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四项
就诊科室:普外科
词条作者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审核专家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丁香医生医学团队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凝血四项检查是什么?

凝血四项检查,是凝血功能的初步筛查,也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检测项目之一。

人体内的血液凝固,是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激活,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凝块,来堵住和修复破坏的血管壁。这就好比是墙上破了个洞,得用砖填上,防止漏风。凝血过程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1. 内外合力:
    修补原料来自血管内,称为「内源性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因子XII、XI、IX、VIII。
    修补原料来自血管外组织,则为「外源性凝血系统」,包括凝血因子 III、VII 等。
  2. 共同联盟:即「共同凝血途径」,包括凝血因子 X、V、II、I,形成凝血酶。
  3. 关键一搏:在凝血酶作用下,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纤维蛋白,达到止血目的。

凝血四项检查,就是检查上述凝血途径是否正常,从而筛查血液病、肝病,评估手术出血风险,或是抗凝药物监测等。

该检查一般在门诊和住院均可完成。

凝血四项检查有哪些项目?

凝血四项检查,涉及凝血系统功能的不同方面。主要包括四大指标:

  1. 凝血酶原时间(PT):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即血管外组织因子释放,启动的凝血过程,包括凝血因子 III、VII 。
  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即血管内凝血因子参与的过程,包括凝血因子XII、XI、IX、VIII;
  3. 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即形成血液凝块所必须的蛋白;
  4. 凝血酶时间(TT):是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要的时间,一方面反映血浆中是否有足量纤维蛋白原及其结构是否正常,另一方面也反映体内是否存在过量的抗凝物质,如肝素、华法林等。

凝血四项检查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是什么意思?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一般也会出现在凝血四项检查的报告中。

INR 是基于凝血酶原时间(PT)的结果计算而来,这样可以减少不同厂家的试剂对结果的影响。

因此,WHO 推荐在接受口服华法林等抗凝药物时,需要检测 INR,便于调整用药剂量[1]

适应证

凝血四项检查什么情况下要做?

在医生怀疑患者存在某些疾病,或要对患者进行重要治疗前,需做凝血检查,常见情况如下:

  1. 出血性疾病:存在异常的出血,如鼻、口腔黏膜出血、皮肤瘀点瘀斑、咯/吐血等症状。
  2. 血栓性疾病:如静脉栓塞、肺栓塞、心肌梗死等,此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无论有无临床症状,均应定期监测凝血功能。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也需要做凝血检查。
  3. 房颤、人工瓣膜置换术后等需口服抗凝药者,如华法林、肝素等,以调整用药剂量。
  4. 外科手术、侵入性操作前(如骨髓穿刺、胸腔穿刺等):评估手术或操作风险,防止大出血。
禁忌证

凝血四项检查什么情况下不能做?

该检查为抽血检查,一般无禁忌证,适用于所有人群。

注意事项

凝血四项检查有什么注意事项?

检查前:

  • 采血前 24 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前宜静息至少 5 分钟[2];
  • 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停用避孕药、雌激素、抗凝药等,避免影响检查结果。当长期应用抗凝药,需要监测时,不用停药。
  • 24 小时内不宜饮酒[2]

检查中:

  • 配合采血者做好握拳、松拳动作;
  • 查凝血仅需抽一管血(1.8 mL),放松心情不紧张;
  • 穿刺时可能会有些疼痛,可通过深呼吸缓解。

检查后:

  • 在针孔处局部按压 3~5 分钟直至不出血;
  • 一般当天会出结果,可以在手机上或凭检查条码至机器上及时查看结果。

凝血四项检查要空腹吗?

不需要。

正常饮食、喝水等,均不会影响检查凝血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不需要空腹。

凝血四项检查检查要避开月经期吗?

不需要。

研究表明多数女性月经期凝血功能与非月经期相比没有差别,即使部分指标稍有变化,但都不会超过正常范围[3]

并发症

凝血四项检查有什么并发症?

