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
就诊科室:普通内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许小兵

许小兵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11月13日

症状表现
缓解方式
就诊判断
潜在疾病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症状表现

呃逆是指什么?

医学上的呃逆,就是人们常说的打嗝。它的出现是由于某种刺激使得膈神经和或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气流从胃冲向喉咙,发出短而急促的声音,由膈肌痉挛所致的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1]。如果呃逆不能自我控制,也就是说,发生了呃逆但不能自行缓解的,则需要其他干预才能及时停止。

呃逆有哪些分类?具体的表现有哪些?

有两种分类方式[1]

根据呃逆的频率可分为:

  • 急性呃逆:单次发作持续较长,最长可达 48 小时,且发作次数较少,呃逆停止后多不再出现。
  • 慢性呃逆:持续性或复发性的,且多为病理性的。发作时间可达数天甚至数星期。

根据呃逆的持续时间可分为:

  • 偶发性呃逆:一过性的呃逆,很快会自行消失。呃逆持续时间较短,几十分钟或几个小时。
  • 顽固性呃逆:持续时间大于 48 小时。严重的顽固性呃逆,会影响正常的进食和呼吸,甚至会导致全身衰竭,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
缓解方式

打嗝如何缓解?

  1. 一般缓解方式:一些肢体动作或操作可能会终止打嗝,操作相对简单且安全。这些操作的目的是中断正常的呼吸功能,刺激鼻咽、迷走神经或缓解横隔膜的刺激,但是有效性并不十分确定[2],以下这些方法可以在打嗝的时候尝试:

    • 屏住呼吸 5~10 秒钟。
    • 深吸气然后屏住,绷紧腹部和胸部肌肉,保持 5 秒钟后快速呼气。(类似屏住气之后咳嗽的状态)
    • 使用冰水漱口。
    • 咬一口柠檬或吃一小勺白糖,可能会刺激咽后壁,达到缓解的目的。
    • 洗干净手或者用一块干净纱布垫在舌头上,用手指轻轻捏住舌头向外伸拉。
    • 坐着的时候,身体前倾尽量使膝盖碰触胸部,保持 30 秒到 1 分钟。
    • 使用小吸管快速喝水,可能会通过刺激膈神经、迷走神经达到缓解打嗝的目的。
  2. 药物、手术治疗:通过上述操作仍然不能缓解打嗝,持续超过 2 天的情况,建议去医院消化科就诊,请医生评估,找寻病因,并采取对应的治疗方式,可能的治疗方式如下:

    •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原理同样是为了阻断神经传导。常用的有多巴胺受体拮抗剂(比如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GABA-B 受体激动剂(比如巴氯芬)等[1,3]
    • 手术治疗:打嗝的神经反射跟膈神经有关,想要终止打嗝的发生可以通过阻挡膈神经的传导达到目的,主要是通过射频电流损伤膈神经,或注射麻醉剂阻滞神经传导。但是手术风险很大,只有吃药也不能缓解症状时才可能考虑这种方式,应十分慎重[1,3]

image

就诊判断

呃逆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就诊?

单纯性的一过性打嗝不需要去医院,多数可以自行消退,或者采取一般的缓解方式后就能停止,没有严重危害。

如果打嗝一直无法缓解,影响了工作休息或者患者曾有颅脑疾病、纵隔疾病或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则应及时前往医院查明病因,以免延误诊治。

呃逆应该看什么科?

消化内科。

潜在疾病

呃逆的原因会有哪些?

  1. 中枢性呃逆:中枢性呃逆是由于呃逆反射弧的抑制功能丧失以及器质性病变。器质性病变包括延脑、脑肿瘤、脑血栓、脑栓塞、脑血管意外、脑炎、脑膜炎。代谢性病变包括尿毒症、酒精中毒,等其他多发性硬化症[1,4]

  2. 外周性呃逆:膈神经的刺激包括纵隔肿瘤、食管炎、食管癌、胸主动脉瘤等膈肌周围病变包括肺炎、胸膜炎、心包炎、心肌梗死、膈下脓肿、食管裂孔疝、胆囊疾病等。迷走神经刺激包括胃扩张、胃炎、胃癌、胰腺炎、电解质紊乱等[1,2]

  3. 其他:

    • 医源性呃逆:放化疗、腹部及纵膈术后、腹腔镜检查或术后、药物引起[1,2]
    • 精神原因:癔症性呃逆、精神紧张等[1,2]
    • 生理性呃逆:由于受凉或饮食不当,刺激膈神经导致暂时性膈肌功能紊乱[1,2]

呃逆如何预防?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脑部疾患、尿毒症等[2]

避免饱餐、酗酒和刺激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