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焦虑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对未来或可能面临的风险,产生的过分担心和害怕的情绪状态。适当的焦虑对人体没有危害,它可以作为一种警示信号,帮助人体应对当前或将要出现的危险状况。但若是没有充分的理由或者长时间持续的出现过度焦虑,可能会影响身心健康,这时需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1]

在临床上,精神科医生常用焦虑自评量表帮助患者评估焦虑程度,可以点击查看该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如需焦虑自测可点击尝试

如想查看更多关于焦虑障碍的内容,可以点击查看:焦虑障碍。

焦虑可能会有哪些表现?

不同人群表现略有差异,通常会有以下的表现:

  • 精神方面:紧张不安、心情烦躁、恐惧。
  • 躯体表现:坐立不安、发抖。
  •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心跳加快、胸闷气短、头晕、头痛、出汗、口唇苍白、恶心呕吐、尿频、腹泻等 [1]
缓解方式

焦虑应该如何缓解?

  •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乐观的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缓解疲劳。
  • 参加集体活动:定期与亲朋交流、聚会,避免经常独处。
  • 舒缓压力:压力过大时,可通过听音乐、读书、放松训练等方式来进行缓解。

焦虑可通过哪些方式进行治疗?

如果焦虑持续不能缓解,或者是影响到了工作和生活,可能是病态性焦虑(焦虑症),需要进行治疗。可单独进行心理治疗,治疗效果不好时可配合药物进行治疗。

  • 支持性心理治疗:通过与医生、其他患者的沟通以及自主学习焦虑症知识,了解治疗、预后等方面知识,能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缓解焦虑。
  • 认知 - 行为治疗:通过改变个人思考模式或行为来减少失调情绪和行为,该方法是焦虑症最有效的心理治疗。
  • 放松疗法:消除紧张,减轻焦虑的一种最简便、易行和有效的方法,如渐进性放松训练、冥想、催眠和沉思等 [2]
  • 药物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主要有苯二氮䓬类、丁螺环酮、抗抑郁药物等,但长期服药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和药物成瘾等,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

image

就诊判断

焦虑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就医?

当出现以下表现,需要及时就医:

  • 控制不住自己,总是担心有坏事发生,并影响到正常生活、工作以及人际交往;
  • 焦虑状态持续时间长,且一直未减轻;
  • 伴有睡眠障碍、心悸、盗汗、肌肉紧张、呼吸急促等身体症状。
潜在疾病

焦虑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 生理因素:遗传因素、内向和敏感等人格特质在焦虑症发生中占有重要作用。
  • 社会心理因素:社会中不良生活事件等应激因素,如童年受过心理创伤、缺乏关爱,亲朋突然离世等可导致焦虑的发生。
  • 疾病因素:患有慢性病,如心脏病、甲亢、高血压、糖尿病或者肿瘤疾病等也可能会引发焦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