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
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
词条作者
余佳

余佳肝胆外科主任医师

审核专家
王飞宇

王飞宇心血管内科主治医师

发布时间 2020年02月12日

最后修订时间 2023年08月17日

简介
适应证
禁忌证
注意事项
并发症
结果解读
更多信息
丁香医生审稿专业委员会同行评议通过
简介

血压代表什么?

血压是人体重要的生命体征之一,它的正常代表我们的心脏和血管都在有正常运转。在此过程中,心脏充当着「泵」的作用,当「泵」收缩时,心脏里的血液都被挤出来,进入动脉,从而与血管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压力(也就是血压测量时的收缩压,即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血压的两个值中较高的那个值);

相反,当「泵」舒张时,进入动脉内的大部分血液已经被输送到我们的全身各处。这时,动脉内剩余的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也会与血管壁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个较低的压力(也就是血压测量时的舒张压,即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说的血压的两个值中较低的那个)。

血压监测的方法有哪些?

血压监测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 诊所血压监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对患者进行血压监测。
  • 家庭血压监测:是患者自己在家中用半自动的血压计(如电子血压计)给自己检测并记录自己血压的一种方式。
  • 动态血压监测:是连续 24~48 小时采用全自动的无创性测量方法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通常白天每 15~20 分钟进行一次,夜间睡眠时每 30~60 分钟测量一次)对血压进行监测并记录的方法。
适应证

血压测量适用于哪些人?

  • 遗传:有高血压遗传家族史的人,患高血压的概率极高,应该经常测量血压;
  • 环境:对于长期高盐膳食、高脂膳食、长期喝酒、吸烟以及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的人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大于其他人,应该经常测量血压;
  • 其他:对于体重超标、长期服用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更大,应经常测量血压。

血压测量哪些人适合在家进行?

  • 怀疑有白大衣高血压的人可在家测量血压观察血压是否依然高;
  • 已经诊断有高血压并且在长期服用药物的人可在家监测并观察药物的疗效;
  • 对暴露于高血压危险因素下的人群,如:家里有遗传高血压、肥胖、酗酒、吸烟及食盐过多的人等,可定期在家监测血压。
禁忌证

血压测量有什么禁忌证?

目前还未发现特别的禁忌证,适合绝大多数人。

注意事项

血压测量应该注意什么?

  • 血压测量前:测量前 30 分钟,不可以喝咖啡、酒等对血压测量有影响的东西;吸烟人群,血压测量前 30 分钟不可吸烟;不可剧烈运动。测量前 5 分钟,应排空膀胱(也就是排尽小便),并安静休息 5 分钟。

  • 血压测量时:

  • 体位:通常取坐位,背部要有支撑,并且双腿无交叉。如果背部无支撑,舒张压会高 6 mm Hg,如果双腿交叉,收缩压可能高 2~8 mm Hg。测量右侧手臂血压,这是由于右侧肱动脉的血管来源分级高于左侧,理论上测得的血压比左侧高 5~10 mmHg,但是不除外部分患者存在血管畸形,因此血压检测并不限定右手。
    对于部分患者,尤其是老人和糖尿病患者,测量仰卧位、坐位及立位的血压有助于发现直立性低血压。
    以手掌打开并且掌心朝上的姿势同时将前臂平放在桌面上,使肘部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心脏的水平线大概在两个乳头连线的水平。所以,保持肘部和我们的两乳头连在同一水平线上即可)。

  • 袖带放置:血压袖带气囊中线放在肱动脉搏动处,注意手臂不要被衣物束缚,袖子也不能直接挽起以免压迫血管。袖带下缘应该在肘前窝上方 2~3 cm,以减少摩擦对听诊器的干扰。

  • 测量技术:一旦将袖带放置妥当,患者和观察者在测量期间都不能讲话。测量血压时,应将患者的手臂支撑在平齐心脏的位置。

  • 血压测量后:通常第一次测量结束 1~2 分钟后应再次测量一次,两次测得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测量结果。但是,如果两次测量值相差 5 mmHg 以上,则应该继续进行测量,直到达到稳定值为止。

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有什么区别?

