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梁培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18年10月26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2年06月23日
尿痛指排尿时或排尿后,下腹部(俗称「小肚子」)或尿道内烧灼样、针刺样疼痛感[1,2]。尿痛多是由于尿路炎症及结石等引起,但儿童及青年的尿痛也可能是创伤因素(手淫、性活动等)造成的[1,3]。
在就诊前,患者可通过以下措施来暂时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方法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并不能彻底治愈尿痛。因此,当我们发生尿痛时,应及时前往医院就诊,积极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积极治疗。
尿痛患者,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积极就诊[6,7]:
尿痛伴尿急、尿频、血尿、发热等;
尿痛伴有腰背痛或侧腹痛;
尿痛剧烈难忍,严重影响生活;
妊娠期女性出现尿痛应积极就诊;
伴有免疫系统疾病(如免疫缺陷病)者;
反复发作的尿痛或尿痛持续两周以上;
明确有创伤史者应积极就诊。
优先泌尿外科,如果除了尿痛外还有腰痛症状,也可以前往肾内科就诊。
患者就诊后,医生除问诊(询问既往疾病史等)及简单的体格检查(如会阴部的视诊、腹部的触诊等)外,还可能会给患者做尿常规、泌尿系超声、尿培养药敏试验和膀胱镜检查。
尿常规:用于判断患者是否有尿路感染;
泌尿系超声: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结石;
尿培养药敏试验:常与尿常规一同检查,多采取中段尿进行培养,用于判断尿路感染及感染病原菌,并可根据病原菌指导治疗;
膀胱镜检查:用于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泌尿系结石、肿瘤等情况[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