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志云骨科医师
曹青刚骨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21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4年01月15日
筋膜炎又称纤维织炎,是指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多发生于腰部、足底等部位,主要是由于肌肉长期紧绷得不到休息所致(如长期搬运、卸货或持续保持一个姿势等)。本病可引起各种不适症状,如疼痛、肌肉发紧 (紧张)或无力、肌肉痉挛等,阴雨气候时症状可加重。
医生触诊时,会发现病变部位有条索样改变,患者自己摸起来感觉像是有一个长条形硬硬的肿块,触摸时疼痛明显 [1-3]。
筋膜是一种纤维结缔组织,像一层膜一样覆盖在肌肉和其他组织表面,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其纤维一般交织排列 [4]。筋膜的延续可以形成韧带、肌腱组织,多附着于骨突处。
不是。
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是指由细菌、病毒、真菌等感染所引发的一种炎性反应。
筋膜炎虽然也属于一种炎性反应,但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病因不同,不是由上述这些细菌、病毒等生物因子感染导致,而是由劳损等非生物因子刺激引起,就像机器用久了,零件磨损老化一样。医学上称这种炎症反应为「无菌性炎症」,使用抗生素治疗是没有效果的 [1]。
筋膜炎一般是根据部位分类的,因为有几个部位特别容易损伤,具体如下 [1,2,5]:
常见。
筋膜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 [1,2,5],目前尚未有筋膜炎的发病率统计。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筋膜炎中的足底筋膜炎发病率约为 11%~15%,也就是说,每 100 个人中就有可能有 11~15 个人患有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炎多见于 40~60 岁中老年人,且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但无明显差别 [5]。
不一样。
坏死性筋膜炎和我们所说的筋膜炎不同,因为名字中有筋膜炎,容易被大众混淆。具体区别如下:
筋膜炎:
坏死性筋膜炎:
不是。
筋膜炎:
骨膜炎:
患者主要表现为项背部(脖子后面和背部)疼痛、酸痛,局部肌肉变硬,有时可触及硬结或条索状物。
患者主要表现为腰背部疼痛。疼痛可有以下特点:
患者主要表现为负重时足跟部疼痛。疼痛可有以下特点:
有关。
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容易疲劳劳损,比如维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一旦超过了 20 分钟肌肉就开始紧绷,超过 45 分钟就可能出现酸痛。如果此时没有得到及时休息,或容易导致肌肉痉挛、僵硬,从而形成筋膜炎 [1]。
所以,尽量不要长期伏案工作,不要长期低头,不要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看电视、上网,不要长时间驾车,更不要长期弯腰干家务。除此之外,还应注意家中工作台面不要过低(高度因人而异,以不弯腰为宜)。
以下人群比较容易得足底筋膜炎:
以下人群比较容易得腰背部筋膜炎:
以下人群比较容易产生项背部筋膜劳损:
当医生怀疑是筋膜炎时,一般会通过体格检查(检查不适部位是否有压痛、僵硬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如抽血检查血常规及 C 反应蛋白,从而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影像学检查(如 X 线检查、CT 检查等,从而了解病变部位具体情况)等方式来确诊。
筋膜属于软组织 [3]。MRI 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对比度,在显示软组织病变方面具有其他影像学检查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可以通过磁共振检查发现筋膜炎的存在。
筋膜炎在磁共振上的表现为:T1WI 浅筋膜 (皮下脂肪层) 中的条、片状低信号,边界较清楚,T2WI 呈条、片状高信号,脂肪抑制像呈明显高信号影 [9]。
筋膜炎患者一般可以去骨科就诊。
筋膜炎以药物治疗为主,目的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缩短疾病周期,尚无可完全根治的方法。
具体治疗方法还有:拉伸训练、口服或外用止痛药、封闭治疗、冲击波治疗、运动疗法、手术治疗等 [1,3,12]。具体选择哪种治疗方法,需要由医生评估病情后决定。
能用。
主要用非甾体消炎药(这类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3]。有些人怕吃止痛药副作用大,它虽然有胃肠道的副作用,但选择性的 COX2 抑制剂(如塞来昔布和尼美舒利)胃肠反应很轻。
另外,对于既往有胃炎病史的患者,为避免发生胃肠道反应,可以选用外用的止痛膏比如扶他林软膏之类的。
需视情况而定。
项背筋膜炎、腰背筋膜炎因为病变比较广泛,不宜进行手术治疗。足底筋膜炎因为病变部位较局限,部分保守治疗无效(休息、冰敷、运动拉伸等方式治疗 6~12 个月以上,疼痛仍不能缓解)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软组织松解术或足底筋膜切开术,主要方法为切除部分受损的足底筋膜,松解部分筋膜,从而解除组织压迫,缓解症状。虽然手术可能出现疼痛、出血等风险,但患者无需过于紧张,积极配合医生即可 [1,2,5]。
足底筋膜炎患者手术后,需注意消肿,出院前需抬高患肢。其次,出院后可逐步进行功能锻炼,但需咨询专业的康复医生进行,足底筋膜炎进行松解术后,患者术后需要加强功能锻炼,防止筋膜再次粘连挛缩 [3]。
筋膜炎体外超声波治疗的治疗效果如何?
体外冲击波治疗通过冲击波直接作用于疼痛处,松解肌肉及软组织粘连,从而缓解疼痛及改善疼痛所引起的功能障碍 [3]。
临床多数报道支持体外超声波的疗效 [13]。此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创伤小,并发症少,一般无副作用。少数患者疼痛缓解不明显,但总体较治疗前减轻,可能需要同时辅助其他方法。
运动疗法是通过某种运动方式,使患者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及感觉功能恢复的治疗方法,如足底筋膜炎患者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在家中进行足底筋膜和腓肠肌拉伸锻炼 [12]运动过程中充分伸展动作能缓解肌肉疼痛并助于炎性物质的吸收。
此方法有较好的缓解疼痛作用,并能改善脊柱功能和关节活动 [1]。
不能。
筋膜炎是一种劳损性疾病,治疗后只能缓解炎症、减轻疼痛,而无法彻底消除。如果过于劳累,工作姿势不正确,或者遇到阴雨天气,很可能再发。所以这是个慢性病,只能是缓解症状,减少复发 [1,2]。
休息多久主要取决于急性炎症是否消退。短则一周,长则几个月 [7,13]。如何判断筋膜炎的炎症是否控制主要看患者的主观感受,疼痛减轻,活动时无疼痛,局部没有压痛。
有学者提出,用运动疗法(如仰肩扩胸法)进行锻炼,对项背部筋膜炎有帮助 [2]。具体方法如下:
筋膜炎的饮食一般无特殊要求,保证营养丰富、均衡即可。
可以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