动态血压监测是连续 24~48 小时采用全自动的无创性测量方法并按设定的时间间隔(通常白天每 15~20 分钟进行一次,夜间睡眠时每 30~60 分钟测量一次)对血压进行测量并记录的方法。其监测结果通常会比诊所血压监测的结果低 5~10 mmHg,可以反映一天中的平均血压。因此,很适合用于白大衣高血压和隐匿性高血压的的诊断。

家庭血压监测是患者自己在家中用半自动的血压计(如电子血压计)给自己检测并记录自己血压的一种方式。其监测结果通常也会比诊所血压监测的结果低 5~10 mmHg,对于评估血压水平及严重程度、评价降压效果、改善治疗依从性、增强治疗的主动参与性有其独特的优点。但相对动态血压监测而言,其血压监测值只能反应某一个时间点的状态,不能代表一天中的平均血压。

血压测量不同时间点会有差别吗?

受人体生物钟以及人体内的各种神经、体液、内分泌的调节作用,人的血压呈现出了昼夜变化的规律。

人的血压每天都有 2 个高峰,1 个低峰,一般第 1 个高峰出现在上午 9~10 点,第二个高峰出现在下午 3~4 点的时候,而低峰一般出现在凌晨 2~3 点的时候,其余时间段的血压则处在一个相对较平稳的状态。若将一天的血压情况记录下来并连成线,则曲线的形状酷似一把长柄的勺子,也就是高血压的正常勺型曲线。

血压测量前服用不同食物血压会有差别吗?

测量血压前若喝咖啡会导致血压测量时测量值偏高;若少量饮酒,也会导致血压升高,但是,若饮酒过量,则会导致血压偏低;若食用过多的盐、热量过高的食物(如巧克力)等,也会导致测量的血压值偏高。

并发症

血压测量有并发症吗?

目前还没有发现有相关文献报道说血压测量会造成何种相关并发症,所以,血压测量对人体来说相对还是比较安全的。

结果解读

血压测量的结果如何解读?

  • 诊室血压测量:收缩压 ≥ 140 mmHg 和(或)舒张压 ≥ 90 mmHg为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 家庭血压自测:平均收缩压 ≥ 135 和(或)≥ 85 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 动态血压测量:24 小时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 130 / 80 mmHg,白天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 135 / 85 mmHg 或夜间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 120 / 70 mmHg 可诊断为高血压。

诊室血压测量结果如何解读?

诊室血压测量是指,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规范进行的血压测量。

收缩压 ≥ 140 mmHg 和舒张压 ≥ 90 mmHg 一项超标或两项同时超标,均可认为是高血压。

家庭血压测量的结果如何解读?

家庭血压测量应在每天早上(起床后 1 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吃早餐和剧烈活动前)、晚上(晚饭后、上床睡觉前)测量血压。

每次测量前应排空膀胱,并且坐位休息 5 分钟。各测量 2~3 个读数,每次测量间隔 1 分钟。将所测得的所有值取平均,即为平均收缩压和平均舒张压。

平均收缩压 ≥ 135 和平均舒张压 ≥ 85 mmHg,一项超标或两项同时超标,可诊断为高血压。

动态血压测量结果如何解读?

满足以下任何一条,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 24 小时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 130 / 80 mmHg;
  • 白天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 135 / 85 mmHg;
  • 夜间平均血压大于或等于 120 / 70 mmHg。

正常血压是多少?

收缩压 < 120 mmHg 并且舒张压 < 80 mmHg。

血压水平分类是如何定义的?

image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以较高的级别作为标准。以上标准适用于任何年龄的成年男性和女性。

image

更多信息

血压测量哪种方式诊断高血压比较准?

诊所血压测量是目前临床上诊断高血压和高血压分级的标准方法。但值得注意的是,与传统的诊所血压测量相比,目前认为动态血压检测可作为高血压诊断的参考标准。

其中,美国预防服务工作队(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在 2015 年发表的声明中曾建议用诊所血压测量之外所获得的血压测量值,作为高血压的诊断的参考标准;2017 年 ACC / AHA 高血压指南也提出了类似的建议,推荐使用动态血压检测作为高血压诊断的参考标准。

白大衣高血压是什么?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部分患者在医生诊室内,面对穿白大衣的医务人员时比较紧张。此时测量的血压会比自己在家测量或者进行 24 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高(即:没有穿白大衣的医务人员在场时)。

血压测量自己在家测量结果准确吗?

通常自己在家测得的血压与诊所血压相比,会低大约 5~10 mmHg,更加接近真实的血压。