
  • 躯体疾病:如心脏病、癌症、一些长期的慢性疾病、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 遗传因素:遗传是发生抑郁症的重要因素[2]

  • 就如日常的不开心经历一样,抑郁症可能是由明显的原因所致,也可以是无缘无故开始出现的。这些原因可以是一次失恋,一次失望或挫败的经历,或者是突然失去了重要的亲人或财物。通常由多个因素所影响,而这些因素对人的作用也因人而异。
    抑郁症更容易发生在哪些人群中?
    女性似乎比男性更容易感到抑郁[2]。具体原因现在尚不明确。可能与男性比较不愿透露自己的感受,而女性面对更多的压力有关。
    自尊感低、抗压能力弱以及比较悲观的人:此类人群更容易患抑郁症,可能与他们的遗传基因和童年经历有关[2]
    长期大量饮酒者:长期饮酒的人可能会出现抑郁,甚至是自杀的想法。
    抑郁症会遗传吗?会传染吗?
    抑郁症不是遗传性疾病,虽然与遗传因素相关,但不代表一定得病;同时,抑郁症也不会传染。
    本病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若双亲中有一方曾患严重抑郁症,其子女的患病风险可能是一般人群的 2~10 倍[2]
    查看抑郁症相关内容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感觉胸口很闷,头晕,全身很乏无力,晚上失眠,莫名其妙想哭,对很多事情丧失了兴趣,不想和他人交流,最经总是想自杀但又不敢,没有食欲,放学后只能靠手机来麻痹自己,这种状况已经有近一个月了

    就医及用药情况:无

    需要解答的问题:有没有抑郁症倾向?我该怎么办?需要用药吗?用药会对学习产生影响吗?

    2人看过

    患者问:

    症状及患病时长:抑郁症躯体化表现。抑郁症用药已经5周左右,最近两周开始出现明显嗜睡、萎靡、无法集中注意力或思考、无法正常进行工作、食欲下降等现象,情绪麻木。

    就医及用药情况:
    盐酸舍曲林,早晚各一片
    需要解答的问题:如何有效缓解躯体化症状,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4人看过

    患者问:

    情况说明:长期情绪低落,易陷入焦虑、自责、内疚。对外表现稳定,但独处时易烦躁、失望、难过。以前通过哭泣缓解情绪,但现在效果减弱。受外界刺激(如家长、老师责备)时容易崩溃哭泣。对自我认知矛盾(理性 vs 感性),社交中感到笨拙。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交流时难以专注)。对大多数事物失去兴趣,讨厌社交,但喜欢唱歌。有消极想法,但无实际行动倾向。经常性头痛、头晕、肚子疼(无感冒)。睡眠质量差、易出汗、手抖、心慌。食欲不振,饮食不规律。学业、家庭矛盾、人际关系带来压力。与朋友或姐姐相处时能短暂开心,但独处时情绪迅速低落。情绪负担加重,影响学习和日常生活。从高一持续至今(高二即将结束),症状逐渐加重。无精神疾病家族史,既往无类似问题。不敢告知父母(担心被责备或误解)。朋友建议寻求专业帮助,但对确诊可能带来的焦虑感到矛盾。
    需要解答的问题:目前的情绪和生理症状是否属于正常范围? 可能的心理状态评估(如抑郁、焦虑倾向?)。 如何自我调节改善现状? 是否需要线下就医或进一步检查?如果暂时无法告知父母,该如何获取支持?

    3人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