普通抽血检查,一般不会造成并发症。即使发生并发症,也都很轻微。如:

  • 静脉采血过程中静脉穿刺失败、出血不畅或样本不够,需要重新穿刺采血。
  • 晕针症状:如头晕、眼花、乏力,此时应立即平卧,并可饮少量糖水,待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其他检测。
  • 穿刺后伤口出血:拔针后及时用棉签或棉球按压 5 分钟,止血功能异常者可适当延长时间,直至出血停止。
  • 穿刺局部形成血肿或瘀青:24 小时内可给予冷敷止血,24 小时后可热敷促进瘀血吸收,并避免该侧肢体提重物[2]
结果解读

凝血四项检查的报告单怎么看?

凝血四项检查报告单拿到手后,首先要核对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和年龄,确认是本人的检查结果。接着可以粗看报告单上有无「↑」或「↓」的标识。如果有,再看看有几项异常,对应的检查项目、结果和参考值分别是什么,从而明确到底是什么指标异常,高了或低了多少。

注意,单一凝血指标异常不足以直接确诊疾病,仅作为参考,需要结合几个指标或进一步检查来综合判断,最好请医生来做这个判断。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凝血酶原时间(PT)升高是什么意思?

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即血管外组织因子(包括凝血因子 III、VII )启动的凝血过程是否正常。

如果 PT 升高,提示有出血倾向

PT 一般为 11~13 秒(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升高 3 秒及以上为异常[4]

PT 延长的常见原因包括:

  1. 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凝血因子 II、V、VII、X 缺乏,先天性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等
  2. 后天性凝血因子缺乏,常见如:
    a. 严重肝病:如急性肝炎、肝硬化,使凝血酶原等生成障碍;
    b. 维生素 K 缺乏:影响凝血因子 II、VII、X 合成,如阻塞性黄疸时维生素 K 吸收困难;
    c. 大量凝血因子消耗:纤溶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 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肝素等,非病理因素。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凝血酶原时间(PT)降低是什么意思?

PT 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即血管外组织因子(包括凝血因子 III、VII )启动的凝血过程是否正常。

如果 PT 升高,提示有出血倾向PT 缩短/降低则不太常见。

PT 一般为 11~13 秒[4](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

PT 缩短不太常见,可能的原因为:

  1. 机体处于高凝状态:如口服避孕药;
  2. 血栓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等。

该检查项目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仅作为参考,医生往往会结合 D-二聚体、FIB(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是什么意思?

INR 值越高,血液凝固所需时间越长,出血风险越高。

INR 常见用途是评估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一般以 2.0~3.0 作为华法林治疗的推荐范围,控制在这个范围内用药比较安全、有效。

若 INR 大于 3 ,但不超过 4.5 且无出血并发症时,需要适当降低华法林剂量。

若 INR 大于 4.5,需要停用华法林[5]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国际标准化比值(INR)降低是什么意思?

INR 值越低,血液凝固所需时间越短,形成血栓的风险越高。

INR 常见用途是评估华法林等抗凝药物的使用是否合理,一般以 2.0~3.0 作为华法林治疗的推荐范围,控制在这个范围内用药比较安全、有效。

当 INR 低于 2,华法林的抗凝治疗效果减低或消失,指南明确不建议低强度(INR <2.0)抗凝治疗[5]需要增加用药剂量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升高是什么意思?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即血管内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XII、XI、IX、VIII)参与的过程。APTT 升高提示有出血倾向。

APTT 一般为 26~36 秒(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升高 10秒及以上为异常[4],说明血液凝固的内源性凝血途径存在问题。常见原因包括[6]

  1. 血友病:导致内源性凝血途径异常,如 A 型血友病(凝血因子 VIII 缺乏)、 B 型血友病(凝血因子 IX 缺乏)、 C 型血友病( 凝血因子 XI 缺乏);
  2. 严重肝病:如急性肝炎、肝硬化,使凝血酶原等生成障碍;
  3. 大量凝血因子消耗:纤溶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4. 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肝素等,非病理因素。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降低是什么意思?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即血管内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XII、XI、IX、VIII)参与的过程。

APTT 一般为 26~36 秒[4](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

APTT 缩短说明血液较容易凝固,多见于血栓病和血栓前状态,如脑血栓、心梗等。

该检查灵敏度和特异性较差,仅作为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医生往往会结合 D-二聚体、FIB(纤维蛋白原)等指标进行综合判断。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凝血酶时间(TT)升高是什么意思?

