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畅妇产科副主任医师
孙瑜妇科副主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3月05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妊娠第 28 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
妊娠 29~32 周及 37~41 周行产科超声检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宫内胎儿生长发育及妊娠附属物情况。
其中妊娠 29~32 周的超声检查能进一步筛查畸形,因为有些胎儿畸形是在胎儿发育过程中逐渐表现出来的,如胎儿脑积水、胎儿膈疝、泌尿系统等畸形可以发生于任何孕周,甚至出生前才发生,所以这次超声检查俗称「小排畸」。
产科超声检查的一般内容包括:胎儿数目、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有无胎心搏动、胎盘位置及其与宫颈内口的关系、羊水量、评估胎儿体重,胎头双顶径、头围、腹围和股骨长等多条径线。
有必要。
产科超声重点观察胎儿大小、胎盘、羊水量、胎盘成熟度、有无胎盘早剥或前置胎盘、脐带有无缠绕或脱垂等,上述检查项目对产科医师评估、帮助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对母亲和胎儿健康平安是至关重要的。
妊娠 29~32 周及妊娠 37~41 周。建议所有孕妇都检查。
医学上没有需要绝对禁止进行胎儿超声检查的情况,但法律上有,我国坚决禁止以鉴定胎儿性别并终止妊娠为目的的产科超声检查,不允许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以决定生男还是生女。
在实际临床操作过程中,常需要对产科超声检查项目中的某一项目进行动态观察或随访,可选择单项超声检查。
随着胎儿的体位变化,超声检查的难度也不同,花费的时间长短也不一定,孕妈妈们不用担心在同一位置停留时间过长或检查时间长短是否会有什么影响。
没有证据证明使用的诊断超声会对胎儿造成物理损伤,正确适当使用超声检查对胎儿是安全的。
通常在获得优质图像质量和诊断时,医生会用最低超声剂量照射。
推荐以检查为目的需要获取孕期胎儿信息时使用。
胎心率:正常胎心率基线为 110~160 次/分;
胎动:妊娠 28 周以后,胎动计数 < 10 次/12 小时或减少 50% 者提示有胎儿缺氧可能。
胎方位:指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是多变的,在临产时影响着分娩方式及分娩进程。
胎儿生物学测量: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FL)的测量,不同孕周测量值不同。
可根据各径线值评估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估计胎儿体重大小。
根据超声下胎盘情况及病史、临床症状,判断前置胎盘、胎盘植入、胎盘早剥的情况,进一步行产科处理。
羊水是在妊娠最初几周后包绕胎儿的液体。在妊娠的大部分时间里,几乎所有羊水都源于胎儿,并且羊水对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许多重要功能:
正常妊娠是羊水的产生与吸收处于动态平衡中。若羊水产生和吸收失衡,将导致羊水量异常:
这些情况预示潜在的母胎合并症及并发症,可直接危害胎儿安全。
脐带绕颈:是指脐带环绕胎儿颈部 360°;可分为环绕 1 周或多周,大多数情况下,脐带绕颈不会显著增加任何有临床意义的胎儿/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脐带先露或隐性脐带脱垂:指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臀先露前方或者一侧。脐带脱垂:指胎膜破裂时脐带托处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二者均可影响胎儿结局。据报道,大多数脐带脱垂的新生儿结局良好。
脐带真结、脐带扭转,在一定情况下,均可使胎儿血液循环受阻致胎死宫内。
脐血管数目异常。正常脐带有三条血管,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若脐带只有一条动脉时,为单脐动脉。如果超声检查只发现单脐动脉这一因素,而没有其他结构异常,新生儿预后良好,如果同时有其他超声结构异常,染色体非整倍体及其他畸形的风险增高,如肾脏发育不全、无肛门、椎骨缺陷等。
无论产前或产时脐带在何时发生何种异常,均需根据监测的宫内胎儿情况行相应产科处理。
前置血管:为胎膜上的血管跨过宫颈内口位于胎先露部前方。
血管断裂将导致脐血循环受阻、胎儿失血而出现胎儿窘迫,甚至突然死亡。
建议对有前置血管的妊娠在 34~35 周计划分娩,但要做好医患沟通。
对于前置血管孕妇发生胎膜早破和 / 或围存活期临产,采取紧急剖宫产。
胎儿生物物理监测(biophysical profile, BPP)是通过对胎儿的生物物理指标进行综合评分来评价胎儿的宫内状况,判断胎儿有无缺氧和酸中毒的方法。
BPP 包括的生物物理指标有:胎动、胎儿呼吸运动、胎儿张力、羊水量及无应力试验,可评价胎儿缺氧状况。
脐动脉 S / D 比值一般随孕周增加会逐渐降低,一天中会有高低波动,当妊娠晚期脐动脉 S / D 比值明显升高或脐动脉舒张末期血流的缺失或反向,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