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痉挛
就诊科室:消化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冯晓东

冯晓东整形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10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0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肠痉挛是什么?

肠痉挛(enterospasm)又称肠绞痛、痉挛性腹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的规律或不规律的强烈收缩所引发的阵发性腹痛,最常出现于小儿急性功能性腹痛诊断中,其中又以小婴儿居多。

其发病机制可能是由肠壁缺血或兴奋的副交感神经引发肠壁肌肉出现痉挛,暂时阻断了肠内容物的运动,强力收缩近端肌肉,从而引发痉挛,痉挛发作一段时间之后,肠壁肌肉会达到自然松弛状态,此时痉挛解除,患者的疼痛感也会消失。

其中发生于 0~3 个月婴儿的不明原因过度哭闹,常常也称为婴儿肠绞痛,但原因不仅仅是肠痉挛,疼痛部位也不一定只限于肠道,所以严谨地应称为「婴儿腹绞痛」更合适。

肠痉挛发作有什么表现?

该症状发作突然,主要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就是肚脐周围一阵阵的绞痛,也可出现于左下腹或右下腹疼痛。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随着肠蠕动,痉挛慢慢缓解,腹痛慢慢减轻,紧接着又发作,反反复复可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腹痛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患者可耐受,重者会出现辗转不安、出冷汗、面色苍白等表现。婴幼儿通常会哭闹不止,夜间多见,腹部胀且紧绷,双腿向上蜷起,双手握紧,喂奶及哄抱等均无法缓解,最终以肠绞痛消失、排气、哭累了等停止哭闹。有时还会引起吐奶,吐奶后症状稍有缓解。

肠痉挛会有后遗症吗?

肠痉挛一般不会给患儿留下后遗症,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自愈。但肠痉挛对婴儿和家庭功能的影响却不是转瞬即逝的,可能会增加婴儿及家庭的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婴儿期患有肠绞痛的儿童在学龄前和学龄期更易表现出情绪和行为问题、注意力缺陷与多动冲动、低效感觉处理、认知功能障碍以及精细运动和大运动发育落后。还有研究提出,婴儿期肠绞痛与青少年期的偏头痛密不可分。

肠痉挛影响怀孕吗?

肠痉挛的原发疾病或者诱发因素一旦解除,是不会影响怀孕的。

肠痉挛会影响月经吗?

肠痉挛本身不会影响月经周期,但是肠痉挛频繁发作时,会导致患者进食差、睡眠差、精神过度紧张等,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引起月经失调。

缓解方式

肠痉挛可以自愈吗?

婴儿肠痉挛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婴儿随着年龄增长可自愈。儿童或者成人肠痉挛只有病因解除了才能缓解或消失。

肠痉挛怎么缓解或减轻?

1. 饮食

  • 清洁饮食,少食多餐,食物以松软、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防止暴食、冷食、过分饥饿;
  • 避免油腻、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饮食;
  • 母乳喂养的乳母尽量避免食用已经明确会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临床常见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类和蛋类等;
  • 不宜给宝宝吃冷饮、或者糖分较高的果汁、喝碳酸饮料;
  • 饭后不要剧烈活动,睡前不要吃得过饱;
  • 牛奶蛋白过敏的人工喂养宝宝可以选用氨基酸 / 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改善宝宝肠道环境,缓解肠痉挛;
  • 在给宝宝进行喂养时,要耐心,不可过急或者过快,选用合适的奶嘴,避免宝宝在喝奶或者喝水进行吞咽时吸入大量空气进入肠内。

2. 生活习惯

  •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注意充分休息、调节好情绪,避免心理压力过大;
  • 注意保暖、防止腹部受凉。

3. 规律运动,戒烟限酒

4. 其他

  • 局部热敷、腹部按揉;
  • 小儿患肠道寄生虫痛时,应及时给予驱虫治疗;
  • 加强家长对婴儿的护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面这些措施都不能缓解症状,或者腹痛将进一步加剧,需要及时前往医院就诊,进一步明确病因。

image

肠痉挛需要手术吗?