凝血酶时间(TT)指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要的时间,TT 升高提示有出血倾向。

TT 一般为 16~18 秒(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升高 3 秒及以上为异常[4]

TT 延长的常见原因包括:

  1. 严重肝病:如急性肝炎、肝硬化,使凝血酶原等生成障碍;
  2. 大量凝血因子消耗:纤溶亢进、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3.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如遗传性或获得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4. 抗凝药物:如口服抗凝剂(如双香豆素)、肝素等,非病理因素。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凝血酶时间(TT)降低是什么意思?

凝血酶时间(TT),指凝血酶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所需要的时间。

TT 一般为 16~18 秒[4](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

TT 缩短极少见,一般无临床意义。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升高是什么意思?

纤维蛋白原由肝脏产生,是凝血过程中形成血凝块的关键原料。

FIB 一般为 2.0~4.0 g/L[4](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

FIB 升高的常见原因包括:

  1. 非病理因素:口服避孕药或妊娠、应激反应、老年人等。
  2. 病理性因素:
  • 感染或炎症:如急性肾小球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传染病等;
  • 恶性肿瘤;
  •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
  • 其他:烧伤、休克、大手术后等。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中纤维蛋白原含量(FIB)降低是什么意思?

纤维蛋白原(FIB)由肝脏产生,是凝血过程中形成血凝块的关键原料。

FIB 一般为 2.0~4.0 g/L[4](不同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差异,以报告单的参考范围为准)。

FIB 降低的常见原因包括:

  1. 非病理性因素:服用溶栓药(如尿激酶、链激酶)、雄激素、鱼油、高浓度肝素等。
  2. 病理性因素:
  • 先天因素:先天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先天性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
  • 后天因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肝硬化、重症肝炎、重度营养不良等。

凝血四项检查正常可以排除哪些疾病?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均正常可以排除以下疾病:

  1. 血友病:包括 A、B、C 型血友病以及血管性血友病,会出现 APTT 延长,PT 正常。若结果均正常,则可排除;
  2. 弥散内血管凝血(DIC):一般会引起 PT、APTT 均延长,而 FIB 降低。若结果均正常,则可以排除。
  3. 维生素 K 缺乏症:PT 延长,APTT 正常或延长,若结果均正常,则可以排除。
  4. 严重肝病:严重肝病时,凝血因子生成障碍。凝血四项正常时,可排除。

凝血四项检查在孕晚期出现多项指标异常,正常吗?

一般是正常的。

孕晚期女性的血液呈高凝状态,从而为分娩做准备,防止出现产后大出血。

因此,孕晚期可能会出现 PT、APTT、TT 降低,而 FIB 增高,属于正常生理现象[7]。

凝血四项检查在术前查出异常怎么办?

术前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出现异常者,可能引起[8]

  1. 术中出血风险增高: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可见 PT 或 APTT 延长,TT 延长,FIB 降低,提示有出血倾向。
    此时需要明确病因,可以根据病因采取:
    (1)输注血制品(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等)补充凝血因子和纤维蛋白原。
    (2)药物治疗:如维生素 K 、鱼精蛋白、去氨加压素等。
    输注或用药后,应重新进行凝血四项检查及临床评估,看凝血功能异常是否纠正。
  2. 术后血栓风险增高:
    凝血四项检查结果可见 PT 或 APTT 缩短,TT 缩短,FIB 升高,提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此时,术后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可以通过术后早期活动、穿弹力袜、药物(肝素)等来进行预防。

image

更多信息

凝血四项检查大概要多少钱?能使用医保吗?

以浙江省省级医院为例,凝血四项检查为 50 元左右,可以使用医保[9]

不同地区、机构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价格可咨询就诊医院。

凝血四项检查大概多久出结果?

一般检查当天就能出结果。

不同地区、机构可能会有所差异,具体时间可咨询就诊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