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海峰老年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1年09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9月20日
严格的讲胃痉挛不是一种疾病,而是疾病的症状,是胃部肌肉抽搐时呈现的一种强烈收缩状态,多数胃痉挛由神经功能性异常导致,也可因为胃的器质性疾病引起。
胃痉挛并不严重,经过解痉止吐等对症治疗后多可缓解,然而如果常出现胃痉挛,则需要做全身体检,查出真正的病因,从根源上医治。
主要有:
胃痉挛发病的病因如下:
环境因素:不规律饮食可以导致胃痉挛的发生,生冷硬和对胃有刺激的食物也会引起胃痉挛的反复发作。长期吸烟者的胃痉挛发病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工作高度紧张的职业易致胃痉挛发生,从就诊的病人统计,高知识分子患胃痉挛的比例相当大。
遗传因素:胃痉挛的发病与遗传因素有密切关系,慢性消化性胃痉挛者的亲属患胃痉挛病的机会要比一般人群大。
身心因素:精神因素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密切。长期心理压力或持续高度精神紧张易患消化性胃痉挛早已被公认。可能与长期的心理(精神)应激,引起致胃痉挛力的增强或粘膜抵抗力的减弱有关。
当频繁发作胃痉挛时,需要警惕是否存在消化道或全身的器质性病变,如消化性溃疡、急性或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胃部肿瘤或腹腔肿瘤、幽门梗阻等。
此外,有些慢性疾病也易伴发胃痉挛,如胃泌素瘤,嗜碱性细胞性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肝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喝温水、胃部热敷:如果是由于胃部受寒、不洁饮食等因素造成的胃痉挛,可以多喝一些温水,或者放个热水袋在胃部保暖,使胃部肌肉放松下来,缓解症状。
减负减压:心理因素也可能造成胃痉挛,因此平时不要给自己过多的压力,注意保持乐观、放松的心情,首先让自身平静下来,最好在床上平躺着,用一点热水捂在胃部,利用生物机体的自身作用,让胃部痉挛慢慢消失。
饮食调节、适量运动:在饮食上做出调整,定时用餐,不可饥一餐饱一餐,避免生冷硬及刺激的食物,忌酒戒烟,定期进行体育锻炼。
胃痉挛症状较轻时,大多经对症治疗后可自行缓解。
症状严重,如突发剧烈腹痛,频繁呕吐,或者长时间无法有效缓解时,应当及时去医院就诊。
此外,胃痉挛频繁发作的人群也应当去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就诊科室:急诊科、消化内科。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