肠道器质性病变且符合手术指征者需要手术治疗,如肠肿瘤、肠道先天畸形。另外部分患者腹痛频繁发作,而又不能明确病因的,病情危急或者严重影响生活时,必要时可行剖腹探查。

肠痉挛需要做什么检查吗?肠痉挛要做胃肠镜吗?

肠痉挛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常见症状,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性进行以下检查明确病因或排除其他急腹症:

  • 血常规、C-反应蛋白可协助判断急性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感染情况;
  • 大便常规 + 便潜血可协助判断肠道寄生虫、感染(急性菌痢、急性肠炎)、过敏等;
  • 肝功能、血淀粉酶等生化检查排除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 腹部 X 线可了解有无肠道梗阻;
  • 腹部超声可明确肠套叠,排除肝胆胰疾病、明确包块原因等;
  • 胃肠镜检查可直观观察胃肠道病变,如糜烂、溃疡、肿瘤、息肉等,进一步协助病因诊断。

肠痉挛不能做什么?

饭后不要剧烈活动,睡前不要吃得过饱;在给宝宝进行喂养时,要耐心,不可过急或者过快,选用合适的奶嘴,避免宝宝在喝奶或者喝水进行吞咽时吸入大量空气进入肠内。

肠痉挛要忌口吗?肠痉挛不能吃什么?

肠痉挛时患者要防止暴食、冷食、过分饥饿;避免油腻、辣椒、酒精等刺激性饮食;母乳喂养的乳母尽量避免食用明确会引起宝宝过敏的食物,常见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海鲜类和蛋类等;不宜给宝宝吃冷饮、或者糖分较高的果汁、喝碳酸饮料。人工喂养的宝宝可以选用低敏或无敏的配方奶。

肠痉挛可以剧烈运动吗?

肠痉挛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时,体内血液会重新分配,导致供应肠道的血液减少,进而加重腹痛,甚至会引起呕吐。

就诊判断

肠痉挛患者在什么情况下应该前往医院就诊?

肠痉挛伴随以下症状和情况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 腹痛持续时间长且疼痛难忍;
  • 或伴有明显腹胀、频繁呕吐,腹部按揉、热敷等无效;
  • 或者伴有便血、排气排便停止时;

对于小儿经过腹部按揉、热敷不能缓解,或者出现以下情况后就要考虑器质性病变的可能,须及时就医:

  • 腹痛持续时间超过 2 小时;
  • 腹痛后出现发热;
  • 腹痛后出现频繁呕吐,但无腹泻(尤其是不放屁排便);
  • 腹部有压痛及腹肌紧张(肚子硬);
  • 腹部摸到有包块。
潜在疾病

肠痉挛可能是哪些原因导致的?

肠痉挛可能与以下疾病相关:

肠道器质性病变:肠套叠、肠蛔虫、肠粘连、肠扭转、肠肿瘤、肠先天性畸形、缺血性肠病、急性胃肠炎。

非器质性病变:胃肠动力异常、寒冷、饥饿、便秘、消化不良、喂养不当、牛奶过敏、乳糖不耐受、肠道菌群失调、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环境因素如心理社会问题、家庭暴力、亲子互动缺乏或父母的焦虑。

症状表现上:

  • 肠痉挛伴有呕吐、腹部包块,同时伴有便血者见于肠套叠、肠肿瘤;无便血者见于肠粘连、肠扭转。肠粘连患者通常有腹部手术史。
  • 肠痉挛伴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可见于肠蛔虫,也可见于由精神心理因素或饮食不当所致的非器质性疾病如肠道菌群失调、消化不良、乳糖不耐受等;若同时伴发热者见于急性胃肠炎。
  • 肠绞痛伴便血者常见于缺血性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